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越来越清晰地听见了激光时代到来的敲门声。”
在近日的第二届“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论坛”上,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他认为激光电视的市场爆发临界点已经到来。
一组数据似乎可以佐证这种结论。来自奥维云网的推总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2020年,激光电视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13.8%,特别是在今年1-7月,面对中国彩电整体市场零售量规模同比下滑9.0%的大背景,激光电视的零售量规模反而增长了77.5%,是彩电市场上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类。
激光电视并不是海信电视的唯一电视品类,但却是其近五年下重金、花大力气力推的电视产品,就连周厚健的首次网络直播也都在倾力推荐海信的激光电视。
是什么让海信如此押注激光电视产业?
激光电视的原理和投影仪类似,主要是通过激光管作为显示光源,配合前投影显示技术在屏幕上成像,形成的画面再经过屏幕反射进入人眼成像。(激光电视和投影是两类产品。最直观的区别幕布。以海信激光电视为例,它配备的菲涅尔无源仿生屏本身并不发光,不存在电磁辐射,舒适、护眼性优于纸质阅读 20%,久看近看不累眼。)据中国工程院许祖彦院士介绍,这种成像方式让人眼接收到的光线非常柔和,像素之间没有边缘效应,可以实现全像素发光,有效降低了单位面积内光强,以及长时间观看不易引起的人眼视觉疲劳。此外,从目前激光电视的显示效果来看,亮度基本处于300-400尼特之间,位于人眼最佳视觉感知线性区。
亮度高、方向性好、单色性好是许祖彦总结的激光电视的三大特点。此外,方便运输、可以小身材投射大尺寸画面等,也为激光电视增色不少。借助这些优势,以激光为光源的激光显示成为继OLED、量子点之后,彩电显示技术的又一重要方向之一。
(海信激光电视采用激光光源,搭配菲涅尔无源仿生屏,投射出的画面亮度最高能达到400尼特,可无惧环境光干扰。而传统投影仪画面亮度仅在100尼特左右,需要暗场环境才能观看,对于环境光要求较高,观影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今年7月17日,海信发布了全球首款100英寸全色激光电视,售价99999元。即使是稍小一些的75英寸、80英寸的激光电视,售价也均在万元以上,着实谈不上便宜。(和同尺寸液晶电视相比,价格恰恰是激光电视的优势。激光电视真正给消费者带来实用和实惠。传统的液晶电视,面板占据了彩电整机60%以上的成本,而当液晶面板尺寸提升到80吋以上的时候,液晶电视的成本和售价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成指数级增长。一旦进入到85/88/100这样的尺寸段,售价会直接飙高到几十万元,部分外资品牌甚至会卖到近百万元。而激光电视在大尺寸的价格上还是比较亲民的,80英寸的激光电视只有1万多,随着电视大尺寸的普及,激光电视也正在加快进入寻常百姓家。
参看媒体报道:
几年前,王思聪以50万元的价格购买到一台100英寸索尼液晶超大屏电视喜提热搜,引发无数网友的热烈讨论。同年,另一位消费者付出近两万元的高昂运费,经过破窗、吊车才将100英寸液晶电视运至家中。
目前,百英寸液晶电视的售价仍然十分昂贵,并不适合普通老百姓消费。尽管今年红米发售的98英寸液晶电视已经将价格下探到19999元,但仍然需要用吊车送进消费者家中,开吊车+拉绳的总服务人数有4至5人。此外,超大尺寸液晶电视也十分笨重,例如夏普推出的120英寸电视(含包装)重达343公斤,对墙壁的承重能力也提出了高要求。)
在这些消费者看得见的表象背后,激光电视产业还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挑战,光峰科技CEO薄连明对此有着清晰地判断。一是显示产业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如果激光显示进步的速度赶不上其他显示技术发展的速度,在消费者端很难占据其心智。二是当下激光显示产业技术迭代的速度仍然不够快。第三则是整个产业生态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更多玩家参与进来。
尽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但并不妨碍激光电视作为一种“新物种”继续发展下去。如何在多样化的竞争中求生存,寻找到更多玩家共同壮大激光电视产业这一赛道,已经成为包括长虹、海信等先入玩家的迫切命题。
(开放与包容一直是海信的态度,首届论坛上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把市场规模做大摊薄成本是行业发展的尝试,液晶也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并不是说心态发生了改变。)“激光显示正在呈现类摩尔定律的特征,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取决于核心部件的成本降低以及创新嫁接的活跃程度。我们呼吁更多的芯片、镜头、光学材料、屏幕、激光器等企业加入这个朋友圈。玩家越多,市场越大;规模越大,边际效益也越明显。”为了表现海信的诚意,周厚健透露将在5年内与行业分享1000项专利,还将全面启动激光电视生产线扩产计划,其中青岛基地的激光电视要实现产能翻番,同时启动海外生产基地的激光电视整机投产计划。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内外的玩家都在进入激光电视这一赛道。
国内除海信在2014年推出首台激光电视,较早布局激光显示市场外,长虹也很早便开始将激光电视作为战略性项目加以推进。谈及原因,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表示,首先在于激光电视的显示尺寸和成本之间没有其他平板显示技术那样高的关联度,可以更好地实现大尺寸显示。此外,以激光器作为光源,不仅解决了传统投影电视光源寿命低的问题,在色彩表现力上相对被动发光的LCD技术更有优势。
更进一步说,激光显示最核心的两个器件半导体激光器,以及TI DLP显示芯片都是基于半导体,参照摩尔定律,这两个核心器件无论在成本还是性能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半导体激光器和成像芯片,像光机、镜头、屏幕等技术我们都能自行掌握,或者进行深度合作,对这个技术发展的主动把握权优于其他显示技术。”赵勇说道。
掌握对技术的主动权也是海信多年来坚持激光电视路线的核心原因之一。尽管现在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国内面板产业龙头发展正旺,但很多先进世代线,特别是大尺寸OLED面板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海信希望另辟蹊径,寻找到一条更适合中国彩电厂商的发展之路。
据周厚健介绍,过去一年,海信发布了全球首款应用红绿蓝三色封装激光全色激光电视,以及实现音画合一的屏幕发声激光电视、首款卷曲屏激光电视,同时在屏幕、激光器组建、镜头等核心技术也有所进展。
有趣的是,外资电视品牌也正在或计划加入激光电视产业阵营。像LG,已经在中国市场开售激光电视产品,正持续扩充产品线,售价从1万到7万元不等。而此前力推量子点电视的三星也发布了两款超短焦4K激光电视产品,支持投射尺寸为120英寸和130英寸,尽管首批产品在欧美及韩国本土销售,但未来不排除在中国上市。此外,有媒体报道,爱普生也在激光电视上发力,索尼也在近日针对中国高端影音市场推出一款4K激光显示新品。
种种迹象都表明,激光电视的产业丛林正在成型,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以百家之力,共同发展壮大这一产业。
周厚健给出的建议是,首先要建立相关标准。今年8月全国平板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激光显示器件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正式开启了制定了激光显示国家标准的历程。目前定义激光电视显示性能的行业标准已经完成技术确认,进入报批阶段。
其次是创新要加速,像是8K、AR、VR、车载显示等,都可以让激光显示进一步扩大落地空间。周厚健相信,如果与5G和AI相结合,“空间皆显示的场景 将会彻底颠覆我们的认知。”
此外一个重任便是突破成本。共享专利、呼吁更多玩家加入、扩大产能,是海信在这方面的积极尝试。
而对于外界持续不断的质疑声,周厚健也想的很清楚,“任何一个新技术、新产业在大爆发前夜必须经历的阶段,我们对此坦然面对,这也恰恰说明激光电视的先进性,已经在与传统技术争春竞艳。”
据京东零售家电事业部副总裁谢帆透露,2020年海信激光电视在京东销售同比增长490%。在大屏化趋势下,激光电视将走进更多80后、90后年轻主流消费群体的客厅。而苏宁给出的销售数据也显示,在80英寸以上的大屏市场中,激光电视的销量占比已经由2017年的23%增长到了今年的63.5%,大屏激光电视成为市场的主流之一。另据第三方数据公司预计,到2022年,激光电视年复合增长率将达92%。
在激光电视产业爆发前夜,海信长虹们只有快马加鞭,让自己和整个行业变得更强,才可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显示技术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