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64056|回复: 0

微信十年,打开虫洞与平行世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20 18:5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撰文\ 吴不知
编辑\ 鹤顶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银杏财经第347篇原创文章】



1月19日,微信公开课如约在广州开堂,再过两天,微信也将迎来自己10岁的生日。

十年之前,国内两拨队伍同时关注到横空出世的kik:张小龙与雷军。十年之后,昔日的灵感之源,kik已关闭一年有余。另一个追随者米聊,虽然比微信早出生一个多月,但却在微信公开课的同一天宣布停止服务。


雷军当年很清楚,如果能比微信早三个月,那么米聊会有一线生机。只是雷军不知道,张小龙那时也很苦,微信与另外两个团队为了抢夺生存权,不得不快马加鞭。


移动社交的十年不是一条线性演进路线,纯粹为了连接人与人的社交软件逐个凋零,这条赛道上除了微信之外,其余都只活在互联网的“丰碑”上。


Kik与米聊的生命全部定格在十岁,背靠电信运营商的飞信至今生死不明(五年前,移动称只是关闭了一项功能),易信始终藉藉无名,加上老罗的子弹短信、一闪而过的来往,几乎所有被视为微信挑战者的候选人,都输在了起跑线上。


过去十年,所有追逐者、先驱者都没有看破的一个问题:既然互联网重构了万物链接,但却没有人甘愿做这个“枢纽”,微信的成功也即于此。


在微信这个可见的世界之外,是通过“虫洞”相连接的无数个平行世界:即时通讯、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微信小游戏以及视频号,彼此互不干扰,又相互联系。

1


移动时代的枢纽


微信生于一个特殊时期。

上个十年,腾讯的微创新足以让所有创业者咬牙切齿,一度被各路巨头围攻,只有他们知道,自己差点就“命”丧微博与3Q大战。


直到微信出生,腾讯才拿到了移动时代的船票,马化腾也能坦然地放弃微博战场。


通过梳理官方发布的信息,微信基础功能迭代密集出现在头三年,主要是1.0到5.0区间的各个版本。这一时期微信与飞信、米聊的竞争其实是谁用起来更顺手,从而将整个社交关系从线下、PC端平移到移动端。


纯粹的即时通讯与社交软件有且只有一个护城河:关系链,构建关系链要越早越好,这一点是后来者无法与微信、米聊比拟的。


运营商竞争格局与忽视社交关系是飞信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而米聊与早期微信的竞争如果没有QQ的存在并不落下风。只是后来微信功能不断完善,米聊还在通讯与社交赛道固步自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微信降世后的九个月,连续从1.0更新到3.0,先后上线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拓展社交。2.0版本上线语音功能后,微信很快后来居上。此外,一键切换听筒播放语音的设置是这个时期迭代的写照:一切更新都是为私域即时通讯而服务。


第一个与即时通讯平行的宇宙出现在一年之后,4.0与4.2版本先后上线了朋友圈与公众号,前者类似于Instagram一样的相册,满足用户个性化展示的需求;后者则开启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媒体平台,此后数年,无数传统媒体与个体转战于此。


即时通讯与社交功能在移动时代已没有太大改革空间,有的只是局部改良,优化体验,自2013年开始,微信继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平行宇宙,只是稍显蜿蜒。


2013.02 微信4.5发布,使用扫一扫,可以扫描二维码
2013.08 微信5.0发布,支持微信支付


扫一扫为接入近场服务提供条件,当时微信支付并未激起太大水花,因为缺乏商业场景。而支付宝在电商业务的支撑下混得风生水起,距离交易半径更远的微信想要介入赛道谈何容易。


2015.01 微信6.1发布,支持微信红包


转折出现在马年春节,微信创造的“春节红包”,既打开了用户的钱包,也打开了微信的钱包:


将传统社交互动转移到互联网的战术,巧妙地绕开了支付场景,红包战术带来的存量资金流首先盘活了拼多多,但他们并未急着打开这道流量阀门。


微信在变现,尤其是广告方面相当克制,一个原因是产品私密属性强,广告过多容易叨扰用户。另一方面,马化腾很早就意识到探寻移动端商业模式需要保持克制,他曾提到,如果把PC流量平移到手机,可供商用的地方只有PC端的1/7。


2017年一头一尾,微信先后上线小程序与小游戏,两次更新让其彻底解决了通讯工具变现难的问题。


2017.01.09 微信6.5.3发布,支持小程序
2017.12.28 微信6.6.1发布,第一批小游戏上线


即时通讯是人与人产生的社交流,公众号带来信息流,红包战术看似杀入支付实际引来资金流,而小程序与小游戏,进一步延伸到了服务流。


“四股活水”灌注之下,微信早已脱下“即时通讯”的外衣,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沃土。

2


如何解决过载?


早前有人提出过两个有趣且关联的问题,“为什么大厂横着长”“为什么会有APP航母”,其实用一句俗套的话便能回答:传统的线下行为尚未完全平移到线上。


例如,O2O说了许多年,今年微信公开课上外界看到成都蒲江一个普通的干杂店也不过才刚刚把营销转移到线上。


另一个问题或许更值得探讨:微信有了基础的社交属性外,还通过公众号延伸出了媒体平台;小程序接入服务、连接商家;视频号突入公域赛道;支付体系拓展商业价值,会不会出现过载的情况?


单看大小,安卓版微信1.0只有区区457KB,到最近的7.0.21版本已有171.5M,十年时间应用大小增长了超380倍。算上缓存数据,现有硬件储存资源并未过载。


从功能上看,微信虽然看似繁杂,且横跨多条赛道,但每条赛道之间并没有彼此干扰,甚至还彼此协同。


作为即时通讯的信息流页面,整体布局和十年前并无太大不同,十年后,只是增加了搜索、右上角的付款等功能、底边栏,社交流的变化微乎其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公众号上线后,随着内容市场繁盛,推送越来越多,于是这类信息流被聚合到“订阅号消息”,只有单一服务号依旧保持在聊天列表中单独推送(其中包括了腾讯新闻,说明腾讯新闻本质上不是媒体,而是服务产品)。


微信通过这次整合,完美兼容了两个产品逻辑截然不同的页面:互动与阅读。资金流与服务流的整合并未因循信息流的逻辑。


支付是资金流第一次进入微信,自2014年以来的十八次调整,“支付”窗口延伸出了许多新功能,主要包括金融理财、生活服务、交通出行与购物消费。


而小程序解放支付的同时,也解决了单一APP功能过载的困境。小程序之前,几乎所有服务都被放入到了底边栏中,那时登上九宫格的价值足以让刘强东、姚劲波、黄峥这些小伙伴欢呼雀跃。


这里需要指出,微信形成巨大的流量池,一度引发溢出效应,随着下沉时代到来,社交裂变的打法显著改变了微信生态。屡屡打击外链既有合规性的考虑,也有自己栽树他人乘凉的无奈,这助推了微信亲自下场完善服务流。


小程序诞生于行业出现马太效应的大背景下,彼时,O2O、电商、内容、支付等互联网细分行业头部已成。


降低企业开发门槛;给更多B端触达用户的机会;便于整合数据,打破信息壁垒等优势,小程序更像嵌入到微信生态之中的黏合剂。


更重要的一点是服务流很容易在信息流场景下影响用户体验,微信触发小程序的方式主要通过搜索、下拉主页以及“支付”里的二级菜单,这种设置并未给用户带来太多叨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线视频号将入口放在发现页,同样是“虫洞”的逻辑,制造一个通道连接新的平行世界。


唯一值得商榷的地方在于,“小红点”这样的弱提示,感官上还是不那么舒适。

十年以来,发现页一直是微信走出私域的大门。从漂流瓶、摇一摇、搜一搜、附近的人再到视频号,这个页面越丰富,越表明微信迫切地想要走出私域,走向虫洞之外的广阔世界。

3




1月19日入夜,微信公开课进入正题,张小龙一身白色夹克出镜,他意味深长地念出微信的slogan“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并说,当时觉得挺虚的,但没有想到10年后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生活方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年前,张小龙窝在氤氲的工作室里造物,那时他的微信还是一个小小的“奇点”;十年后,手中是否还曾翘着一根KENT?反正,人们可以在小小的微信里自由穿梭于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与社交流之中,和十年前一样,用完即走。


无论当年做微信的初衷是不是来自程序员的“造物心理”,“写一个东西自己用”,至少微信早已超越了移动时代初期的设想,一个纯粹的通讯社交工具。


单一APP垂直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从支付宝作别支付工具,扩充理财产品、社交游戏以及生活缴费等功能;以及从微信公众号、扫一扫到支付,小程序搭载服务再到视频号拓展内容形式,APP巨舰的时代已经到来。


今年,张小龙给出的答案是一行平实的数据:


每天有大概有3.3亿人进行了视频通话,7.8亿人进入朋友圈,1.2亿人发表朋友圈,其中照片6.7亿张,短视频1亿条,有3.6亿用户会读公众号文章,还有很多,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微信读书、搜索……


数据背后其实是数个平行推进的世界,而它们都在这个仅仅数百兆的“虫洞”里自由穿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12: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