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7|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细解网页版_高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20 21: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⑦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本来不应该与城市截然隔离。大自然的地貌、江河、气候、动植物等应当成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⑧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  因此      B.由于  才能      C.因为  所以      D.因为  而且

[color=]答案:(2分)D

细解:考查“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作用”。关联词语所在的复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不过是一个倒装的句子。第一个分句“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衔接上一个复句,先点出“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自然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下一分句即给出自己的理由。《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指出:“由于”不能用于后一小句,“因为”可以。第一个空只能填“因为”,这样,答案就只在C、D之间选择了。第二个分句,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句子。因为,很明显,作者是从物质、文化两个层面上对家园城市的内涵做解说的。如果定位于因果关系,违背了作者的原意。这样,答案就是D了。
所谓作者的原意,这又牵涉到对全文及本段的理解。前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引出“家园城市”这一概念。那么,是怎样引出的呢?一条线索即脉络是:“城市文化建设”——“文化的缺失”——“以文化为基础的”。那么,“文化”与“物质”在这个语境中是什么关系呢?第一段就给出了: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这是相对立的两个层面,是作者对当今城市建设所做的思辨的两个相对立的概念。作者认为,这两者中,目前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前者,而缺失的是后者,因而成为本文解说的着力点。请注意这里作者用了“而且”,那么,相应的,第③段的第二个空格处,自然也应该填“而且”。
解答这样的题目,固然可以凭借语感,而要想给出理性的答案,就非把握全文整体的行文脉络,照顾前后文(包括段落之间、段内句子之间)呼应、衔接不可了。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这道题目除了考查多重复句关系,还涉及到近义词(虚词)的比较,这是比较具有新意的地方。
2.第⑥段画线词语“年轮”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color=]答案:(2分)发展的历史

细解:题目本身存在两个瑕疵。一是在题干表述上没有注意到原文是带引号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年轮’”。要知道“年轮”与“‘年轮’”是不同的。引号告诉读者,这是一种特殊用法,是比喻,所以,才会去问“含义”是什么。现在把引号去掉,学生就没有方向了。与此相同的是2007年高考第4小题:第⑤段中“神话”在文中的含义是           。也应该改为“‘神话’”,否则没办法得到命题者给出的答案。
另外,还有考点的错位。通常情况下,第一个文段如果考查词语的话,都是考查“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题干的表述是“某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    ”。但是,这两道题目考查的都是“含义”,即“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如果学生按照“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这一考点去做,得出的答案可能就是“城市传统”,一般都是按照指代义去解答的(事实上,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区分“含义”和“意思”,甚至连命题者也不能区分,下面第4小题就出现了这一问题)。对照答案,你会发现这样做的话就错了。原题考的确实是“含义”,因为,这是个带引号、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通过分解其所使用的比喻(把城市比作大树,是暗喻),还原本体,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的含义是“发展的历史”。但是,因为考查的错位,把通常放在文学作品考查的题目放在第一个文段来考,审题不仔细的学生自然就会十分“纠结”,不知该如何回答,或者答错。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07年,那一年该题的得分率也相当的低,原因正在于此。
3.第⑦段论述的“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2分)

[color=]答案:(2分)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   对城市艺术品质的审美需求

细解: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关注的是段内层次。解答信息的筛选与整合,首要的是理清文脉,分清层次。本段有一“另外”可以把全段内容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一个是什么呢?就是“另外”所领起的文字所揭示的。这里谈到“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请注意“以及”、“乃至”这两个连词,它们所领起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美术、音乐”,进而概括为“艺术”,这就与“自然”形成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结合起来揭示出城市审美品质的两个内涵。仿造前一个句式,结合填空题对语句衔接的要求,答案就成了:对城市艺术品质的审美需求。另外,“品质”一词还见于第③段“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体现了命题者对整体感的追求。
4.分别写出第④⑤段中“空间”一词的含义,并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概括两种空间的不同作用。(4分)

[color=]答案:(4分)第4段的“空间”是指场所:作用是便于人与人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第5段的“空间”是空地:作用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得到精神山的放松和愉悦,而不感到压抑与紧张。(每个要点个1分)

细解:本题误用了“含义”一词。从所给出的答案来看,比较的是两个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即“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所以,考的是两个词语的指代义,如果题目改为“第一个‘空间’指的是     ”“第二个‘空间’指的是     ”,学生也就知道怎么回答了。所以,从题干表达来看,貌似“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其实是“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这里的“作用”也不是考查词语的作用,是文中两个空间的作用,考的还是“概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本题的题干表述有欠斟酌。
如果考生明白了命题者的真正意图,答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第一个“空间”出现在本段第一句,这一句是该段中心句或总领句。下文均是对此解说的文字,所以,它应指“设施、场所”等。关于这一空间的作用,从“打造精神家园的角度”来看,就是“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要点是“人与人的当面交流”、“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第二个“空间”所在的句子在第⑤段,它前面的修饰语是“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与此相对的是“‘填满’”,所以这个空间是“空地”的意思。这种空间的作用是“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原文照抄即可。
5.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建造物质环境和营造精神家园是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B.由于文化缺失导致城市的雷同是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C.本文引用意大利建筑师的话是为了说明城市建设缺乏城市传统。
D.家园城市是在不断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终极目标。

[color=]答案:(3分)B

细解:综合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第①段明确指出“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后者”才是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所以A错。第②段,有“问题……主要是”及“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等表述,所以,B正确。引用意大利建筑师的话在第⑥段,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所以,引用这句话的作用是说明“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C错。这道题目考查材料与中心的关系,属于侧面考查对文意的理解,难度要较其它选项大一些。需要考生能理解段内文字之间的关系。结尾明确指出“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主要目标之一”,而不是“终极目标”。所设置的错误选项,无外乎“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答非所问”等几种,仔细辨析即可掌握。
6.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方面体现了“家园城市”的要素,试举一例加以阐述。(5分)

[color=]答案:(5分)世博会会址选择在黄浦江两岸。黄浦江上蓝天白云,清风徐来,绿波荡漾,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能够享受大自然,体现了家园城市满足居民对大自然审美的深层需求这一要素。(其他如世博会主题等,举例2分阐述3分。)

细解:考点:根据作品内容,通过推断和想象,作适当拓展。多年以后,又一次出现“现实结合文本”的考查形式,即所谓的向外拓展(与教材挂钩的称之为“向内拓展”)。这种题目曾经一度是上海卷的亮点,后因其区分度低,不能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从试卷中消失。今年再次出现,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到底什么是语文?如果强调语文的工具性,那么这类题目虽然也能考查一些分析能力,但学生答题所需的知识、能力区别主要还在于对现实生活(如上海世博会)的关注程度、范围。这些东西,被称为是非语文的东西。就本题来说也是这样:我为什么必须熟悉上海世博会?它是语文学习必须掌握的内容吗?如果不是,那么我怎么保证一定能够回答?
另外,题干本身可能有所误导:“多方面体现……要素,试举一例加以阐述”,是否意味着,试举某一例时,也得“多方面体现……要素”?但是,从答案来看,只要所举之例能体现“家园城市”的某一个要素就可以了。可见,这里的“多方面”有歧义,或指世博会的“多方面”,或指“家园城市”的“多方面”。从答案来看,似指前者,命题时,应注意避免歧义。
解答该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能筛选出“家园城市”的要素,即特征;一是要能熟悉上海世博会;一是要知道什么是“阐述”。阐述,即在材料与观点之间建立联系,这里当然就是在上海世博会的某一特点与“家园城市”某一要素之间建立联系。如“黄浦江上蓝天白云,清风徐来,绿波荡漾,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能够享受大自然,体现了家园城市满足居民对大自然审美的深层需求这一要素”。“黄浦江上蓝天白云,清风徐来,绿波荡漾”即是上海世博会的某一方面,“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能够享受大自然,体现了家园城市满足居民对大自然审美的深层需求这一要素”即是阐述,可见,一定要分析到“什么特点体现了哪一要素”。
这道题目对阅卷教师的知识面也是个考验:怎么保证每位阅卷教师都熟悉世博会?如果不能,怎么判定学生的答案是否阐述正确?如果不能,大概文从字顺就可以了,那么,考查拓展的意图就会落空,作为考题,它的信度、效度就值得推敲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心地@@@@。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便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②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直随心所欲,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止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断定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
③于是,小河的这一片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流淌,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娃三对角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平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双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④不见鹭鸶,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圪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⑤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也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也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也许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生灵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拂尾而去?也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或雄的,剩下的一个悲怆遁逃?
⑥又见鹭鸶!又见鹭鸶!
⑦落日已尽红霞隐退暮霭渐合。两只鹭鸶悠然腾起,翩然闪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没有顺河而下也没见逆流而上,偏是掠过小河朝北岸树木葱茏的村庄飞去了。鹭鸶和人类同居一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是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信赖和依傍。这两只鹭鸶飞到北岸的哪个村庄里去了呢?在谁家门前或屋后的树上筑巢育雏呢?谁家有幸得此可贵的信赖情愫呢?
⑧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婪相。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止和罢休。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逆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⑨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大约走出五华里路程,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那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刚出山顶的霞光把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⑩哦!鹭鸶还在这小河川道里。
11哦!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12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那一对圣物,心头便涌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第③段描写河边令人陶醉的风景,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color=]答案:(2分)突出鹭鸶的美

细解:解答文学作品阅读测试题,首先也要理清文章结构。从散文的内在运思结构(也是作家的心理过程)来看,一般都是圆型结构,即按照“起——承——转——合”的变化形式组织文章。该文也是如此,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层次:①到③,起;④到⑤,承;⑥到11,转;最后一段,合。(当然,层次的划分可以见仁见智,但大体应该是这样)在这其中,有很明显的思绪的变化:“不见鹭鸶”——“又见鹭鸶”——“哦!鹭鸶……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这个结构看过去,就可以捕捉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对恢复鸟类与人类天然和谐的向往与追寻。而把这个层次看清楚了,以下的题目基本上也就清楚了。下面的分析均建立在这个结构上吗,不再赘述。
本题在题干的表述上,也存在着歧义:到底是考查段落的作用,还是选材与主题的关系?抑或考查描写的作用?从答案来看,命题者的想法是第三种,即考查描写的作用。但是,事实上,从题干的表述上来看,上述三种理解都有道理,只是看你在阅读题目时,把重音落在哪一个词语上:是“第③段”,“描写”,还是“河边令人陶醉的风景”?
这样一来,本道题的考点所属就有了问题:到底是“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还是“归纳作品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即到底是“作用题”,“手法题”,还是“意图题”?
如果从结构上来看,该段对鹭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描写显然对下文揭示鸟类与人类天然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铺垫作用;从描写主体鹭鸶这个角度来看,该段描写与第⑧段描写构成一侧一正的关系,两者有很明显的呼应关系,如“便呈现出……全都因为一双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与“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如果从选择材料与突出主题的关系来看,该段强调了鹭鸶对构成“鸟类与人类天然和谐”这一画面的作用(效果)。所以,答案可以有多种。
现在单说“描写河边风景对鹭鸶的作用”,即作为手法效果题来看。作者就此有两句感慨:“于是,小河的这一片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这些平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双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作者在刻意制造构图上的冲突与统一:对浣衣女子用了“艳丽”,写牧童没有写其短笛、牧歌,而是写其“玩扑克”,还有凝而不动的白云、即将告别的落日等等,通过这种种细节描写刻意回避浪漫,而强调其庸常(即文中所谓“惯常”);但是,这种庸常却因为鹭鸶的到来而改变了(即所谓的“生动起来”),也就是说,将原本庸常的生活图景艺术画面化,审美化。所以,答案是“突出鹭鸶的美”。这里既有反衬(“艳丽”女子等与鹭鸶的“仙骨神韵”),也有烘托(从侧面描写这个角度)。
8.简析第④段中画线词“扑飞”的精妙之处。(3分)

[color=]答案:(3分)“扑飞”一词充满动感,准确地写出了记忆中的鹭鸶生动、鲜活的形象;把记忆中的鹭鸶和眼前的鹭鸶联系起来,虚实结合,极具感染力。(第1要点1分,第2要点2分。)

细解: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等于考查传统技法:炼字。这是上海高考的新题型,但又确实是最传统的文学技法。我们知道古代诗文炼字主要炼的也是动词,通常有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的作用,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里也是这样,只是解答时不可套用术语,而应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首先是生动性,将“记忆中的鹭鸶”写得很鲜活、生动;其次是化虚为实。虚,在文学作品里有两类,一类是记忆、想象等,相对于眼前的东西;一是指情绪、哲理等,相对于具体事物。这里也是这样,“扑飞而出”的除了“记忆中的鹭鸶”,还有又见鹭鸶的那份激动心情。
9.第⑥段“又见鹭鸶!又见鹭鸶!”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color=]答案:(3分)运用反复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阔别多年又见鹭鸶的惊喜;从回忆到现实景色,承上启下;照应题目。(每个要点1分。)

细解:从答案来看,命题者自己干脆将之定位于既是手法效果题,又是段落作用题。从手法上来看,是“运用反复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阔别多年又见鹭鸶的惊喜”。从段落的作用上来看,如上所述,该段处于“承——转”的转折点上,由承上回忆到回到现实,所以是承上启下。另外,点出标题(或呼应标题)。这也是散文的基本结构技巧。需要留神的是,解答时,不可只出现术语而缺乏分析,一定要落实到位。
从备考的角度来看,考查中间段落的衔接作用也很常见。如2007年的第9小题:第⑨段(“清诗人袁枚曾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在构思上的作用是(1)  
(2)    。不过较之本道题目,题干明确为“构思上的作用”,即“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一考点,就是段落作用题。
10.第⑧段画线句运用比拟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color=]答案:(2分)形象地写出鹭鸶优雅大度的姿态

细解:考点: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这里考的是比拟,即拟人。题目较为简单,答题时注意两点:一是效果,即形象,一是描写对象的特点。描写对象的特点,见于上文,“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再结合“昂扬恣肆、气急败坏”等词语的否定意味,就可以得出答案:形象地写出鹭鸶优雅大度的姿态。
11.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阔别多年又见鹭鸶,作者惊叹不已,不禁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B.不见鹭鸶二三十年,作者深深留恋,却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
C.鹭鸶朝北岸村庄飞去,作者苦苦守候,盼望鹭鸶倩影再次出现。
D.沿着河流上下寻觅鹭鸶,作者忐忑不安地想要知道鹭鸶的归宿。
E.重见鹭鸶,作者欣喜地感到,鸟类与人类的和谐可以重新建立。
F.悄然而坐,隔水远眺鹭鸶,作者思绪起伏,更崇拜这一对圣物。

[color=]答案:(6分)DF

细解:考点:归纳作品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命题者这几年一直试图将这道题目“单纯化”,即聚焦在文本的某一点上。今年聚焦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上,这样实际上就变成为“主旨分析理解题”,只在读懂读不懂这一层面上,离鉴赏分析远了一些,不像以前总要涉及到内容、语言、结构、表达等方方面面。
“小时候……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大了时”,A正确;“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B正确;“偏是掠过小河朝北岸树木葱茏的村庄飞去了”,“我明白自己……‘守株待兔’……忍不住要来”,C正确;D项理解肤浅,以偏概全,作者寻觅是为了唤回“信赖”,这要结合主旨来思考,等于通过选择题来考查主旨;“哦!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E正确;“崇拜这一对圣物”,对鹭鸶的定位,对作者情感的定位都不恰当,属于无中生有,F项有误。
将一道鉴赏题演变成一道信息筛选、比对题,又赋予了6分,实在是浪费。即使想送分,也没有必要用选择题的形式。选择题作为客观题,用来考查思想情感(“精神性”),势必会造成这种结果,因为思想情感原本丰富复杂,各人理解差异很大,只好在“文本内容比对”上设题,才不至于导致争议。
选择题可以选择文本“物质性”的那一面设题,即选择客观性的那一面,这主要是指文本的建筑形态,如语言(遣词造句)、结构(谋篇布局、选材组材)、技巧、形象等方面设题。既便于测量,又便于拉开考生距离。命题者应该珍惜选择题这一题型。
12.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4分)

[color=]答案:(4分)引用《诗经》名句呼应了作者寻觅鹭鸶的过程;寄托了作者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第1要点1分;第2要点2分;第3要点1分。)

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结尾不管玩什么花样,都是为了结束全文的。所以,考虑问题,首先是两个角度,一是从内容上结,一是点明(或暗示)主旨。这里同样如此。从内容上结,用《蒹葭》诗句中的这种追寻形容自己寻觅鹭鸶的过程;从主旨上结,寄托了作者对人鸟共处、天然和谐的向往、追求。其次,引用古诗进入现代散文还有其特殊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这一点学生在《南州六月荔枝丹》等课都应有所接触。
这是一道新题型。之前多考结尾的作用,这里既考其作用,又考其艺术。结尾的艺术有很多,有直抒胸臆的,如《想北平》等;有含蓄蕴藉的,如《项脊轩志》等。像本文这样以“引用”来结尾,课外的文本很常见,甚至部分学生的作文也常用此技巧,我们教材中的散文到并不多见。这样对考生来说,就有了些难度。
另外,答好这道题目还取决于对《蒹葭》首段及全诗意蕴的了解,即考查你是否可以有效调用教材里经典文本的内容,去年是《饮酒》,今年是《蒹葭》。这类题目也有局限,第一必须是经典,即其意象、意境、意蕴被作为典故为后代作家引用;第二必须是教材里要求背诵的篇目,至少是需要深入掌握其内容的“基本篇目”。这样算来,数量就不多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_________。(荀子《劝学》)
   (2)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3)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__________?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5)欲投人处宿,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6)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7)烟销日出不见人,__________。(柳宗元《渔翁》)
   (8)__________?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答案:(6分)(1)用心一也(2)快阁东西倚晚晴(3)休说鲈鱼堪脍(4)五月渔郎相忆否(5)隔水问樵夫(6)夹岸数百步(7)欸乃一声山水绿(8)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解:从教材分布来看,高中、初中、课外,分别为:5+1+2。初中少考了一句,学生的得分应该会有提升。不过课外的两句有些生冷,一般来说,课外应以格言、警句为主,考查古诗的默背就有些难了,除非真正热爱古诗的同学,否则很难答出。从诗、文的比例来看,分别是:6+2。比例有些失调,不太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实际。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1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

[color=]答案:(1分)古体

细解:多年考查近体诗,此次考查古体诗,虽是考查古体诗,也是考查近体诗。因为,如果学生能识别出什么是古体诗,当然说明其对近体诗的特征也是了解的。我们确实应对整个诗歌发展史予以关注。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color=]答案:(3分)A

细解:学生如果熟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当会很快选出A来。这里的“明月何皎皎”,既无“比”,也不是“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只是描写眼前景,作为中心意象,它直接引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可以看作是“赋”的手法。
这首诗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游子诗,一是思妇诗。命题者显然将之定性为游子诗,即抒情主人公为一游子,这样,“客行虽云乐”就有“以乐衬哀的效果”,B正确。作者选择夜晚这一特定的时段来表现,写其夜不能寐。原本安眠的夜晚却夜不能寐,构思上先以时间来谋篇;再写其“出户”、“入房”,以空间转移来布局,C正确。全诗以叙事为主,自然、浅显、朴素,而又“余味无穷”(“无穷”虽有夸张,但作为套话,也不可太认真),D正确。
如果当作思妇诗,那就麻烦了:“客行虽云乐”作为思妇对客行在外的“他”的想象,就不能说是“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了,因为原本就是想象的,也许并不确实。如果把这个“乐”看成是“他”对自己“曰”的,那么,“不如早旋归”的劝告里就含有相当的哀怨在里面了,那就不是衬托,而是对比了。如果有考生选择C项,想必可能是这样理解造成的。也不能说就没有道理。
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color=]答案:(4分)“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细解: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为了避免学生解题时使用套话,命题者对答题语言做了细化:区分了“动作”与“状态”,“情绪”与“情感”。这就对赏析题的解答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醒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对作品的动人之处唤醒体验,细加品味。如果不做这样的要求,许多学生可能会列数动作,然后直接抵达思乡的情感。
使用动作、细节来抒情,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抒情方式,甚至比写景抒情还要古老。如果我们把“景”理解为“情景”,而不是“景物”,那么,这样的表达也与“诗歌,不过情景两端”这样的认识相矛盾。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动作细节刻画了一个夜不能寐的状态,即失眠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把它看作意象,这个意象与“明月”、“床帏”、“户”、“房”等构成一幅鲜明、深沉的意境,抒发了思乡的孤独、寂寞心情。当然,由于我们同学常常对意象理解狭隘,只是把它看成是诗中的一些景物,于是就很难从这个角度将这类诗歌的诗意分析出来。其实,构成诗歌意象的除了景象之外,还有人象、物象、事象等等。
赏析这类诗歌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作者使用了哪些动作细节,再看这些动作细节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营造了怎样的意象。然后再品味这个意象透露出怎样的情感,包括这种情感的情绪反映与思想内容。总共可以分为四步。按照命题者给出的答题规范,即是:动作+状态+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短暂,一个持久。一个完全是心理反映,一个带有思想内容。即,一个是情感反映,一个是情感内容。这道题目的解答关键在于对答题规范的掌握,情感的把握并无困难,一般同学都能看出这里包含着孤独的情绪,思乡的情感。
值得赞扬的是,命题者不仅在诗歌类型的考查上有所突破,而且在诗歌艺术手法的考查上也开拓了新的领域,可以对诗歌教学产生有益的影响。其实,古代这类以动作细节抒情的诗歌很多,叙事也可以是一种抒情方式。望能引起大家注意,对中国古代诗歌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秋冬则劝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3)市令曰:“三月顷。”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

[color=]答案:(4分)(1)鼓励  (2)以……为乐    (3)左右(指时间)    (4)听从什么

细解: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及“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其中既有实词,更有词类活用、虚词、固定结构等古代汉语语言现象。可见,这道题目也不一定都是考查实词现象。“劝”,勉励,在《劝学》中有此用法。其为多义词,注意与“规劝”的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规”,即要求对方改正某些行为以符合要求。这里显然没有此意。“乐”,本为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所以,活用为意动,即“以……为乐”。首先要判断其活用,再判断是什么词活用为什么词,最后再看看动作的发出者是谁,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当然,如果把“乐”看作表示心理动作的动词,也同样是意动,对得出正确答案没有妨碍。“所从”,是“所字结构”。“从”,根据“令初下”,可知是“听从”,而不是“跟从”什么的;“所”,助词,与“从”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个名词性结构,在这里做“不知”的宾语,相当于“听从什么”,“所”本身词义很虚。
最难的是“顷”,书本上只学习过表示短暂时间的用法,如顷刻、少顷、有顷、顷之等。这里附着在“几何”、“三月”的后面,按理说学生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有限古汉语知识推断出来。“几何”是数词,一般做定语,那么,中心词“顷”推测起来应为“时间”,也就是说由“短暂时间”泛指“时间”,“几何顷”应为“有多久”。这样,“三月顷”,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顷”应该还是泛指“时间”。(我以为这样解答也应该是有道理的)
但是按照答案的理解,解“顷”为“左右(指时间)”,问题就复杂了。即是把它看作表约数的一个虚词了。约数是表示与实数数目相差不远的大概数目的,古汉语中常见的约数表示方式有以下几种:1、用十百千万等成数来表示约数。2、用两个邻近的数表约数,这也是现代汉语约数的基本形式之一。3、基数词后加“许”“所”“余”等表约数。如:未至匈奴陈二里所,止。(《史记·李将军列传》)“二里所”即“二里左右”》4、在基数词前面加“且”“将”“约”“几”“盖”“可”等表约数,这种约数往往是表示比实际数略少的近似数。看起来,这里属于第三种情况,在基数后加约数词。但是,“顷”做约数词确实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提问的时候,是需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如果太过超越学生的现有能力,不知如何建构?难道让学生根据“许”“所”“余”等的用法来推断吗?那也太不靠谱了。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政缓禁止                       B.庄王以为币轻
C.如此几何顷乎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color=]答案:(2分)B

细解:古今异义现象属于实词用法,故本考点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以为”,今天还做“认为”用,所以不存在古今异义。“禁止”,从整个句子构词的情况来看,“禁”为名词(前有“政缓”),禁止做的事情,“止”,停止不做,这与今天表示“不准、不许”意思的“禁止”区别很大。“几何”,在文中是数词,“多少(时间)”的意思,今日为数学概念。“请教”,这里同样是两个单音节词语的组合。“请”,表谦敬副词,“请允许我”的意思;“教”,“让,使”的意思。今日为“请求人指导”,意思相差很大。辨析古今异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意古代汉语单音节词语为主这一现象。
对古今异义的考查,久违了,上一次考查还在2007年秋季高考。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现象,一般间隔几年总会考查一次的。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color=]答案:(5分)(1)虞丘相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来代替自己。(3分,进、以、“于楚庄王”倒装各1分。)(2)楚庄王同意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百姓全部自己增高了他们的车子。(2分,居、句意各1分)

细解:考点: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早前用语是“翻译”,“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重点是“转换”。而从命题与解答的实际来看,确实是“解释”,即对古代或特殊或重要的语言现象用现代汉语做准确的解释,所以,是按“点”(古代或特殊或重要的语言现象)给分的。第一句中重要的是“进”、“以”、“‘于楚庄王’”,第二句中重要的是“居”。其实,两句中还有“自代”、“自高其车”等特殊语言现象。根据语境,“之”代指“孙叔敖”,后又有“以自代也”,所以,“进”,应是“进荐”的意思。“于楚庄王”,为介词结构后置做补语,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作状语。“居”后是“半岁”,是一个表示时间的概念。“居”用在“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如“具有顷”等,所以,“居半岁”可以解释成“过了半年”。
此外,还考查了“以”的连词用法。本张试卷没有单独为虚词设题,但是,还是通过其它形式考到了“所”、“以”、“于”、“之”、“其”(第24题)等常见虚词。
20.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的性格特征。(2分)

[color=]答案:(2分)自信

细解: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通过对人物对待得失的态度概括性格特征。从表面上看,有两个“知”字,似乎应该是“自知”。但是,两个“知”的对象有差异,第一个“知”是“知”自己的能力,第二个“知”是“知”自己有无过错。所以,回答“自知”有些肤浅,应该是“自信”,即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没有做错。
只有两个空格,所以,必须概括为某一形容词。
21.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3分)
答案:(3分)恢复币制,不干扰市场秩序,体现了孙叔敖安民策略;不依靠颁布命令而是通过增高门槛来达到增高车子的目的,体现了孙叔敖化民策略。(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细解: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联系文本”,说明虽是“简析”,也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做些归纳、概括,而不是概念来概念去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方法与语体文是一样的。首先也是划分层次,从全文来看,主要通过两个故事来介绍孙叔敖的施政策略。一件事情是讲其如何使民“安其处”的,即安民的策略。第二个故事,是讲其如何“不教而民从其化”的,即化民的策略。总的来说,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是:安民,化民。如果能读懂两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恢复币制,不干扰市场秩序,体现了孙叔敖安民策略;不依靠颁布命令而是通过增高门槛来达到增高车子的目的,体现了孙叔敖化民策略。
从答题的要求上来看,既要有对具体策略的提炼,又要有结合文本的具体分析。相较而言,归纳提炼为“安民”、“化民”两个具体策略更难一些。首先,要能理解,所谓的“施政”,指的就是对待“民”的态度,是如何“施教导民”的;其次,围绕着“民”,从两个故事里选择两个最恰当的动词来概括不同的策略来(这时,文中议论性的语句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筛选和概括)。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归纳、概括,通常都有两步:先是求同,寻找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展示其如何“施教导民”的;其次是求异,再看在此基础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保证较好地归纳、概括了。可见,有较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在其中。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稼说送张琥                苏轼
①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①,相继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②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③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②,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注】①锄耰铚艾:四种农具。②得:此指中进士。
22.第①段中与“寸寸而取之”相反的农作方法是□□。(2分)

[color=]答案:(2分)更休

细解:考点: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从思路上来看,本文是类比开头,而类比之中又有对比。从农作方法上来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比较,一是是否轮休,一是耕种时间。与“寸寸而取之”相对的是“更休”,即轮休,这是保持地力的一种很好的办法。
23.第②段作者写“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这一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分)

[color=]答案:(2分)写出古人专注于培养自己学识才能时的状态

细解: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从思路上来看,本段的中心句是“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核心是“自养而不敢轻用”。句号后,即从“弱者”开始,就是介绍具体如何“自养”,并如何“不敢轻用以待其成”的。中间这句(“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即是用一句比喻形容一下“自养而不敢轻用”的状态。“闵闵焉”,勉力的样子;这个句子可以译为“那种勉力的样子,就好像盼望婴儿快快长大”。这个比喻揭示了“自养”状态的什么特征呢?谨慎,倾尽心力,答案用了“专注”一词,也可以。作者写这一句的目的就是通过比喻突出“自养”(“培养自己学识才能”)状态时专注、倾尽心力的态度。
24.对“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您离开这里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B.您离开这里后想必会致力于学习吧!
C.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
D.您想必会摆脱这种状况好好学习吧!

[color=]答案:(2分)C

细解: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在这里是把自己与对方对照着写的:“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希望对方接受教训,“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然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上下文的语气上来看,“其”是副词用法,表示祈使语气。《伶官传序》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就是这个用法。答案即是:C。“去”,意译为“摆脱”;“务”,“致力于”的意思。“务”作“致力、从事”用,很常见,今人还有“务工、务农”等说法。
25.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3分)

[color=]答案:(3分)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种树郭橐驼传》以种树的道理来类比治理百姓的道理,本文用耕种的道理来类比治学、培养才能的道理。(写作手法还有对比等。写作手法、对《种树郭橐驼传》的分析、对本文的分析各1分。)

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通过与课文做比较的形式来分析写作手法,是一种很好的考查方式,体现了对教材的重视。从鉴赏的角度来说,属于比较鉴赏,这也是一种传统的鉴赏方法。
从答题的要求来看,要求写出两者的“明显的相似之处”,然后是各自对此手法的运用。《种树郭橐驼传》的课后练习里明确其写作手法是“类比和对比”,本文正好也有这两种(前文已述)。《种树郭橐驼传》结尾:传其事以为官戒。所以,类比的是“官理”,即治理百姓的道理。本文从第二段开始讲的都是如何“自养”,所以,类比的道理是“治学、培养才能的道理”。
需要辨别的是,不要混淆“类比”与“比喻”:比喻是不同类事物之间求相似点,类比是同类事物之间求共同点。两者有根本的不同。
26.古人一般认为早中功名是一件幸运的事,作者却认为是“不幸”的,为什么?(3分)

[color=]答案:(3分)作者认为人才须经长期修养,成熟之后,才可以到社会上施展才能;修养不足,却早得功名,不利于自己进一步的发展,难成大材,难为大用,所以作者认为是“不幸”的。(第1要点1分,第2要点2分。)

细解:考点:归纳作品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按理说,本道题目会要求学生评价苏轼这一观点的思想意义(观点的新颖、深刻之处),但是,命题者显然放低了身段,只要求理解作者观点即可(问了“为什么”,而不是“怎么样”)。
从文章的思路看,第一段运用类比、对比揭示出“早得”(“敛之常不待其熟”)、“晚得”(“敛之常及其熟”)的不同结果,一是“岂能复有美稼哉”,一是“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第二段,主要介绍“古之人”是如何“自养”的。从作者的介绍来看,就好比“富人之稼”。而第三段介绍自己“不幸而早得”,可见第二段与第三段也是构成对比。这样,早中功名的不幸就可以通过庄稼的类比,以及与“古之人”“自养”的对比,推断出来。即:作者认为人才须经长期修养,成熟之后,才可以到社会上施展才能;修养不足,却早得功名,不利于自己进一步的发展,难成大材,难为大用,所以作者认为是“不幸”的。
这道题目很有现实意义,在一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出名要趁早”的喧嚣声中,该文具有警醒作用。
二  写作 70分
27.作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细解:略。(见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10: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