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转入存量市场与疫情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全球市场规模相比往年有了更明显的减少,综合不同调研机构的数据,中国手机市场总体规模在2020年前三季度缩水了3000万~4000万。手机厂商想要保持自己的出货规模,那么必须拿出更多努力去争夺,否则连基本盘都难保。
在这一年里,国内上市的手机有了不输于往年的技术进步:大底高像素、超长焦几乎是旗舰机标配,有了2K、高刷、原色屏幕,规格是个顶个的高,快速充电更是突破100W大关且无线速度也不赖,系统软件体验有了极大进步。新换手机的消费者都能体验到这些变化。
最终呈现的数据依然不容乐观,苹果、华为、小米有过季节性的小幅增长,除此之外几乎所有厂商每季度的出货规模都有10%~30%不等的下滑。大环境仍不明朗充满不确定性,处于中国市场的手机厂商能活下去,就已经获得了最大的幸运。
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有些不一样,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还处于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用户体验换代的阶段,给新入局的手机厂商提供了许多机会。因此绝大部分厂商都加大出海力度,在海外扩增提升产品推广,“墙内开花墙外香”成了当下中国手机的常见现象。
中国手机在印度暴卖的消息就这样引起了关注,不仅是作为“外来和尚”在成绩上超过印度本土品牌,还把风光一时的三星和苹果甩到了身后。这不单单是一份成绩,还变成了中国手机市场漫长冬天中,为数不多能让所有人都笑得出来的热搜话题。
中国手机短短几年拿下印度
和在印度市场仍有不小影响力的三星相比,中国手机进入印度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大卖的原因绝不只有机缘巧合。
回到十年前全球都在经历智能手机浪潮的时代,印度市场将近九成的份额都还属于诺基亚,三星则在之后的几年中从“小虾米”变成了印度市场最大的手机品牌。而今天正主导市场的中国品牌,要到2014年后才开始正式入局。
一出手便是大动作, 中国厂商在印度举办着规模不比国内小的发布会,并针对当地市场在产品上做出调整,线上的官方网店和线下的授权店面也开得如火如荼。促成“雷军金曲”的小米4i和小米手环,正是中国厂商们扩大在印规模的一个缩影,市场机会让他们如此“嚣张”。
首先是本地手机企业,当时已经有Micromax这样打出名声并获得可观市场份额的印度厂商,但他们并没有在品牌和渠道建设的同时培育起自己的设计生产力量。长期使用ODM完成产品研发,进而对中国设计生产能力严重依赖,难以和自主研发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抗衡。
别忘了上面说过的中国手机厂商技术投入,这些中国首发并全球投放的产品,在缺乏强力竞争对手的印度市场无疑是天神下凡,几乎找不到对手。印度品牌想要追赶也为时已晚,时间差已经被拉开,只能接受和供应链最前端技术说拜拜的现实。
即使面对苹果和三星,中国品牌也丝毫不畏惧,与中国保持一致的定价就是最好的武器。更低的价格就能买到同样好的产品,这招已经是打动中国消费者最好的法则,面对印度消费者时也不例外。三星手机在印度出现回暖,和一系列定价向中国手机看齐的中低端新机不无关系。
中国手机厂商还通过当地建厂、大面积使用印度员工、和本地经销商建立合作等方式,显著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手机系统和互联网服务也有了本地化内容运营。曾有报道称,印度消费者往往不会认为这是来自中国的手机,而是下意识地看作印度本土产品。
印度厂商为啥“没存在感”?
如图所示,除去含苹果在内的others和份额出现回暖的三星,印度手机市场近七成的份额都已被小米、vivo、realme、OPPO等中国厂商拿下。印度同样是个人口庞大的国家,移动互联网也在逐年深入日常生活,那为什么印度没有能扛起本国需求的企业,反而将市场拱手相让呢?
关键答案已在上面给出,印度手机厂商研发能力低下,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普及中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只能让位于价格和产品力双强的中国同行。这一点与互联网和手机游戏类似,印度本土已经有了萌芽的互联网企业,但较为落后的方法论和执行力使得他们在中国来客面前还是会溃不成军。
运营商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好的调控手段,印度通信市场其实和全球大部分国家类似,运营商占到了手机销售中相当重要的位置。从结果上来看,印度通信运营商最终选择了与他国手机厂商合作,利用更优质手机产品推广自家网络,而不是让印度通信和印度手机一同寻求成长。
就算是在印度本土拥有生产能力、能够为HMD-诺基亚品牌代工手机的Lava,实际上也和Micromax等印度手机厂商一样,仍对禾苗通信等中国ODM厂商提供的技术支持有依赖。政治因素影响下,未来印度市场中可能会出现拿下本国市场的印度品牌,但在今天,中国手机保持着绝对领先。
当然,中国手机在印度的冒险并不完全是顺风顺水,或者神挡杀神佛挡杀佛。91mobiles日前统计了10个曾在印度流行但最终退出的手机品牌,其中就包含数个中国厂商。他们没有像HOVM那样快速打开印度市场,国内市场又遭遇变数,腹背受敌之下收缩战线显然是明智之举。
沉淀与重新洗牌后,还是有新的中国厂商拿下了印度市场的机会,realme就在短短两三年内成为印度手机和智能设备市场的头部品牌,绝对占有率还不高但增长曲线像极了当年的小米。中国手机市场难以找到增长可能性,但把视线调过来望向仍在成长的印度,未尝不是个好选择。
中国手机时代到来
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表现强势并非个别案例,实际上在整个消费电子领域中,智能手机已经是中国产品进入海外的先锋。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和产品登陆海外市场,电商平台和实体渠道也都有更多中国手机销量靠前,其中的缘由值得细细推敲。
来自IDC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苹果在该季度的出货量下降了10.6%,而三星仅有2.9%的增长,真正在这个仍处于整体缩减的市场中保有成长态势的品牌,往往都是中国手机厂商——小米的当季出货量已经超过苹果,并有了42%的飞速提升。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数据也映照了该现象:在运营商强势的欧洲,小米、华为和OPPO拿下的份额加起来超过了排名第一的三星;中国厂商在非洲拿下近七成份额,其中传音以价格和渠道控制着市场近半规模;在地理位置上更近的东南亚各国,中国手机也是消费者最爱。
美国市场看起来还没有被中国手机拿下,却已经有了蛛丝马迹。Canalys称约有70%在美国销售的手机是中国制造,顶级科技自媒体MKBHD举办的手机拍照盲评中,近半入选产品来自中国品牌,小米10 Ultra更是超过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获得第二名。
走过模仿和跟随的时代后,中国手机品牌拥有了一股难以撼动的力量,硬件性能、软件体验、定价范围都变得能和国际顶级品牌势均力敌。智能手机行业的能量正开始赋能智能设备和其他行业,接下来的故事一定有更多中国企业的身影,一定更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