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全国名校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0-14 2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全国名校大联考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语 文


[color=]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新思维
池建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根据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对增强民族自尊心,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民。要充分发挥好传统文化宣传者、帮助者、创造者的作用,努力为人民提供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达到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要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要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不仅保存在纸上、珍藏在博物馆里,而且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不等于教条、枯燥乏味,而是恰恰要更加鲜活,更加实在。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欣赏特点,积极探索宣传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提高传播艺术水准,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传播技巧,特别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新技术,改造文化传统生产经营传播模式,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流派、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努力实现艺术精湛、制作精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通过多种多样的科技手段,让深藏在博物馆、科研机构里的传统文化瑰宝走出来,让更多的人真正接触、了解、学习。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熏陶、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同样,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那些经典文本之中,具体化为各种传统文化知识,以各种技术技能存在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元素。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里面,要将我国最美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里。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要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从而对学生起表率作用。此外,还可以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阅读传统经典成为习惯。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坚持使用先进正派、健康向上的文化去抵制落后腐朽、低俗庸俗的文化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摘自2015年03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深入到群众中去。
B.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教条、枯燥的传统文化变得鲜活、实在。
C.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进行推广和普及。
D.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善于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要有现代思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就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B.要传承文化就要让文化真正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必须要深入社区、深人群众。
C.要传承文化首先要保护好文化,这就要求必须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整理文化典籍。
D.基础教育对传承传统文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让传统文化成为重要课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地创新宣传文化活动的形式,有鉴别地继承传统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B.传承传统文化要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要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成为承载者和传播者。
C.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学校要开展各类活动,教师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
D.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所以要坚持运用马列主义等先进正派的思想来传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昭达性倜傥,轻财尚气。京城陷,昭达还乡里,与世祖游,因结君臣之分。侯景平,世祖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世祖。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优渥,超于侪等。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秦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及杜泰退走,因从世祖东进,军吴兴,以讨杜龛。龛平,又从世祖东讨张彪于会稽,克之。累功除明威将军、定州刺史。
初,世祖尝梦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梦告之。至是侍宴,世祖顾昭达日:“卿忆梦不?何以偿梦?”昭达对日:“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馀无以奉偿。”欧阳纥据有岭南反,诏昭达都督众军讨之。昭达倍道兼行,达于始兴。纥闻昭达奄至,惬扰不知所为,乃出顿涯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笼,置于水栅之外,用遏舟舰。昭达居其上流,装舰造拍,以临贼栅。又令军人衔刀,潜行水中,以斫竹笼,笼篾皆解。因纵大舰随流突之,贼众大败,因而擒纥,送于京师,广州平。以功进车骑大将军,迁司空,馀并如故。
太建二年,率师征萧岿于江陵。时萧岿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文季等,乘轻舟袭之,焚其舟舰。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名日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以攻其城,降之。三年,遘疾,薨,时年五十四。
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尽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对寇敌,旗鼓相望,弗之废也。四年,配享世祖庙庭。
(选自《南史·章昭达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B.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C.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D.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B.“迁”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C.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等等。“除”是去旧职授新职。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
A.章昭达生性卓越豪迈,轻视财物而崇尚义气。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能与士兵同甘苦,最后病死于军中,被追赠为大将军。
B.章昭达早年和世祖同游,结下君臣名分,就一心追随他,深受器重。他跟随文帝守长城,讨杜龛,克张彪,因功被授予刺史。
C.世祖曾经梦到章昭达升官,并把这事告诉了章昭达。后来在侍宴上世祖酒兴正浓时提及此事,章昭达当即向世祖表明了自己的效忠之心。
D.文章介绍r章昭达辉煌的作战历程,肯定了他治军有方、勇武善战的一面,但对他在临敌状态下也不停止饮宴作乐表达了否定之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优渥,超于侪等。(5分)
(2)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①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8.诗歌颈联中的“横”和“接”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析其妙处。(5分)
9.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而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2)《逍遥游》中,指出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
(3)E维《使至塞上》 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著名诗句是: ,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树犹如此
朱以撒
西汉的辞赋家枚乘在著名的《七发》-文中写了一株梧桐树,历尽艰辛一一它的根是一半生一半死,夏日被雷电劈打,冬日被风雪摧残,被急流冲刷,群鸟哀鸣,它却顽强地生长,于树干中积聚了很多纹理。终于有人把它砍下制成琴,音质太好了,“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真是天下独一份的琴声。
经历这种艰辛的过程,终于修成正果,这也是很理想的结局了。
不论是人、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使行进的历程百般不畅万般蹭蹬,严重的就称之为磨难了。磨难因人而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了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膑、不韦、韩非诸人,不是被囚禁、流放,就是膑脚、失明,凄惨之至,非常人所能承受,最终却都成为史上人物,千百年过往而不湮其辉光。就是司马迁本人,也是受宫刑后而发愤著《史记》的,这些人物的经历成为教育的典型,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
书法家对于书法的关系,当然不能言说磨难,至多就是笔墨上的磨练,但作用于人的精神却是一脉的。像王谢家族中人,他们的欢欣比瓮牖绳枢之子要多得多,普通人家缺乏的条件他们都会有,比一般人成名成家也就顺当得多。但是,逃不脱的是笔墨上的磨练,因为书法家要靠作品来说话,而作品是写出来的,写就需要扎实的笔墨功夫,谁也没有理由逃避。人人皆须磨练,不能例外。成一字须反复不辍,成一篇则如上蜀道,立一体则以一生为计,尚未知可成否。唐人孟郊曾风趣地说:“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是啊,一个人为何要如此?此心有远大理想,思遐举,而必然要筋骨承其劳累,身心共赴一处,以期遂愿。因此白居易在回忆自己学习时真切地说:“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大抵文人都有身心磨练的过程,积年之功夫终于有了相应的收获,心中甚喜。古代社会没有书法家协会,但文人雅集时相互欣赏,优者备受称道,几因磨练长精神,定非碌碌者。当今有了各级书法协会,依水准而入座,或一县之会员,一省之会员,当然,一国之会员尤为为人瞩望,由此可见欢愉惨戚藏于寻常时日里,书斋静处起风云。
可是,持续上进不由人,虽功夫所下甚多,穷昏昼,忘饥渴,却是毫无寸进了,不觉心烦气躁难以平复.甚至有人就弃笔墨而走,以为艰深不可求索。清人曾国藩是深有体会者,他认为:“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这个“熬”字运用得尤其传神……一暂时不见有何进展,仍然心手不放松,始终自守,不离不弃,继续读书、研究、临摹、创作,似乎不动声色、不激不厉,却韧以行事。时日忽忽过去,终于学识又有所提高.腕力又有所增强,悟性又有所开启,砉然天开,进入新境。而那些不能自守者,终将难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悦。
一株梧桐,终究要经风雨而后成为琴之优者…一一更多人听到了它悠扬的琴声,忽略了它曾经的苦难。书法家的磨练,指腕的、心灵的,其中的复杂和幽微,难与外人道。人们聚于酒肆,惊看张旭笔走龙蛇的迅疾,一幅之内烟波万状,感到了书法家书写是这般轻易。
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摘自2015年03月2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手法多样,开头引用枚乘的《七发》,从梧桐树的历经艰辛终成上等的琴料来说明人世间任何人、物需要经历一番磨难才能有所成就,顺境使人颓靡。
B.本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随手拈来,恰如其分,论证了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观点。人若想有大的成就需经磨难,磨难也会因人而异,有些非常人能忍受。
C.古代书法爱好者经常在一起交流作品,感悟心得.都非庸碌之辈,而现在的书法协会色龙混杂,成为一部分人附庸风雅的工具.那些人没有经历身心磨练的过程。
D.不管你出身富贵还是贫贱,文人都需经身心的磨练,缺乏自觉的勤学苦练是写不出好作品的,书法、文学皆如此。否则,就违反了艺术规律,是不会有大成就的。
E.历史名人磨难的事例能激励教育后人,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司马迁就是明证。他在遭受宫刑后,忍辱偷生,发愤著书,所著《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章开篇介绍枚乘《七发》中的梧桐树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下面两句话的含意。(6分)
①不论是人、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
②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4)作者说“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请结合现实谈谈磨难对于成长的意义。(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杨绛的亲情守望
云之端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只有杨绛一家。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钱杨是无锡同乡,1932年相识,1935年喜结良缘,恩爱六十多年。
“文革”初期,别人被斗得狼狈不堪,钱钟书却顶着“活无常”式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名字上打叉的大牌子昂首阔步,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既不畏缩也不惶悚。在暴虐横行、风声鹤唳的年代,瘦弱的杨绛还有过“壮举”。“外人看去她是柔弱的娇太太,面对阶级斗争肯定吃不消或者往后退缩的样子,但有一次,她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叶廷芳回忆说,“1966年夏的一次批斗会,‘文革’初期钱钟书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当中一角贴了个小纸条澄清。后来群众批牛鬼蛇神,全所一百多人面前,把八九个人都拉出来批斗,站一排,杨绛站在最右边,当时一起被批的还有宗璞、邹获帆、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着头,你说什么都接受,就算不符合事实也不敢说话,就她一个人,脸涨得通红。他们逼问杨绛,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她跺着脚,怒不可遏地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这次以后我就对她刮目相看了,一方面是她的勇敢行为,另一方面是她对丈夫的忠贞,绝不允许有不符合事实的批判。”
1969年11月,年近花甲的钱钟书告别妻女先下了五七干校,学问通透的他,侍弄煤、锅炉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被大家笑称“钱不开”。半年后,杨绛也来到干校,两个人不在一个连,但能偶尔相聚。两个连在地界上是毗邻的,差距一里左右。杨绛在“菜园班”,当时快六十了,白天由她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钱钟书担负送信工作,每天下午四五点左右,他去“公社”取件时,总要绕道百十来步看他的妻子,杨绛把自己写的东西递给他,他一般就站在那儿看。
在信阳的日子,杨绎依然和别人不同,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还对大家说“文革”对她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是有一次,大家都在劳动,凿井、种菜、浇菜……菜地旁边突然起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当时是夏天,大家还奇怪她怎么会想到冷。
事实上,那时候的杨绛刚刚遭遇丧婿之痛,他们的女婿王德一,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了。
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绎一人悉心照料。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个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杨绛一根一根剔掉的。有段时间,钱钟书在北京医院,女儿在西郊,杨绛这么大年纪两边跑。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让她毫无思想准备,这个打击太大了!“我们仨失散了”,但是她居然非常坚强,一滴泪都不掉。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译、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稿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恐怕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负荷的重担。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却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举重若轻。
(摘自《时代报告》)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着重选取了人物生平各个阶段的生活片段,叙述生动细腻,全面展现了杨绛和钱钟书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B.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手法,同时通过传种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清晰地展现了杨绛的勇敢无畏和对丈夫的忠贞。
C.钱钟书虽然“学问通透”,但“侍弄煤、锅炉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因此总是被大家嘲笑和看不起。
D.在信阳的日子.畅绛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这能看出杨绛天性乐观,同时对文革给予她的教育也是心怀感激的。
E.“菜地旁边突然起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这段文字体现了杨绛敏感、善良的性格。
(2)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丈章是如何刻画杨绛的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杨绛对钱钟书的“亲情守望”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color=]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据中医师施孝文介绍,梅雨季节还未结束,不少市民已经 前往医疗机构咨询关于冬病夏治的事情了。
②过去五年间,中国快递市场的规模经历了一场疯狂增长,而国外快递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后,国内快递业的转型已 。
③官兵们一直冒着酷暑坚持在消防车旁为群众取水,及时缓解了当地群众用水的,保证了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
A.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燃眉之急 B。燃眉之急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
C.迫不及待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D.迫不及待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民俗学者表示,如果仅仅把过端午节看成是3天假期,就是吃粽子,那就误解了国家将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端午节还有很多美好的习俗。
B.对长城保护维修,国家文物局将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于预原则,妥善保护长城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
C.更多的中国人如果能够多读书,能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能在这里慢慢找到幸福感并且找到自己的话,中国就会变得更好。
D.中国古代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吟诵它,能陶冶情操,提升知识,给人美的享受。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人们为什么重视邻里关系呢?因为它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之需,而且守望相助,危难时还可以互相保卫,这是客观的实际利益需要,也受到了基层政治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搞好邻里关系, 。良好的邻里关系还使人体验到了我们同住在一起的亲近感所产生的人生意义感和幸福感。
A.不仅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会让人有精神家园之感,继而才会有n1属感和认同感
B.不仅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会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继而才会有精神家园之感
C.不仅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邻里和睦,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继而才会有精神家园之感
D.不仅让人会有精神家园之感,而且邻里和睦,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继而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16.下面这则文稿的画线句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妥当,请找出来并修改。(5分)
通告
①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内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②将有关事项宣告如下:
③敝公司将于2013年5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④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铃、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定;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⑤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
⑥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讯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15年5月7日
处,改为
处,改为
处,改为
17.下面是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形泵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lor=]全国名校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大联考试卷参考答案

1.D(因果关系不成立。从原文看,“音乐家要根据数学的原理创造出符合宗教精神的艺术”,结果是“音乐既是艺术,又是数学,还是宗教”,而不是“音乐和算数、几何、天文在西方成为教会必修的四门功课”)
2.C(“这个观点导致了理性哲学对宗教神学的取代”错,曲解文意,应是这个观点的意义相当于理性哲学对宗教神学的取代)
3.A(“数学的发展推动了音乐、哲学的发展”于文无据)
4.D(原文标点: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日:“治道尽在是矣。”)
5.C(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
6.B(“认为冷是个危险人物”错,原文“人为危之”的意思是大家替袁枢担心)
7.(1)多次有教导的话,看到诸葛亮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得分点:屡、训、所以、垂各1分,句意1分)
(2)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外地就职,有给他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得分点:予、既而、寝、旨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袁枢,字机仲,建宁府建安县人。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用《修身为弓赋》在国子监应试,周必大、刘珙都用远大前程期许他。参加礼部考试,考词赋第一名,担任兴化军教授。
担任礼部试官。喜爱诵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恼它盛大广博,于是辨别它里面的事件而贯穿在一起,称为《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他的书,献给皇帝,孝宗读了嘉奖赞叹,拿来赐给太子以及沿江各将帅,而且命令他们熟读,说:“治国的方法都在这里。”
后来有一天,皇帝问袁枢现任什么官,龚茂良按实回答,皇帝说:“可以任他为寺监簿。”于是凭着大宗正簿的身份上朝对答皇帝的询问,就根据史书进言说:“我私下听说陛下曾读《通鉴》,多次有教导的话,看到诸葛亮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皇帝说:“我不至于和这些人在朝廷策划国事。”袁枢道歉说:“陛下的话说到这里,是天下人的福气。”
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分工负责国史传记。章悖因为是袁枢的同乡,委婉地请求袁枢用文辞修饰他的传记,袁枢说:“我是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不隐瞒,宁愿对不起老乡,不可以对不起天下后世的公正的评论。”当时宰相赵雄总管修史的事,见到这事感叹说:“不愧于古代的优秀史官。”
升任大理少卿。通州百姓高氏因为产业的事被关进大理狱,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巨额贿赂偏斜包庇高氏,袁枢原原本本地把事情报告皇帝,大家替袁枢担心。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朝廷下诏让袁枢代理工部侍郎。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外地就职,有给他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光宗继位,恢复原来的官职。
提拔为右文殿修撰、江陵府知府。江陵靠近长江,每年被冲垮成一片汪洋,百姓无处安身。楚国的旧城楚观还在,建草房,迁移百姓居住在那里,以防备意外之事。种树木几万株,作为屏障,百姓感激他。开禧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创作《易传解义》和《辩异》《童子问》等书藏在家里。
8.上片先描写吞云楼的胜况。巍巍高楼,直耸云天,华美、壮观,直抒赞赏之情。这是扬。(3分)接着,“岂欲”“浪说”表明词人(或李季允)重任在身,没有观赏风景的闲情,又为失去抗金良机而遗憾。这是抑。(3分)(意思对即可)
9.思念故土,(1分)想像岳飞一样建功立业,收复中原,报效国家,(2分)却壮志难酬。(2分)(意思对即可)
10.(1)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11.(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D“男人却被打垮了”言过其实,从下文可以看出,他只是改变了“硬”的个性。A“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错,应该是男人与女人都承担着一样的家庭责任,承受着一样的生活煎熬。B“‘我’有能力帮他”文巾没有依据)
(2)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被生活磨掉了棱角的普通劳动者。(2分)起初,他个性鲜明,刚直硬气,情愿在家吃亏劳累也不屈从于不良业主的欺压;(2分)但女儿考试失利,女儿实现他的大学梦的这根精神支柱倒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屈服于生活现实并产生了让女儿回家务T的想法。(2分)
(3)①表明时间的推移,照应前文关于“中午的太阳已见热力”的描写。②通过对美好景物的描写,衬托主人翁与我相见后的兴奋心情。③交代季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写“我”再来感受小麦吐穗扬花埋下伏笔。
(每点2分)
(4)示例:①“我”为男人因为女儿考试失利就改变“硬”的个性而感动。②“我”为女人听到男人的话后如此强烈的反应而惊讶。③“我”为这个家庭在未来的日子找不到生活目标感到担忧。④“我”为残酷的生活现实磨去人们刚直个性的现象感到担忧。⑤同情这一家人的命运。(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2.(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E“叶廷芳因残疾被公立中学拒绝”表述不严密,应是叶廷芳想到会被公立中学拒绝而没有考虑升中学。A“在导师冯至的推荐下”原文无据。B“胡乔木没有直接要叶廷芳不要总是研究旧的东西”)
(2)①叶廷芳读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感觉这些作品不仅不颓废,而且有很健康的东西;(3分)② 师冯至传达胡乔木的话,期望他能研究一些新鲜的、没有研究过的问题。(3分)
(3)卡夫卡的《变形记》里的情节让叶廷芳感怀于年少时自己在家巾的处境,(3分)并且像卡夫卡一样,叶廷芳也害怕父亲,他们都有畏父情结。(3分)
(4)①挑战权威,质疑当时主流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定性;②挑战自己,大胆放弃从少年时代就钟情的诗歌转而研究小说与戏剧;③自强不息,幼时不幸残废,在艰难困顿的生活巾与命运抗争;④社会责任感强,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3.B(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百里挑一:一百个里挑选一个,形容相貌或才能十分jLH众。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巾微不足道的一部分。①句强调明代宣德炉真品珍贵而稀少,应选“凤毛麟角”。②句强调从众多中选出优秀的,应选“百里挑一”。③句强调日本退回的核材料只是其储量和产量的很少一部分,应选“九牛一毛”)
14. C(A成分残缺。在“人口迁移”后面加“的压力”。B搭配不当。在“对执法者的培训”前加“加强”。D语序不当。把“广泛”移到“应用”前面)
15. B(根据文意,阐述“主角”在前,阐述“配角”在后,而且是递进关系)
16.①但是什么让企鹅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飞行能力;(2分)②双翼越来越适应游泳和潜水;(1分)③但也使得飞行成本越来越高。(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①大多数乡村学校能够开足语文、数学课,但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开课不足。(2分)
②不少乡村学校教学器材、仪器达标率很低。(2分)
③城镇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优于乡村学校。(2分)
(意思对即可)
18.参照201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参考立意:与时俱进,克服思想惰性;打破陈规,改变思维定式;勇于接受新事物;创新一开始会
让人稍稍不适,但是最终会被接受;世界被一点一点地改变,这个过程非常微妙和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