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5 21: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考试日期: 2014年1月18日上午)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大致可分为以礼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和以仁为基础的德性原则这两个层面。在孔子仁体礼用的儒学体系中,“仁”为人格完成的德性理想,“礼”则为涵养德性的伦理秩序,二者构成了一个君子型的伦理道德体系。儒学这一寓仁于礼的伦理体系,自始即难免其人文性和宗法性的内在紧张,它表现为仁学之人道原则与礼律之尊卑秩序的冲突。先秦儒学之人道与反人道的张力,贯穿于其后两千年儒学发展史中。随着汉后儒学的制度化和意识形态化,儒家礼教的宗法封建性伦理得以强化,逐渐演变为以三纲五伦为主轴的威权主义的封建伦理,儒家仁学之人文性的君子理想和礼教之封建性的臣民伦理的紧张亦更趋深化。宋明理学进而将礼教的尊卑等级秩序神圣化,其“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原则,集中彰显了理学之反人道的本质。至此,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道原则遂为反人道的“吃人的礼教”所扼杀。   晚清以来,以儒学为典范的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深陷危机。儒学文化所...

   
内容已隐藏,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

               
验证码 

  

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

【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修改成公众号设置的关键词】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1 03: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