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程序员界,在互联网行业,一直有一个说法,叫做“互联网公司没有35岁以上的中年人”。
大龄程序员都陷入“死胡同”了吗?
有一个高赞的回答:99%的职业,年龄增大后都没前途。没前途是绝大多数人的宿命,有前途的人也用不着等到老。
电视剧《都挺好》剧中老大苏明哲,清华毕业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背景,在35岁之时遭裁员,其中有一段对话戳中人心。
大龄程序员的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有的人已经快写不动代码,也还没晋升到管理层,个人职业如何发展必是反复拷问过自己的。
即使不是自己主动考虑,在目前互联网行业浪潮下,大龄程序员也有可能被动地被优化掉。
如果大龄程序员被公司优化掉,迎接他们的职场氛围是这样的:
35岁是一道坎,横亘在每个技术职场人的心中。程序员的35岁:我招谁惹谁了?
在技术圈,有这样一个认知:程序员是青春饭,过了35岁能力体能都跟不上了,如果还没转到领导岗位,整个职业生涯也就基本无望了。
看到这种说法心里一万个不服,每一个程序员都会有变老的一天,真正解决难题的程序员,都会一直抢手。
被淘汰的,永远不是年纪大的,而是年纪大又没本事的。
But,虽然不服,但确实有研究,技能随着年龄增长贬值的说法是事实。企业也不是做慈善,企业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产能。
知识更新迭代太快,科技行业尤甚,这个感知可能是现在的公司都去雇佣年轻员工的主要原因。
Facebook的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作为年轻有为的硅谷明星,非常推崇员工的年轻化,他认为年轻人更聪明,年轻人能没有成家生孩子,精力可以都集中在重要的事上。
年轻的IT和计算机从业者比大龄员工更愿意长时间工作,对于换工作地点也更能接受,更重要的是,年轻员工的成本比大龄员工人力成本还低很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