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经年累月在野外奔波,或一身泥土在墓穴挖刨,或拿个刷子清理出土陶片……这是人们对考古工作者的印象。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插上科技翅膀的考古,有多“炫酷”!
半空中,嗡嗡作响的无人机在盘旋拍摄;地面上,3D激光扫描设备的机械臂上下移动;探方外,恒温恒湿的“考古方舱”将外界环境对出土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实验室里,碳-14测年、DNA分析,让不少谜题迎刃而解……即使身不在探方中,也丝毫不妨碍考古工作者与文物的隔空“对话”。
近日,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被“装”入智能文物保护舱内,实现水下文物出土状态下最大限度保护。
近距离观察,可以更直观了解这艘清代古船是如何从150多年前“穿越”而来。
地点:长江口横沙水域。时间:2022年11月21日凌晨。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长江口二号古船,把它从水下“捞”了上来。
“我们针对长江口水域水流快、水质浑、回淤量大的特点,设计了这种‘怀抱’式打捞方案。”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说,为了能把这个“大家伙”稳稳当当地提升出水,技术团队研制了“膂力惊人”的打捞工程船“奋力轮”,装载着46套液压提升系统。
“我们集成当前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形成了‘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这是国际上前所未有的!”翟杨激动地说。
而有了智能文物保护舱的加持,古船也进入了保护的新阶段。
远看像个加厚加固的大房子,内里却大有乾坤。翟杨介绍,古船一旦从水下泥沙中取出,原来环境中的微生物平衡就会被破坏,文物极易迅速劣化。“它特别设计了全覆盖全自动喷淋系统,这像给文物敷上‘纯水面膜’,可以有效抑制文物表面微生物的生长。”
从水下到地上,从挖掘到保护,有高科技加持,现代考古可谓如虎添翼。
可360度旋转、23倍变焦的星光级摄像头,考古专家在千里之外通过网络,能远程看见土壤里头发丝般粗细的痕迹;可前后、左右、上下全方位移动的平行桁架,让考古人员在发掘时不必接触坑内地面,能完成观察移动、文物揭取等工作……
“这是‘武装到牙齿’的科技密度啊!”一位到过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现场的专家感叹。
象牙是有机质文物,最怕氧化,对其保护是一项世界难题。而在三星堆遗址,竟成功出土120多枚象牙!
原来,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旁,那其貌不扬的墨绿色箱子起了大作用。“我们为三星堆出土的象牙量身打造了充氮保护箱。”中国电科文保装备专家郭青松告诉记者,刚出土的有机质文物在空气中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以往用保鲜膜、塑料袋进行简单包裹处理的方式,不仅易对文物造成破坏,还可能人为带入一些现代干扰信息。
“关键在于保湿除氧,充氮保护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郭青松介绍,通过特别研制的调控装备,精准调控氮气的温湿度、流量、压力等各项指标,箱体内部的监测传感器还能对箱内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真正做到无缝“护航”。
箱内材料的选择也处处体现“科技力”——为防止高湿凝露,箱体内附有一层凹凸纹理防凝露保护膜;为避免对文物的污染,箱内填充物均采用无有机挥发污染物的材料……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现场,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新装备”——加速器质谱仪精准测定文物“年龄”;3D打印为青铜器“穿”上贴身“防护服”;集成发掘平台助力“无接触悬空”作业;X射线荧光仪为文物精微“探伤”……经过精细的清理和可逆物理固型,此前三星堆遗址3号至6号祭祀坑出土的大口尊、圆口方尊、顶尊跪坐人像、扭头跪坐人像、黄金面具等一批重量级文物已经实现“站立”。
实现与历史的跨时空对话,也是考古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在这一方面,科技的“魔力”同样令人惊叹。
“以往出土的珍贵文物,每年展出次数极其有限,像一些书画等有机质文物,经常展出很容易造成损坏。”郭青松曾经对如何平衡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很是纠结。
“这几年可大不一样了!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把整个三峡都‘搬’进了展厅!”
不久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体验三峡”数字展厅对外开放。展厅内,滚滚长江“近在眼前”,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千米的风光尽收眼底……
“不只是壮美的自然风光,我们还深度挖掘并关联,形成了包含三峡军事、诗歌、考古、石刻、书画等历史文化的庞大知识图谱,游客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穿越’到长江三峡的不同历史时期,沉浸式饱览三峡的‘前世今生’。”
3D扫描和成像技术则成就了数字化文物与游客的“跨时空邂逅”。“我们对大量文物进行了3D扫描和表面的贴图纹理处理,栩栩如生地还原了文物的本来面貌。”郭青松说,“过去趴在展柜玻璃上都不一定看得清的铭文、纹饰、字画细节,现在点点鼠标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从“手铲释天书”到“慧眼览古幽”,有了科技的“神功”助力,考古愈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