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安徽省江淮名校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冲刺第五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4-9 21: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江淮名校2014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五)


[color=]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

[color=]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节选自201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对“乡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愁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难以捕捉却又普遍体验的情绪。
B.乡愁古往今来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能表达多种情感和人生感受。
C.乡愁能表达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而乡愁的指向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
D.现代性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从乡愁这一现代性话语的概念及内涵写起,侧重阐释了乡愁产生的大的时代悲景。
B.第②③段将传统意义和现代意义的乡愁进行比较,点明现代意义乡愁的情感指向和作用。
C.第④段分析了乡愁在当下中国被重新唤起的原因,认为乡愁能折射时代普遍性社会问题。
D.第⑤段辩证分析了两种意义上的乡愁之间的区别,认可乡愁所具有的各方面的积极意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乡愁是现代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
B.“距离产生美”,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则产生于一种空间上的距离,还传达了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C.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纷纷离开农村涌入城市,但空间距离的拉近并没有使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
D.乡愁不能被视为一种向后看、消极的怀旧,我们能在乡愁之中感受民族文化,涵养出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彭城人。少而好学苦志,年十六,摎以文谒曾巩,巩一见奇之,许其以文著,时人未之知也,留受业。熙宁中,王氏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遂绝意进取。巩典五朝史事,得自择其属,朝廷以白衣难之。元祐初,苏轼、傅尧俞、孙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援,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言者谓在官尝越境出南京见轼,改教授颍州。又论其进非科第,罢归。调彭泽令,不赴。家素贫,或经日不炊,妻子愠见,弗恤也。久之,召为秘书省正字,卒,年四十九,友人邹浩买棺敛之。
师道高介有节,安贫乐道。于诸经尤邃《诗》、《礼》,为文精深雅奥。喜作诗,自云学黄庭坚,至其高处,或谓过之,然小不中意,辄焚去,今存者才十一。世徒喜诵其诗文,至若奥学至行,或莫之闻也。尝铭黄楼,曾子固谓如秦石。
初,游京师逾年,未尝一至贵人之门,傅尧俞欲识之,先以问秦观,观曰:“是人非持刺字、俯颜色、伺候乎公卿之门者,殆难至也。”尧俞曰:“非所望也,吾将见之,惧其不吾见也,子能介于陈君乎?”知其贫,怀金欲为馈,比至,听其论议,益敬畏,不敢出。章惇在枢府,将荐于朝,亦属观延致。师道答曰:“辱书,谕以章公降屈年德,以礼见招,不佞何以得此,岂侯尝欺之耶?公卿不下士,尚矣,乃特见于今而亲于其身,幸孰大焉。愚虽不足以齿士,犹当从侯之后,顺下风以成公之名。然先王之制,士不传贽为臣,则不见于王公,所以成礼而其敝必至自鬻,故先王谨其始以为之防,而为士者世守焉。师道于公,前有贵贱之嫌,后无平生之旧,公虽可见,礼可去乎?且公之见招,盖以能守区区之礼也,若昧冒法义,闻命走门,则失其所以见招,公又何取焉。虽然,有一于此,幸公之他日成功谢事,幅巾东归,师道当御款段,乘下泽,候公于东门外,尚未晚也。”及惇为相,又致意焉,终不往。官颍时,苏轼知州事,待之绝席,欲参诸门弟子间,而师道赋诗有“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之语,其自守如是。
与赵挺之友婿,素恶其人,适预郊祀行礼,寒甚,衣无绵,妻就假于挺之家,问所从得,却去,不肯服,遂以寒疾死。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巩典五朝史事        典:掌管
B.又用梁焘荐          用:使用
C.亦属观延致          延:延请
D.妻就假于挺之家      假: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时人未之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B.伺候乎公卿之门者     生乎吾前
C.惧其不吾见也         谁得而族灭也
D.且公之见招           不出,火且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师道少年时期就勤奋好学,苦练意志,十六岁时,他就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曾巩的赏识。
B.陈师道虽然曾获得许多当时有名望人的推荐,但仕途并不如意,死后还是朋友出资来安葬他。
C.陈师道高尚正直有节操,能够安贫乐道。因与当时权贵章惇不和,多次谢绝他的推荐和邀请。
D.陈师道既能写出精美的诗文,又有一般人不太了解的学问,他和苏轼有交往又不能依附于他。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喜作诗,自云学黄庭坚,至其高处,或谓过之,然小不中意,辄焚去,今存者才十一。
(2)公卿不下士,尚矣,乃特见于今而亲于其身,幸孰大焉。愚虽不足以齿士,犹当从侯之后,顺下风以成公之名。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8~9题。(8分)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  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8.试分析“是身留,是心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
9.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托物言情的手法,一般来说,托物言情须拟物为人,使物成为人(作者)的化身。在这首词里作者的化身是白鸥还是梅花?(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住近湓江地底湿,黄芦苦竹绕宅生。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白居易《琵琶行》)
乙:①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步余马于兰皋兮,              。(屈原《离骚》)
③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合也?(贾谊《过秦论》)
④           ,听臣微志。(李密《陈情表》)
⑤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
⑥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寻常威尼斯
余秋雨
威尼斯的生态景观几百年来没有太大变化,那么一个与我们中国关系密切的人物也应该熟悉这副景象。他从这儿走出,然后在遥远的东方思念着这一切。这对他是一种预先付出的精神代价,报偿却是惊人,那就是以后很多西方人一次次念叨着他的名字开始思念东方。
当然,我是说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他的游记是真是伪,国际学术界一直有争议,而且必然继续争论下去。没有引起争议的是:一定有过这个人,一个熟悉东方的旅行家,而且肯定是威尼斯人。
关于他是否真的到过中国,反对派和肯定派都拿出过很有力度的证据。例如,反对派认为,他游记中写到的参与攻打襄阳,时间不符;任过扬州总管,情理不符,又史料无据。肯定派则认为,他对元大都和卢沟桥的细致描绘,对刺杀阿合马事件的准确叙述,不可能只凭道听途说。我在读过各种资料后认为,他确实来过中国,只是在传记中夸张了他游历的范围、身份和深度。
当年,他一个人游走在中国人之间,现在,有很多中国人游走在他家门前。我在威尼斯小巷间闹过好几次笑话,都与中国游客有关。大多是我在这里遇到了一批批四川来、浙江来或湖南来的读者朋友,寒暄一番依依告别,各自钻入小巷;但麻烦的是,刚转了两个弯再度相见,大笑一阵又一次分手,转悠了几圈又当面相撞。后来连大笑也嫌重复太多只想躲避,刚退到墙后,却见身边小船上另一批朋友在叫我。
我有时想,这莫不是马可·波罗在天之灵在跟我们开玩笑吧。要在这里开玩笑,他一定先找中国人。见到自己家乡一下子转来转去地出现那么多中国人,他一定高兴。
莎士比亚写过一部戏叫《威尼斯商人》,这使很多没来过威尼斯的观众也稍稍领略了当年这座城市的商市风貌,又对这里的商人产生了某种定见。
我在这里见到了很多的威尼斯商人,总的感觉是本分、老实、文雅,毫无奸诈之气。由此进一步证实了我以前的一个判断:只有发达的商市才能培养良好的商业人格,投机取巧、狡诘奸诈,不是因为太懂商业而是因为不懂商业。
到一家玻璃制品店逛逛,店主人邀请我破例到隔壁参观烧制过程,理由只是他喜欢中国文化。见他烧得娴熟便随口叫他师傅,他连忙说不,整个威尼斯没有几个师傅,他还是徒弟。炉火照得他满脸通红,估计年龄已六十开外。
最难忘的,是一个卖面具的威尼斯商人。
意大利的假面喜剧本是我研究的对象,也知道中心在威尼斯,因此那天在海边看到一个面具摊贩,便兴奋莫名,狠狠地欣赏一阵后便挑挑拣拣选出几副,问明了价钱准备付款。
摊贩主人已经年老,脸部轮廓分明,别有一份庄重。刚才我欣赏假面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反应,甚至也没有向我点头,只是自顾自地把一具具假面拿下来,看来看去再挂上。当我从他刚刚挂上的假面中取下两具,他突然惊异地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等我把全部选中的几具拿到他眼前,他终于笑着朝我点了点头,意思是:“内行”。
正在这时,一个会说意大利语的朋友过来了,他问清我准备购买这几个假面,便转身与老人攀谈起来。老人一听他流利的意大利语很高兴,但听了几句,眼睛从我朋友的脸上移开,搁下原先准备包装的假面,去摆弄其他货品了。
我连忙问朋友怎么回事,朋友说,正在讨价还价,他不让步。我说,那就按照原来的价钱吧,并不贵。朋友在犹豫,我就自己用英语与老人说。
但是,我一再说“照原价吧”,老人只轻轻说了一声“不”,便不再回头。
朋友说,这真是犟脾气。
但我知道真实的原因。老人是假面制作艺术家,刚才看我的挑选,以为遇到了知音,一讨价还价,他因突然失望而伤心。是内行就应该看出价值,就应该由心灵沟通而产生尊重。
这便是依然流淌着罗马血液的意大利人。自己知道在做小买卖,做大做小无所谓,是贫是富也不经心,只想守住那一点自尊。职业的自尊,艺术的自尊,人格的自尊。
去一家店,推门进去坐着一个老人,我看了几件货品后小心问了一句:“能不能便宜一点”他的回答是抬手一指,说:“门在那里。”
这样的生意当然做不大,这样的态度也实在太离谱,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意大利商家都是如此,但无论如何,这里留下了一种典型。
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这正是他们支付的代价,有人说,也是他们人格的悲剧。
身在威尼斯这样的城市,全世界旅客来来往往,要设法赚点大钱并不困难,但是他们不想。店是祖辈传下的,半关着门,不希望有太多的顾客进来,因为这是早就定下的规模,不会穷,也不会富,正合适,穷了富了都是负担。因此,他们不是在博取钱财,而是在固守一种生态。
欧洲生活的平和、厚重、恬淡,部分地与此有关。
如果说是悲剧,我对这种悲剧有点尊敬。
我们看够了那种光灿熠熠的闹剧。
(选自《余秋雨精品集·行者无疆》,作家出版社2009年8月版)
[注]本文是余秋雨先生游览意大利名城威尼斯后写的一篇游记《寻常威尼斯》中的第四部分。
11.文章开头四段侧重于对马可波罗进行描写,这样的写作安排作用是什么?(6分)
12.文章主要写了面具商人,还写了两个商人,即玻璃店主人和说“门在那里”的老年商人。作者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请分别简要概括。(4分)
13.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散文中的表现手法。(7分)
(1)文章正式写威尼斯商人之前写了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这种手法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文章在材料的剪裁上使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请举例说明。(4分)
14.有人说文中的威尼斯商人很懂得经营之道,也有人说威尼斯商人不懂得经营之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文中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7分)

                       

[color=]第Ⅱ卷(表达题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更迭    筹码    濯污扬清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B.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C.简练    纹身    薪尽火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频率    砥砺    再接再厉    壁立千刃,无欲则刚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有人说:“犹太金融家在家中不小心打个喷嚏,世界不少银行家将连锁感冒。”这棵不是何人听闻,他们在全球经济领域里的作用确实非常之大。
B.在两会期间,检察机关发言人说,中国外逃贪官二千多人。一味希图靠外力拿办贪官是舍本逐末,断不可取。只有健全国内的反腐倡廉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C.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是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D.有些政协委员指出,向居民发放消费券,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做法,只不过是当前形势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7.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国家主席的亲切慰问,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也使他们倍感鼓舞和自豪。
B.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暴食暴饮、用力过度、情绪失控、过度疲劳和感冒等诱发的。
C.在国务院近日召开的廉政工作会议上,李总理强调,要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官员腐败案件。
D.原兴华集团董事长李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罪名,被市中院一审判决无期徒刑。原艺兴集团高管王志奇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18.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对旅游经济越来越重视。山东省在中央电视台“魅力山东”推出广告:“泉水之都——济南;石油之城——东营;山岳名城——泰安;圣人之乡——济宁;风筝之都——潍坊;牡丹之乡——荷泽;走遍四海,还是威海;阳光海岸,生态日照;奥运扬帆胜地,海滨旅游天堂——青岛……魅力山东欢迎你!”安徽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请你也仿此不安徽的主要“魅力”介绍出来。(4条即可)(6分)
19.根据下面文字,用两句话揭示这种现象的实质。(5分)
网络流行词语中,“被”一词曾一度走红网络。“被就业”、“被增长”、“被全勤”……网友戏言,我们已进入“被时代”。
“被时代”里,有人被“××”,就一定有人在对别人施以“××”。一方的权利得不到主张,被肆意侵犯,必定会有一方在压制别人享有权利,在侵犯别人的权利。比如“被全勤”,员工带薪休假的权利被无情剥夺了,而剥夺他们这种权利的,正是强势的单位、企业、工厂。再如“被就业”的大学生,他们在自己毫不知情,工作毫无着落的情况下“被就业”,正是学校方面弄虚作假,权力失范的结果。
“被××”实质上描述的是                 ,                      。
20.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争占食物,两种公鸡打了起来,其中一只把另一只打跑了。那只被打败的只好躲进有遮盖的地方,那只打胜的却飞到高墙上大喊大叫。这时一只鹰猛飞过来,将他抓了去。这以后,那只被打败的公鸡平平安安地占有了那些食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color=]2014届高三冲刺高考模拟卷(五)

[color=]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C  (“指向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在原文这是指传统意义的乡愁,而不是所有的乡愁)
2.D (文章结尾并没有“辩证分析了两种意义上的乡愁之间的区别”)
3.C (A原文表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不是“现代人”;B认为乡愁“产生于一种空间上的距离”不能全面,还有一种心理上距离;D原文表述中还有限定性词语“不能简单地”)
4.B (解释为“因为”)
5.B(A代词,他/助词,宾语前置作用;B用作介词,相当于“于”;C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D连词,况且/副词,将要)
6.C(“与当时权贵章惇不和”不符合文意)
7.(1)他喜欢写诗,自己说是学的黄庭坚,至于其高超处,有人说甚至超过了黄庭坚,但是他只要稍微一不中意,就把诗稿烧掉,因此他的诗稿今天保留下来的只有十分之一。(补全省略主语1分,“或”“小”“才”“十一”各1分)
(2)公卿不拜见士,从古以来的风尚就如此,可是竟特别出现在今天而且是对于我本人,这种荣幸有什么比它更大呢?我生性愚昧虽然不足以列于士,但是应该追随君侯之后,顺目前的风气以成章公之 名。(“下”“尚”“孰”“齿士”“以”各1分)

[color=]参考译文:

陈师道字履常,又字无己,彭城人。他少年时期即勤奋好学,苦练意志,十六岁时,早已经以文章拜见当时的文章泰斗曾巩,曾巩一看到他的文章就惊奇,称赞他将以文章著名,当时的人都还没有一个人了解他。曾巩于是留着陈师道,让他在他的门下读书。宋神宗熙宁(1068~1077)中,王安石的经学盛行,陈师道内心对他的说法不以为然,遂决心不做官。曾巩掌管五朝史事,有权能够自己选择僚属,(就推荐陈师道),朝廷以陈师道是一个普通平民感到为难。哲宗元祐初年(1086),苏轼、傅尧俞、孙觉都向朝廷推荐陈师道的文章和德行,他被起用为徐州教授,又因梁焘的推荐,担任了太学博士。可是谏官却劾奏他在徐州做官时经常越州界去南京见苏轼,这样他又被改任教授颍州。谏官又弹劾他做官不是由科第晋升,因而他被罢官回家。后又调他为彭泽令,他拒不赴任。陈师道的家素来贫困,有时整天不炊爨,他的妻子因此怒形于色,但是陈师道却毫不忧虑,很久以后,朝廷又召他为秘书省正字。但不久他就逝世,死时年四十九岁,他的朋友邹浩为他出钱买棺材安葬。
陈师道高尚正直有节操,能够安贫乐道。他对各种经书都有研究,尤以对《诗经》、《礼经》的研究深刻。他写的文章精美深刻典雅玄妙。他喜欢写诗,自己说是学的黄庭坚,至于其高超处,有人说甚至超过了黄庭坚,但是他只要稍微一不中意,就把诗稿烧掉,因此他的诗稿今天保留下来的只有十分之一。世界上的人只晓得喜欢诵读陈师道的诗和文章,至于他的深奥的学问和高尚的品行,有的人甚至是听都没有听到过。陈师道曾经为黄楼刻铭,曾子固认为它的古奥典雅像秦朝的石刻。
起初,陈师道到京师游学一年多,却从未进过贵人的门。傅尧俞想认识他,先问秦观,秦观说:“这个人不是手里拿着门帖,低着头和颜悦色,等候在公卿门外的那种人,他大概是很难以招致的。”傅尧俞说:“招致他可不是我所敢希望的,我想亲自去见他,就是怕他不愿意和我相见。你能不能把我介绍给陈君呢?”傅尧俞知道陈师道很穷,就揣着黄金想作为馈赠,等到他到了陈师道的住处,听到了他的谈论,就更加敬畏不敢拿出来了。章惇在枢密府,将把陈师道推荐给朝廷,也托付秦观为他延请致意。陈师道在回给秦观的信中说“:蒙你屈辱写给我信,信中告诉我章公不惜降屈自己的年龄和资德,以礼招致我,像我这样的不才何以能得到这种殊荣,难道是君侯曾欺骗他吗?公卿不拜见士,这是从古以来就如此,可是竟特别出现在今天而且是对于我本人,这种荣幸有什么比它更大呢?我生性愚昧虽然不足以列于士,但是应该追随君侯之后,顺目前的风气以成章公之名。可是先王的制度,士不经过王命召见为臣,王公就不能见他,这已经成了一种礼制,而它的弊病就是使得有的人一定会想办法推荐自己。所以先王从这个制度的制订一开始就谨为之防备,而作为士子的人则必须世世代代忠实地遵守。师道对于章公,就先王之礼来说,有贵贱的嫌疑,而就自己推荐自己来说又不是平生的旧交,章公虽然可以见,可是礼能够去掉吗?况且章公招见我,大概认为我能遵守区区的礼节,假如我愚昧地冒犯法制和礼义,听到命令就奔走于公卿之门,那就失掉了所以能够召见的品质,章公对我又有什么可取的呢?但虽然这样,却还有一个机会在这里,那就是庆幸章公以后功成身退,头戴幅巾东归,那时 师道当骑款段马,乘下泽车,候章公于东门之外,时间那还不算是太晚。”等到章惇做了宰相,章惇又向陈师道致意想推荐他,可是陈师道始终没有去。陈师道在颍州做官时,苏轼是颍州的知州,对他特别照顾,让他独坐一席,想要他参加门弟子的行列,陈师道却写诗表明他的意愿,诗中有“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之句,他的自我要求就是这样严谨。
陈师道与赵挺之的女婿是朋友,他素来厌恶赵挺之的为人,恰逢他参加一次郊祀典礼,这一天天气非常冷,他由于家里太穷,穿的衣服没有棉絮,他的妻子就跑到赵挺之的家里去借,借来以后,陈师道问是从什么地方借来的,当他得知是从赵挺之家里借的,就非常生气,坚决拒绝不肯穿,他竟因此得了寒病去世。
8.“身留”是出于被迫,无可奈何;(1分)“心留”是乐意羁留。(1分)词人途中遇雪,不能继续前行,当然不是“心留”,点明了当时的具体状况;(1分)词人在这里采用问答的方式回避正面回答,让白鹤继续发问,引出下面对旧友的怀念之情。(1分)
9.作者的心情是通过白鸥表达出来的,但白鸥不是他的化身,从“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可以看出,白鸥并不理解作者的心情。(2分)而梅花有着傲雪的精神,能在这里陪伴“我”。从“有梅花,似我愁”可以看出梅花的精神和“我”的接近。因此,梅花是作者的化身。(2分)。
10.甲: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乙:入则无法家拂士  驰椒丘且焉止息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愿陛下矜悯愚诚  安能行叹复坐愁 衡阳雁去无留意
11.【答案】揭示出威尼斯在马可波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尼斯的魅力,让他即使身在东方也念念不忘;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相互之间存在的吸引力;自然引出下文中国人在威尼斯游玩的情景;增强了散文的历史文化气息。(答出三点可得满分)
12.【答案】①写玻璃店主人,是为了表现威尼斯商人的谦逊、诚实和文雅(“喜欢中国文化”),对写面具商人起到了补充作用;②写“门在那里”的老年店主人,是为了表现威尼斯商人的“固执”、不灵活和对艺术的尊重特点,对写面具商人起到了印证和强化作用。(每一点2分)
13.【答案】(1)用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商人的奸诈与“我”见到的很多威尼斯商人的本分、老实、文雅作对比,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或以莎剧中商人的奸诈做引子,为写“我”见到的本分、老实、文雅的威尼斯商人做铺垫)
(2)文章选取了玻璃店主人、假面店主人和另一老年店主人三个典型事例(“点”),(1分)表现了威尼斯商人本分、老实、文雅和“不是在博取钱财,而是在固守一种生态”的整体特征,(1分)继而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欧洲生活的平和、厚重、恬淡”的特征(“面”)。(1分)“点”与“面”的结合,给读者以既鲜明深刻又全面整体的印象。(1分)
14.【答案示例】
观点一:我认为威尼斯商人懂得经营之道。(2分)诚信是经商之本,也是商人最重要的商业人格;同时,商人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品位,即人们常说的“儒商”。(2分)文中的威尼斯商人做到了货真价实,口无二价,童叟无欺,生熟客人一视同仁,不因“我”是“外国佬”就“宰客”;而且他们有着较高的文化造诣。(2分)这些难能可贵的商业品质,正是懂得经商理念的表现。(1分)
观点二:我认为威尼斯商人不懂得经营之道。(2分)热情、周到、微笑服务,是现代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理念元素。顾客就是上帝,是商人的衣食父母,对待顾客如果态度冷淡,言语生硬,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3分)经商是要讲究利润的,客人被吓跑,有何利润可言?薄利多销也是经商原则之一。(1分)以上两条经商原则,文中的威尼斯商人均未做到,即使货再真价再实,也不会有多少业务可做,难怪其生意出现“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的“悲剧”局面。(1分)
15.B (A“剑”改为“箭”;C“纹”改为“文”;D“刃”改为“仞”。)
16.A(应为“危言耸听”。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坏事。)
17.C(A 在“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前加“使”。B 句式杂糅。“发生的主要原因”或“诱发的”去掉一个。D “以”含主动色彩,与“被”连用不合逻辑。可改“以”为“因”。)
18.答案示例:包公故里——合肥(或“科教之城”);中国铜都——铜陵;淮畔明珠——蚌埠;黄梅之乡——安庆;天下佛国——九华山……多彩安徽欢迎你!(四个地点每个1分,总结性话语1分,语言精彩1分)
19.“被××”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一种弱势的权利受强势的权力任意玩弄的被动状态。(意思对即可)
20.答案示例:①心中有个希望 ②笑容就会清爽 ③梦想就会绵长 ④友谊就会远航
21.立意参考:这故事说明,傲慢给人带来危害,谦卑给人恩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 06: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