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初中三年级] 江苏省泰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适应性训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6-1 2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江苏省泰州市2016年中考适应性训练


[color=]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xiá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zhāng。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róng合,更能xūn染出高品质的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5月15日,宁启动车要开跑啦!开行首日,这么值得纪念的日子,想不想约起来去体验一番,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动车之旅?
B.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创作的小说《白鹿原》发行逾200万册,被评论家认为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
C.勇敢对于军人来说只是最低要求,国家观念、公民意识、宏观视野、协同精神,乃至对细节的关注,都是对军人的高标准要求。
D.梦想的阶梯,需要艰辛的奋斗步步攀登;伟大的航程,离不开思想的灯塔指引方向。
3.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持之以恒。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C.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需要改变国人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
D.危言耸听的上海踩踏事件的发生,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⑥每题1分,⑦题2分)
①木受绳则直,               。  
②              ,见端以知末。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
④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已是悬崖百丈冰,               。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⑦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的诗句:“             ,             。”
5.名著阅读。(6分)
(1)“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故事中,最能体现红孩儿“聪明狡黠”性格的是哪三件事情?(每件事不超过15个字)(3分)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汤姆索亚历险记》“‘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汤姆、乔、哈克三个小“海盗”在威尔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表现了三个少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酣畅心境。
B.《水浒传》中晁盖、吴用、柴进、刘唐等七位好汉能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恰到好处,全然不露痕迹,使精明的杨志中了计。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位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D.《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鲁迅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如善良真诚、知书达理的长妈妈帮他买了绘画的《山海经》,他便称赞长妈妈有“伟大的神力”。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星湖中学深入开展“泰州教育大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读表格  写名称】初三年级开展了“给自己出本书”活动,初三年级共有6个班级,每个班级的人数都是54人。学生会制作了以下表格,请根据表格内容,为这份表格拟定一个恰当的名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读书法 会赏析】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柳体”以瘦劲著称,点画爽利挺秀,骨力矫健,结构严紧。以下书法作品中,柳公权的作品是(2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读名著 对对联】结合名著内容和上联,配写下联。(备选人物:保尔、孙悟空、吴用等)(2分)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读启事  找错误】为便于全校同学交流参加“泰州教育大阅读”活动的心得体会,学校学生会决定举办“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的征文活动。小林同学匆匆忙忙写了下面这则征稿启事,但它在内容、语言和格式方面均有不当之处,请你提出修改意见。(修改两处即可)(2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修改一:                                                                  
修改二: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白居易的《春题湖上①》一诗,完成第7题。(6分)
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②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①湖:即杭州西湖。②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7.(1)对这首诗理解、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首句点明地点、季节,表明是鸟瞰西湖春日景色,概括了诗人对西湖春天美好景象的感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颈联四句,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比喻的精妙,表现在比物与被比事物的密合无间上。
C.全诗由于有了颔联、颈联四句精当传神的比喻,首联中的“似画图”才有了充实的具体内容,尾联中的“勾留”之意才得以顺势推出。
D.根据诗人所描绘的西湖春天的具体景物,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记述的是他白天游览西湖的所见所感。
(2)颔联中“排”“点”两词用得生动、精当,请作简要赏析。(2分)
                                                                           
                                                                           
(3)这首诗的尾联和《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抒情方式和所抒发的感情两个方面很是相似,请作简要说明。(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谢枋得,字君直,信洲弋阳①人。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赴。又明年,行省丞相忙兀台将旨诏之,枋得曰:“上有尧、舜,下有巢、由②,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赴诏。”丞相义之,不强也。二十五年,尚书留梦炎③以枋得荐。枋得遗书梦炎,终不行。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见时方以求才为急,欲荐枋得为功。枋得见天佑,傲岸不为礼。天佑怒,强之北行。二十六年四月,至京师④。已而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⑤,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留梦炎使医持药杂米饮进之,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弃之于地,终不食而死。
(选自《宋史·谢枋得传》)
【注】①信洲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②巢、由:即巢父、许由。③留梦炎:浙江衢县人,为人奸诈,见风使舵,原为南宋大臣,后投降元朝。④京师:当时的元朝都城大都,即今北京。⑤《曹娥碑》:人们为颂扬东汉曹娥的美德与孝行而立的石碑,这里指临摹碑文的碑帖。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丞相义之(           )    ②枋得遗书梦炎(       )
③方以求才为急(       )     ④汝乃欲生我邪(       )
(2)下列选项中“以”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尚书留梦炎以枋得荐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两小儿辩日》) 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C.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D.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集 贤 学 士 程 文 海 荐 宋 臣 二 十 二 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2分)
译文: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2分)
译文:                                                                     
11.因为谢枋得号“叠山”,为了纪念谢枋得,江西省南昌市将一条道路命名为“叠山路”。请联系此文,说说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阅读古风的《锦绣与中华色彩观念的形成》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丝绸薄如蝉翼,轻似云霓,美若彩霞。丝绸的种类较多,包括绢、缎、罗、纱、绡、纨、绨、缯、绮、绫、锦等,宛如百花盛开,各有其美。所谓锦,就是用彩色丝线织成花纹图案,色彩斑斓,图案华丽,具有审美价值的高等丝绸。譬如新疆出土的汉代著名的《红地韩仁绣锦》就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它是在红色地锦上,织绣着具有汉代特征的图案,即云气纹、动物纹和吉祥语的组合。这件作品色彩丰富,图案华美,是汉代织锦的代表作。
②锦绣的出现是丝绸生产技艺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华色彩观念成熟的标志。
③这样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这个时期,我们祖先已经能够认识、提炼和利用植物染料。诸如从茜草中提炼红色颜料,从荩草中提炼黄绿色颜料,从蓝草(马蓝草、木蓝草、槐蓝草)中提炼蓝色颜料,从紫草中提炼紫色颜料等。《诗经·小雅·采绿》就是抒写一位妇女采摘染料植物的诗歌。朱熹注云:“蓝,染草也”。植物染料的发现和利用是一大进步。其二,这个时期,我们祖先已经形成了利用人造颜料装饰和美化生活用品的审美意识。其三,这个时期,我们祖先已经形成了“五色”观念。彩陶时代形成了“五色”观念,锦绣时代“五色”观念得到了继续巩固。东汉织锦常用红、蓝、黄、绿、白五种色彩,是五色观念的具体实践。譬如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就是在蓝地上,织绣了红、黄、绿、白花纹,合为五色,是典型的东汉织锦的代表作。这件织锦“总五色而极思,尽众化之为形”(张率《绣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四,随着染丝、染绸和印花技术的发展,这时人们已经掌握了以正色来配制间色的技术,大大丰富了色彩的种类。【A】有人对于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绸作过色谱分析,共有24种颜色,其中大部分是间色。这是古代的科学证据。【B】《说文解字》中收入不同色彩的丝织品就有35种之多。这是古代的文献证据。【C】汉代墓葬出土的织锦有绛、白、黄、褐、宝蓝、淡蓝、油绿、绛紫、浅橙、浅驼等10多种色彩,其中大多是配制的间色。这是古代的实物证据。
④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人们是在丝绸锦绣生产中丰富了对于色彩的认识,所以也就将色彩与丝绸锦绣联系在一起了。尤其是在对于一些色彩的命名用字中,更可以看到丝绸锦绣对于原初色彩观念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譬如“红”、“绿”、“紫”、“绛”、“缃”、“绯”、“缁”等表示色彩的文字皆与丝绸锦绣有关。如《说文》云:“红,帛赤白色”;“绿,帛青黄色也”;“紫,帛青赤色”;“绛,大赤也”;“缃,帛浅黄色也”;“绯,帛赤色也”;“缁,帛黑色也”等。虽然丝绸锦绣并不是提炼色彩的原料,但是人们对于色彩种类的发现和利用确实与丝绸锦绣的生产需求有关,所以就用各种色彩的丝绸锦绣作为标识色彩的文字。因此,在这些标识色彩的文字里就永远积淀下了丝绸锦绣的痕迹。这足以证明,丝绸锦绣与中华原初色彩观念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光明日报》2016年05月12日11版,有删改)
1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锦绣的出现为什么是中华色彩观念成熟的标志。(4分)
                                                                           
                                                                           
13.请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14.第③段段末画线的【A】【B】【C】三个片段顺序错乱,请重新调整这三个片段的顺序(只填字母),并简要说说自己调整的理由。(3分)
                                                                           
                                                                           
(四)阅读李秦卫的《涵养创新的精气神》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对此,国人感受到了我们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折射的正是对创新的热切呼唤。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从根本上说,正是这一种报效祖国情牵百姓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这种抗打击能力。有资料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一位著名画家说,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失败虐我千万遍,我待创新如初恋”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重头再来”的支持。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失败,需要管理者摈弃“成王败寇”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一些高精尖企业创新成果之所以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⑤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⑥古人云:“日新之谓盛德。”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弯道超车。
(《人民日报》2016年03月18日04 版,有删改)
15.文章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怎样“涵养创新的精气神”,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分)
                                                                           
                                                                           
16.第⑤段中“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这句话里加点的词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17.请结合选文和所列链接材料,你认为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链接材料】在识别创新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公司总裁,总是善于同有创新意识的人打交道的,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包括听来有点古怪的意见。……为了获取创新思想,作为公司总裁务必乐于承认和理解由创新思想带来的种种不愉快。[《致未来的总裁们》(美国管理学家斯威尼著)第33页]
                                                                           
                                                                           
(五)阅读黄蓓佳的《世上最快乐的事情》一文,完成18—21题。(20分)
①很多年前的一天,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个长胳膊长腿的瘦高女孩蜷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她穿着毛蓝布长裤,紫花小褂,额前的刘海儿整齐而又浓密。她拱起的膝盖上摊着一本厚厚的小说,是那个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
②那个黄昏,她的姨娘风尘仆仆从长途汽车站出来,一路打听找到了她家的门。姨娘的身影遮住女孩眼前光线的刹那,女孩迷蒙地抬起头来,竟没有丝毫的惊喜,把膝盖上的书页合上,让姨娘看清封面,然后问出一句话:“你看过这本书吗?”
③这个蜷坐在门槛上的女孩就是我。那年我7岁,读小学二年级。
④在我长大以后,姨娘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件趣事。姨娘笑着说:“蓓佳这个孩子真是书痴啊!见了客人竟不知道招呼问好,倒把她看的一本书举着考我。”
⑤姨娘由此断定我不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⑥的确如此。3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依然是一个不善交往、每到公开场合便觉拘谨的蠢笨的人。书本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极其丰富,相对而言,物质的世界便不再重要,它可以远远退居其后,它的喧闹和嘈杂跟我没有太多的关系。
⑦我父母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很不错的县中学。县中图书馆在我童年的心目中曾经是一处圣殿一样的地方。“文革”开始的那一年,“圣殿”被打碎了,成千上万册的图书馆被揪出来示众,然后拖到操场上一把火烧毁。图书馆主任火中取栗,偷偷运回家一纸箱书籍。主任的儿子跟我小学同班,因此我沾了他的光,我们像老鼠偷鸡蛋一样,把箱子里的小说一本一本地搬运出来,在一双双黝黑的小手中辗转一圈之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箱子中去。那个图书馆主任可能比较“崇洋媚外”,弄回家的小说大都是世界名著,我对于外国文学的兴趣,便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有很多的书,传到我手中的时候已经是缺头少尾,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书名和作者名。及至10年之后我上了大学,外国文学开禁,我在北大图书馆发疯一样地狂读名著时,时不时会在心里惊叫一声:这本书不是我小时候读过吗?然后我深深地埋下头去,额头紧贴着书页,嗅着那股陈年纸散发出来的潮湿的气味,心里涌出一阵老朋友失而复得的狂喜。
⑧19岁,我在农场插队。一个飘雪的冬夜,农场宣传队集中在场部排练节目时,电忽然停了,礼堂里一片漆黑。一个只读了三年小学的农场工人对我们说:“我来讲个故事吧。”
⑨他讲的是《茶花女》。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乡村,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农场工人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法国作家的一本小说。那个凄美的冬夜从此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我记得我落泪了,一生中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悲剧作品的魅力。几年之后,我买到了《茶花女》的小说,听过了《茶花女》的歌剧,看过了《茶花女》的电影,不止一次地聆听各种男高音领唱的华丽异常的《饮酒歌》。我从一切形式的《茶花女》中寻找那个雪夜的感觉,试图重温为玛格丽特命运流泪的幸福。然而再不可能了,人的一生不会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所有最好的都是唯一的。
⑩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跟读者们交流一下读书的感觉。今天的时代跟过去当然大大的不同,但是我相信人类的灵魂没有改变很多,人们在优美的文字和崇高的心灵面前依然会感觉战栗,有一种五体投地的崇拜。从前感动过我们的作品,今天还会感动更多年轻的读者。希望在你们的一生中也能留下一些有关读书的温馨记忆,将来在你们年老的时候,回味曾经读过的那些文字,承认这世上有一种美好是可以永存的。
(选自《读者》2015年第17期)
18.作者回忆了青少年时期有关书的三个小故事。阅读文章,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1)7岁,读小学二年级时,                                          。
(2)“文革”开始的那一年,和同班同学一起偷看图书馆主任偷运回家的外国名著。
(3)19岁,在农场插队,                                             。
19.请结合具体语境,品味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和第⑦段中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姨娘的身影遮住女孩眼前的光线的刹那,女孩迷蒙地抬起头来,竟没有丝毫的惊喜。
                                                                           
                                                                           
(2)县中图书馆在我童年的心目中曾经是一处圣殿一样的地方。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第①段“夕阳西下的黄昏”“老屋的门槛”勾勒出了“我”读书的环境,渲染了幽静的氛围,烘托了“我”读书时的专注。
B.第⑥段“的确如此”并不是简单认同姨娘对“我”的评价,而是很有深意,引出“我”陶醉在书本带给“我”的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里,忽略物质世界的心性。
C.第⑦段“火中取栗”只是表示在“文革”时代从学校图书馆把那些好书运回家中存放起来是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的,并没有贬义色彩。
D.第⑩段“依然会感觉战栗”里的“依然”删去后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不会受到影响。
21.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2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6分)
【链接材料】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节选自于漪《往事依依》
请分析本文第⑨段和链接材料在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方面的异同点。
                                                                           
                                                                           
                                                                           
                                                                           
三、作文(60分)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在《色彩》这首诗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请以“为青春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4分)。


[color=]江苏省泰州市2016年中考适应性训练


[color=]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遐  彰  融  熏(4分)
2.B(2分)(“雄奇史诗”后面的句号应当放在引号后面)
3.D(2分)(“危言耸听”是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的意思。)
4.①金就砺则利;②见微以知萌;③不求闻达于诸侯;④不畏浮云遮望眼;⑤犹有花枝俏;⑥山重水复疑无路;⑦所谓伊人,在水一方。(8分,①-⑥每题1分,⑦题2分)
5.(1)假变7岁孩童计擒唐僧;假扮观音诱擒八戒;识破假扮牛魔王的孙悟空。(3分)
(2)C(3分)
6. 【读表格  写名称】星湖中学初三各班“给自己出本书”活动完成情况统计表(或“星湖中学初三各班‘给自己出本书’活动完成情况一览表”)(2分)
【读书法  会赏析】C(2分)
【读名著  对对联】示例:舍生忘死保尔勤筑路  降妖伏魔悟空勇护驾  足智多谋吴用巧设计
【读启事  找错误】①正文第三句与征稿启事内容无关,应该删去;②正文第五句应删去“大约”或“左右”;③删去“此致敬礼”。(每处1分,修改两处即可)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7.(1)D(2分)
(2)“排”“点”两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活泼:“排”字写出青松生机盎然,存心装扮山峦,密布在山坡上,随山峦参差呈现多种层次的翠绿;(1分)“点”字写出皓月高悬远空,着意点缀湖水,倒映在湖水中,因湖水平铺犹如一颗明亮的珍珠。(1分)
(3)都用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方式。(1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迷恋之情。(1分)
(二)8.(1)①以……为义(1分) ②给予(1分)  ③正(1分)  ④使……活下去(1分)
(2)C(2分)(例句和C选项中的“以”都相当于“把”;A项中“以”是“认为”的意思;B项中“以”相当于“而”,表示修饰;D项中“以”是“以致”的意思。)
9.集 贤 学 士 程 文 海/荐/宋 臣 二 十 二 人(2分)
10.(1)小女子还(尚且)那样(讲孝义),我难道不如你吗?(2分)
(2)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2分)
11. 谢枋得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诗篇,所以人们纪念他。(2分)
【译文】谢枋得,字君直,是信州弋阳人。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向元朝推荐南宋旧臣二十二人,把谢枋得排在第一位,他推辞不赴任。第二年,行省丞相忙兀台带着圣旨征召他。谢枋得说:“上有唐尧、虞舜,下有巢父、许由,我谢枋得的姓名不吉祥,所以不敢奉诏前往。”丞相认为他很仁义,就没有强求他。至元二十五年,尚书留梦炎推荐谢枋得,谢枋得写信给留梦炎拒绝此事,最终还是没有出发就任。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见当时朝廷正把寻求人才作为当务之急,就想把推荐谢枋得作为功劳。谢枋得见到魏天佑,傲慢而不行礼。魏天佑大怒,强迫他到北方去。至元二十六年四月,谢枋得到了京师。不久就病了,迁居到悯忠寺,他看见墙上的《曹娥碑》文,大哭道:“小女子尚且那样(讲孝义),我难道不如她吗?”留梦炎派医生拿来药物拌进米粥让他进食,谢枋得大怒说:“我想死,你却要让我活吗?”他把药饭扔在地上,最终绝食而死。
(三)12.这个时期,我们祖先已经能够做到了以下几点:①认识、提炼和利用植物染料;②形成了利用人造颜料装饰和美化生活用品的审美意识;③形成了“五色”观念;④掌握了以正色来配制间色的技术;⑤将色彩与丝绸锦绣联系在一起,一些色彩的命名用字都与丝绸锦绣有关。(4分,少1点扣1分,扣完为止)
13.下定义、举例子(1分)先用下定义的方法,简明概括地揭示出“锦”这种丝绸色彩斑斓,图案丰富,具有审美价值的本质特征,(1分)再用举例子的方法,以汉代著名的《红地韩仁绣锦》为例,进一步具体真切地说明了“锦”的本质特征。(1分)
14.【B】【C】【A】(1分)(有错误即不给分) 片断【B】说的是古代的文献证据,片断【C】说的是古代的实物证据,而片断【A】说的是古代的科学证据:这样排列,由文献到实物再到科学,体现了证据的可信程度逐步加深的逻辑顺序。(2分)(本题只要排序错误即不给分)
(四)15.①增强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②要有不惧困难和挫折的精神和能力;③管理者对创新失败要有宽容的智慧;④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4分,每点1分)
16.“仅”强调公司成立时间之短,(1分)“就”突出签约项目之多,(1分)用这两个词更充分显示出该公司改革体制机制所激发出的创新活力之强,更增强了这一例证的说服力。(1分)
17.材料二可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1分)第④段论述了管理者对创新失败要有宽容的智慧,才能给创新者坚持的耐心和信心的观点。(1分)材料二告诉人们总裁善于倾听创新者的意见,乐于承认和理解创新带来的不愉快,即要有宽容的智慧,才能成功识别和获取创新思想。(1分)
(五)18.(1)因痴迷读书竟忘记了向姨娘打招呼问好。(3)听农场工人讲法国小说《茶花女》,并为之流泪。(4 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19.(1)“迷蒙”在此处有神志模糊不清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我”沉浸在书的世界中的痴迷状态,体现了“我”对读书的无比喜爱。(3分)(意思对即可)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图书馆比作圣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图书馆在我心目中的  神圣地位,也体现了“我”对读书的浓厚兴趣。(3分)(意思对即可)
20.D(2分)(删去“依然”,便不能强调人们在优美的文字和崇高的心灵面前会感觉战栗,产生一种五体投地的崇拜,是由来已久并能一直延续的。)
21.示例:人的成长经历是不可复制的。每个时期的读书感悟和收获都会随着时空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要珍惜当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体验。(2 分)(言之有理即可)
22.写作手法:链接材料详细引用了教师朗诵的诗句,(0.5分)对教师作了神态描写,写了他融入深深感动之情的眼神(0.5分)。本文第⑨段只是简略提及了故事中人物的悲剧命运,(0.5分),运用了衬托手法,拿自己以后努力从一切形式的《茶花女》中找寻那个雪夜的感觉却再不可能,来衬托出初听故事时反应的强烈和体验的深刻。(0.5分)(意思对即可)
写作意图:相同点——都写了听别人的讲述自己被深深感染,(1分)都写了别人讲述时的场景及所讲的内容在自己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1分)(意思对即可)
不同点——链接材料是要反映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培养了自己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1分)本文第⑨段则是表达自己听故事时情感与故事中的人物形成共鸣,沉浸在故事所呈现的凄美境界里而获得强烈的幸福感受,表明在优美的文字和崇高的心灵面前会感觉战栗是世上最快乐美好的事情。(1分)(意思对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4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