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5|回复: 0

聚焦 2023 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纵论科技前沿 奉献真知灼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5-23 09: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fD8eubE8AIDdmrf0.jpg
来自全球各地近百位院士及各领域专家齐聚 2023 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线上线下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张豪 邹丽珍 何昱

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lVs02OmYzm5d5VUV.jpg
白春礼:大湾区科学论坛贡献良多

21 日,2023 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及主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近百位院士及各领域专家、企业家齐聚线上线下。在主论坛上,从物理学的发展到生物智能,再到科技创新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各路重磅嘉宾作精彩主旨演讲。

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 一带一路 " 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表示,过去 4 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多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走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湾区内部互联互通更加紧密。大湾区科学论坛立足湾区,积极协同港澳,发挥高端平台与沟通枢纽作用,与全球科学家、国际科学组织及社会各界互动,探讨全球共性领域的热点问题,促进科学成果的交流与共享,激发创新思想碰撞,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开放的创新生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合作贡献新思路新方案。

Z5mK5hcMXK2lMxXX.jpg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席亚历山德罗 · 安诺尼表示,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成立以来,中国科学家积极参加峰会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地球 " 是用数字框架来看待地球,学会的作用旨在促进国家间的 " 数字地球 " 合作,共同探讨地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接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而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举措之一,是实际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不同领域的专家参会,共谋科学发展、促进创新。

alExiaFXtrXNtI2l.jpg
丁肇中:莫因多数人反对而改变兴趣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将科学研究与新技术比作一个金字塔:" 由于新技术的出现,‘金字塔’不断增高。随着基础研究不断扩展,‘金字塔’底部的科技会逐渐被公众所了解。"

HC2lbLB4ZXB1VA5B.jpg
对此,他进一步解释说,科学研究与新技术的应用就像一个不断扩大和增高的金字塔,科学家们不断地通过科研建设 " 金字塔 " 的顶部,新技术的应用则是公众从 " 金字塔 " 的底部向上探索的过程。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公众就会开始理解曾经先进的科研成果,并将它转化为新的技术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主论坛上,丁肇中作了 " 我所经历的物理与我的体会 " 主旨报告,介绍了他半个世纪以来所做的实验物理和国际合作。

lOWSODw7W5lHdWoH.jpg
" 第一个体会,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 "。丁肇中表示,做基础研究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自然科学的发展遵从多数服从少数原则,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改变你的兴趣。

据丁肇中介绍,1979 年他的研究团队发现胶子的实验曾得到美国媒体与《人民日报》的报道。在这次实验中,共有 27 名中国科学家参加,这是有关核粒子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史上第一次有中国科学家参与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和中国科学家合作半个世纪的体会是,中国有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 丁肇中最后表示," 他们有想象力,有发展新技术、领导国际合作的能力和经验,可以走在最前沿,为人类知识作出重要的贡献。"

诺奖得主:想拿诺奖要有五要素

SC75TV4BV4bIBiT5.jpg
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 · 莱维特在主旨演讲中阐述了 " 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对科学技术创新的影响 "。

他说,地球上有 3 种不同但是密切相关的智能——生物智能、人类智能和计算机智能。基于进化机制,生命从简单的单细胞演化成了复杂的生命体,而所有有生命的生物体都具有生物智能。

"DNA 存储了生命信息,形成蛋白质结构,折叠的蛋白质分子远小于未折叠的部分,形成三维结构,从而复制成为不同的生命体。" 迈克尔提到,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中,也有类似生物演化的过程。它通过不断地 " 学习 ",形成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结构。

身为诺奖得主,迈克尔还分享了自己总结的获得诺奖的 5 个要素:首先要有充足的研究经费,其次是不存在明显的官僚主义,而且要以小型团队为佳,并且受到了同侪的强大压力,最后就是团队成员们像诺奖得主一样充满自信。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迈克尔认为,大湾区科学论坛本身是多学科的,真正有趣的科学是不同领域之间的接触和碰撞,譬如说物理学和经济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通过这种接触,总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他特别期待这样的互动。

他提出,现在人类已经站在了一场新技术革命的边缘,他也使用了 ChatGPT,这个神奇的工具可以完美地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相比而言,苹果公司的 Siri 就好像是一个 2 岁的小孩,而 ChatGPT 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迈克尔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从生物学研究中,他得到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保持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广州、深圳、香港这些城市,彼此之间有着很多的不同,同时又能够保持开放而密切的互动,这将形成非常强大的竞争力。他进一步表示,广州有很多优秀的大学,深圳有不少很棒的初创公司,这样的科创生态多样性很重要。

tBmWv5nL2z1oS7k2.jpg
" 我觉得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加州伯克利大学分校教授丹尼尔 · 科曼在作主旨报告时说,为了实现遏制全球变暖的目标,美国、中国等国家应该就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密切配合。

丹尼尔 · 科曼介绍,他与成都的一家企业合作,改进深圳新能源出租车的充电方案,满足 3 万多辆出租车及时充电的需求,避免影响出租车司机的工作。" 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和电动车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形成双赢和正向循环。深圳的例子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

ijIlJBnLDZ95jblk.jpg
叶玉如:培养老龄化研究跨学科人才

"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关注老龄化问题。她说,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口结构变化非常大。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因此,要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她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要的经济和科技中心,有能力来帮助国家应对老龄化挑战。大湾区内众多的高校、研究机构、医疗机构、生物医药企业等,都可以为应对老龄化的研究成果转化提供广泛的合作机会,也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叶玉如说,老龄化相关问题研究的趋势是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通过跨领域、跨地域、跨界别的合作,可以集聚多方力量,一起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老龄化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心。

" 人工智能对于老龄化疾病诊疗方法的研究工作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 叶玉如提出,很希望可以建立大湾区老龄化跨学科合作平台,联合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来开展老龄化的研究,培养老龄化研究跨学科人才。

faCdSSCz7DyKUSuD.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滕锦光针对如何 " 促进跨学科研究,贡献大湾区建设 " 这一问题表示,香港理工大学的科研新方向是以跨学科研究应对社会挑战,因此成立了 11 个研究院和 5 个研究中心,并利用跨学科研究支撑独特学科的发展。未来,香港理工大学计划在全国各地设立若干技术创新研究院,以自身所长对接产业所需。

张锁江:分四步走实现碳中和目标

L8pgpiAB5p4oTp4g.jpg
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表示,中国运营商三次转型走在世界前列。当前,以云服务为基础的算力服务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布局了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调度平台和韶关国家级算力中心。

我国碳排放现状是怎样的?如何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分享了通过工业变革实现碳中和的思考。

C7D1h55X3wU555G5.jpg
张锁江指出,目前,工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 39%,工业碳减排是重中之重,通过技术变革实现碳中和是必经之路。

对此,他提出 " 四步走 " 设想,逐步实现碳中和目标。首先是控碳,2030 年前已有电力及工业装置继续运行,新建装置全部低碳,同时将碳排放增速控制在 5% 以内;第二步为减碳,2040 年前大幅降低新能源发电成本,通过市场调节,使燃煤燃油规模逐步萎缩;第三步为低碳,2050 年前大幅推进低碳工业改造,将碳排放降低 50%-60%;第四步为实现碳中和,到 2060 年新能源电力系统全面建成,工业结构方式低碳运行,逐步实现碳中和。

编辑:郑健龙




来源网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46b43848e9f09371530ee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7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