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重点工作。这对于当前的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市场循环畅通的基本单元,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跃升,有利于推动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能够实现提质增效,全面提高要素生产率,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能够通过发挥延伸产业链和进入新领域的辐射性、带动性,构建新型产业生态系统,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
当前,国有企业增长模式正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但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创新领域的突破性提升,能够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前瞻性引导,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可以促使其把握科技革命机遇,深入变革企业创新机制、生产模式和管理范式等,最终实现自主创新,为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强劲动能。
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质性提升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内在要求。当前,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与规模扩张并不同步。2022 年《财富》发布的榜单显示,世界 500 强中,美国企业平均利润是我国上榜国有企业的 2.5 倍。对此,要抓住关键问题,全面优化国有企业目标管理体系,促使优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激发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深层优化的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系统谋划、高位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应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谋划推进更具战略性、系统性、突破性、实质性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
第二,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性优化调整,更加聚焦主业。持续推动国有经济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围绕扩大内需战略支点,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支撑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前瞻性培育引领未来科技变革方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创新要素,加快原始创新技术积累,稳步赢得科技创新战略主动。着力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的能力,加大核心产业 " 卡脖子 " 技术攻关力度,对接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
第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充分迸发活力。以健全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制度基础为突破口,更好厘清董事会、经理层等的权责边界。健全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动态完善授权放权清单、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提升国资监管的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要拓展国有企业 " 出海 " 空间,精准研判国有企业 " 走出去 " 的环境和形势变化,以 " 一带一路 " 建设为重要平台,促进国有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努力推动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企业优化配置资源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