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8|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云南2014届高考语文适应性月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30 21: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云南201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由于皇室宫延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不只是张旭的狂草,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宣和书谱》说贺知章“草隶佳处,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的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摘编自李泽厚《盛唐之音》)
【注】大令: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因曾做过州主薄、秘书郎、长史,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所以时人称其为“大令”。
1.下列关于唐代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下,初唐书法的风度体貌焕然一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
B.初唐书法家追求书法的造型美,涌现出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等代表作品。
C.冯、虞、褚、陆的书法作品,具有轻盈华美、婀娜多姿、娟婵春媚、云雾轻笼、高谢风尘、精神洒落的特点。
D.孙过庭把书法当作抒情达性的手段理论的提出,是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即将到来的征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虽然王羲之的真实面目和兰亭之真伪仍可作进一步探究,但从兰亭在初唐受到热烈追捧看,似有更多的理由把兰亭作为初唐没学风貌的造型代表。
B.孙过庭的《书谱》以历史变化的观点强调了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同时他也肯定了初唐的某些书法传统。
C.孙过庭在理论上将书法提到了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即所谓“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D.“草圣”张旭与“诗仙”李白齐名,与他们的作品中同样痛快淋漓地倾注了悲欢感情,无所拘束却又合乎规矩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和书法是起源最早、发展历程最长的艺术门类,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理所当然成为了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B.初唐与盛唐书法的不同表现在:初唐讲求造型美,兰亭摹本盛行;盛唐强调书法的抒情特点,“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
C.同为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诗与唐代书法的发展相似之处不少,
比如同在初唐展现新姿态,盛唐时都突出抒情特征,都有其代表人物等。
D.张旭、怀索、贺知章的书法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都是创造的、浪漫的、天才的,都具有表现性、抒情性和情感的流动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祖嗣,蕃汉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子太师。父公政,历职至平塞军使,累赠太傅。福便弓马,少事后唐武皇,累补军职,充承天军都监。庄宗嗣位,尝谓左右曰:“我本蕃人,以羊马为活业。彼康福者,体貌丰厚,宜领财货,可令总辖马牧。”由是署为马坊使,大有蕃息。及明宗为乱兵所迫,将离魏县,会福牧小坊马数千匹于相州,乃驱而归。明宗即住,授飞龙使,俄转磁州刺史,充襄州兵马都监。
福善诸蕃语,明宗视政之暇,每召入便殿,谘访时之利病,福即以蕃语奏之。框密使重诲恶焉,常面戒之曰:“康福但乱奏事,有日斩之!”福惧。会灵武兵马留后韩浔,以人情不协,虑为所图,上表请帅,制加福光禄大夫、检校司空,行凉州刺史,充朔方、河西等军节度。福之是拜,盖重诲嫉而出之。福泣而辞之,明宗曰:“朕遣兵援助,勿过忧也。”因令将军牛知柔领兵送赴镇。行次青岗峡,会大雪,令人登山望之,见川下烟火,吐蕃数千帐在焉,寇不之觉,因分军三道以掩之。蕃众大骇,弃帐幕而走,杀之殆尽,获玉璞、牛马甚多。到镇岁余,西戎皆款附,改赐福耀忠匡定保节功臣,累加官爵。
福镇灵武凡三岁,每岁大稔,仓储盈羡,有马千驷,因为人所谮。安重诲奏曰:“累据使臣所言,康福大有宝货,必负朝廷。”明宗密遣人谓曰:“朕何负于卿,而有异心耶!”福奏曰:“臣受国重恩,有死无贰,岂愿负于圣人,此必谗人之言也。”因表乞入觐,不允。及再上章,随而赴阙,移授彰义军节度使。清泰中,移镇秦州,加特进、开国侯,充西面都部署。天福七年秋,卒于京师,年五十八。赠太师,谥曰武安。(节选自《旧五代史卷九十一·列传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宜领财货           领:管理        B.康福但乱奏事       但:只要
C.西戎皆款附         款:缴纳钱财     D.每岁大稔           稔:丰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福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3分)
①少事后唐武皇,累补军职   ②明宗即位,授飞龙使  ③谘访时之利病    ④臣受国重恩
⑤到镇岁余,西戎皆款附    ⑥移镇秦州,加特进、开国候,充西面都部署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康福家世代为本州军校。他出身官贵人家,擅长骑马射箭,在他年轻时就追随后唐武皇,曾经多次补任军职,充任承天军都监。
B.康福得到明宗的信任的起因是在他担任马坊使时在相州饲养几千匹小坊马,当后唐明宗被乱兵所逼迫流亡逃难时,他驱赶着这些马跟随明宗而去。
C.康福擅长诸蕃语言,用蕃语奏对明宗的谘访,遭到当朝重臣安重诲的嫉恨,最终被安排出京到灵武。行至青岗峡他突袭吐蕃军成功,并在灵武建立业绩,得到加官。
D.康福镇守灵武三年,政绩卓著,因此受到大家的称赞。但安重诲却陷害他要造反,明宗也担心他谋反。
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见川下烟火,吐蕃数千帐在焉,寇不之觉,因分军三道以掩之。(5分)
(2)因表乞入觐,不允。及再上章,随而赴阙,移授彰义军节度使。(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韩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 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 不见人烟空见花。
8.请对首句中的两个“自”字进行赏析。(6分)
9.“不见人烟空见花”用了对比反衬手法,请分析其在诗句中的具体表现和表达效果。(5分)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       。(《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飞鸟相与还。      ,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那年,那猴   柳边河
秋收过后,生产队会计稀里哗啦拨弄算珠,根据每一个社员家庭的人口、出工和分配的多少得出哪家该进钱哪家访补钱,准备开分红会。每年此时,段二爷和他的母亲总会有盼头。他和他的母亲,都是能出工的劳力。
段二爷其买并不姓段,也并不是能够称得上“爷”的老头。他叫佟寿,虚岁二十的年轻壮小伙。为何叫段二爷,都是那回看猴戏看出来的。耍猴戏的人姓段,叫段二爷,身材瘦瘦的,佟寿和他差不多。那年秋收后耍猴戏的段二爷牵着一只可爱的小猴来到小村庄里耍猴戏。吃完晚饭老老少少早早地来到生产队的晒谷场上围坐上了。佟寿家离晒谷场近,自然就来得早坐在最前面。耍猴戏的段二爷牵着戴了官帽穿着官服的小猴提着个小锣咣咣咣的绕场一周就算开场了。猴戏耍得精彩就不必说了,精神文化干渴了的乡民们遇到这样开心的事自然陶醉。大家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不知那耍猴戏的段二爷变了个什么戏法,把坐在前排的佟寿变成了他自己的模样,那小猴把佟寿当作段二爷在他身上又抓又抚,弄得佟寿不知所措,头发被抓得乱莲蓬的。身边的人明明看着坐的是佟寿,怎么会成了段二爷,都感到不解。从此,佟寿就没有哪一个叫他佟寿,不管大人小孩都叫他“段二爷”了。
分红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进钱的人家不必说,补钱的人家就得一五一十地把钱拿出来,补给那些劳动日挣得多的。可钱从哪里来,那时候是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要想把什么变一分钱是没有什么可变的,唯独自留地里种点辣椒或其他的经济作物,秋后按国家牌价卖给供销社才能变出点钱来,所以每到要分红的时候该补钱的人是愁上眉头。
有的进钱人家与补钱人家相互谈好,答应喊着,等哪时有了哪时给。段二爷没有找哪一家喊,自己的劳力,癞子头上的虱子——跑不脱。他想到的是进现钱,好实现他的愿望。
分红会上,各自揣着的心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像灯火苗一样摆动,跳跃,或被灯蛾扑打得东倒西歪。桌上摆着一匝钞票。段二爷看着那匝钞票逐渐地矮下去,完全消失了,会计还没有叫到他的名字,他全身冰凉。
会计终于叫到他的名字,宣布他应进一百三十元,比去年多了十五元。尽管多了十五元,段二爷心里高兴不起来,当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会计接着念了下一个人的名字。
下一个是佟金银,生产队长,是段二爷亲幺爸,人多劳力少,应补一百五十元。
佟金银当场把二十元现钞搭在桌子上交给了出纳,剩余一百三十元。他望了望段二爷,大声地喊,段二爷,喊到哈,过几天给你。
说话算话哟,幺爸。段二爷只得应承了一句。你放心,男儿汉大丈夫。佟金银拍着胸膛慷慨答道。
腊月说到就到,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忙。段二爷分红该进的钱还没有到手。心里着急,亲自登门要账。佟金银满口答应,行,没问题,等会赶场就给你找来。你放心,好侄儿,下午我亲自给你送来。下午六点钟了,段二爷还不见幺爸拿钱来。一下午他都死盯着佟金银赶场回家的路,眼都望穿了。天色渐渐朦胧起来,他终于看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朝这边晃动。那影子他很熟,不错,是佟幺爸,喝醉了酒,一路乱七八糟地唱着京戏:咣扯咣扯咣……
段二爷心急火燎,不等他咣过来就扑了上去。佟幺爸一把抱住段二爷,好侄儿,我晓得,我晓得,然后用醉气熏熏的嘴对着段二爷的耳朵耳语了几句,段二爷还没愣过神来,佟幺爸用京腔大笑着大摇大摆地走开了。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了,段二爷的钱还是一分没得,别人家热热闹闹,自己家里冷屁熏烟,再也按捺不住怒火中烧,再次登门催帐。这次段二爷是麻了脸,甚至是开黄腔不认亲了。佟金银,你跟老子拿钱不,不拿老子今天跟你拼了。
佟金银看到一个晚辈指名道姓骂到自己脸上来,又是堂堂的一队之长,顿觉不光彩,恼羞成怒,站出来指着段二爷一阵骂,腊时腊月的你吼哪样?老子又不是说不拿,你那点老子拿不起是不是,老子少喝两杯……
邻居七八个男劳力汉上前各自劝说才算把火扑灭。
年三十,佟幺爸为了表示歉意,置办了年饭把段二爷母子俩请到家里来一起吃年饭。佟幺爸一阵甜言蜜语劝下三杯酒,然后又亲情加感情滔滔不绝,乖侄儿,幺爸实在是对不起你,今年幺爸确有难处……摆了摆头,叹一口气,举杯同段二爷又连干了两杯接着说,明年,明年补偿你,让你工分挣得更多,幺爸说话算话,绝对不骗你……又是两杯下肚,段二爷不胜酒力,有些黄黄昏昏的了。佟幺爸接着话茬把他的意思讲完,明年佟石川家饲养耕牛到期了,我把它转让给你,一年多挣三百多个劳动日呢。你想想,三百多个劳动日一年多收入几十块啦……
段二爷懵懵懂懂地听着,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梦乡。等他一觉醒来,已是家家户户桃符更新,噼里啪啦燃放鞭炮贺新春。段二爷被鞭炮声震醒,模糊中仿佛又看到那只猴在他身上抓捞…(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那年,土地是生产队的,社员听从生产队的安排出工、出劳力。秋收以后,生产队根据每一个社员家庭的人口、出工算出哪家该进钱哪家该补钱。
B.“分红会上,各自揣着的心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像灯火苗一样摆动,跳跃,或被灯蛾扑打得东倒西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分红会上社员的心情喻为摆动跳跃的灯火苗和东倒西歪的灯蛾。
C.“佟金银当场把二十元现钞搭在桌子上交给了出纳”,“当场”,表现的不是佟金银的爽快,可以看出他应该早有打算:补上20元,剩余130元喊上憨厚老实的段二爷,慢慢再说。
D.年三十,段二爷喝醉了酒,一觉醒来,已是家家户户桃符更新,噼里啪啦燃放鞭炮贺新春之时。这一情节设计,意在表明段二爷的新生活即将开始了。
E.小说中,佟寿被耍猴的段二爷耍了,被亲幺爸佟金银哄骗了,从“段二爷”到“好侄儿”“乖侄儿”,称呼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能说会道的佟金银是如何利用亲情哄骗段二爷的。
(2)小说中的佟金银是什么形象?请简要概括。(6分)
(3)小说叙写“可钱从哪里来,那时候是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秋后按国家牌价卖给供销社才能变出点钱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主要内容是围绕秋收分红展开的,却花了不少笔墨交代“段二爷”名字的由来。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1915年9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长沙板仓人,1903年留学日本,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成为近代以来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年轻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1917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在一师期间,毛泽东总共花了160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上面。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这更加深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18年,毛泽东从长沙一师毕业,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节选自金冲《毛泽东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毛泽东也看重立志,但他反对对前人中有成就者进行简单的模仿,他认为,应当首先寻找真理,并将其与社会需求相联系,才是真正的立志。
B.毛泽东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学习,所以他要求好友萧子升阅读古代经、史、子、集著作,并开列了推荐书目77种。
C.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是湘士学风的全部特征,这一风气催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泽东自然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D.毛泽东在校期间分别与萧子升和蔡和森进行过“游学”,这两次“游学”经历养成了他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
E.本文选取毛泽东在长沙一师时的学习生活材料,围绕“修学储能”这个中心,表观了一代伟人在青年时代就展现出的卓尔不群的素质。
(2)长沙一师的老师们给了毛泽东哪些方面的影响?请简要分析。(6分)
(3)从三、四两段看,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是如何对待学习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4)长沙一师五年的师范生生涯,为毛泽东后来投身社会革命储备了哪些能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欧冠资格赛附加赛次回合打响,阿森纳主场迎战费内巴切,其后防中坚科斯切尔尼因伤只能作壁上观。
B.近日,经济学界爆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中国经济学家复剑辉经过20年研究,破译出了经济和金融规律运行的自然密码。
C.湖南靖州发生的特大火灾已造成248户村民房屋被毁,相关部门应对此事件进行会面调查,务求釜底抽薪,避免悲剧重演。
D.拥有众多高管明星合影的气功“大师”王林,涉嫌非法持有枪支被芦溪警方立案调查。对于王林被调查的原因,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杭州的持续高温让众多市民涌入地铁站纳凉,许多市民席地而坐,还有市民携带婴幼儿席地而卧。相关部门应提供更多的纳凉场所,以供市民避暑之便。
B.这篇文章对我深有感触,懂得让步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仅不吃亏,反而让你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C.中国游客在埃及古庙一处文物上刻画“××到此一游”的照片曝光后,国内掀起了“拒绝旅游陋习,倡导文明旅游”活动的热潮。
D.近日,荷兰北部埃曼市野兽公园里的112只狒狒背对游客集体静坐绝食,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UFO导致的,是无稽之谈。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科学研究表明,       ,       。       ,       ,       。       ,强身且做不到,又何谈强国?
①在一些大城市,人们不得不压抑户外健身的热情②整个民族的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下滑③人们不呼吸新鲜空气几分钟都难以存活④中小学甚至开始削减长跑等户外体育运动课程和考试项目⑤由于空气质量的恶化⑥人们不吃饭可以活7到20天,不喝水可以活3到7天
A.⑤①④②⑥③    B.②①⑥③⑤④  C.⑤②①④⑥③  D.⑥③⑤①④②
16.阅读下面材料,找出文段观点句,并概括支撑观点的理由。(5分)
连续不断的降雨让很多市民认为今年的降水应该比去年多,而实际上昆明市区局部地区、单点性的降雨比较多,周边地区的降雨却不多,今年1月到8月昆明降水量为400毫米,比去年同期降水量少了167毫米。截至8月14日,主城供水水源“七库一站”蓄水15880万方,比去年同期增加2741万方。按照现有各水厍蓄水情况,主城区水库的蓄水量已具备恢复城市正常供水条件,但前几年云南都是大旱,今年的蓄水量和历史同期相比也是较少的。城市人口增多,企业产能增加等因素也考验着各水库的供水能力。所以用水形势非常严峻,大家需要节约用水。
观点句:            
理由:         
17.按照要求,把下面三句话改写成一个长句,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①《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呐喊》中。②鲁迅是短篇小说集《呐喊》的作者。③《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1)以“《狂人日记》”为主语:         
(2)以“鲁迅”为主语: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有一个作曲家叫乔浩格什温,他从来没有写过交响曲,而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指挥家却对他十分赏识,邀请他为交响乐团写一部交响曲,但是,固执的格什温声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不肯从命。这位指挥家竟然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二十天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蓝色狂想曲》。格什温看到广告,大惊失色,质问指挥家为何令他出丑,指挥家微笑着说:反正,全城人都知道了,你看着办吧。格什温没办法,只好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硬是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作品。谁知首场演出竟大获成功。格什温的名气也迅速传遍美国,从此成为世界级作曲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lor=]云南201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1.(3分)C   【解析】“具有轻盈华美、婀娜多姿、娟婵春媚、云雾轻笼、高谢风尘、精神洒落的特点”将总分关系误为了并列关系。
2.(3分)C   【解析】偷换概念,不是将“书法”,而是将“这一点”即书法作为抒情达性手段这个艺术特征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高度。
3.(3分)A   【解析】“最早”“最长”于文无据,且“起源最早、发展历程最长”不是两者成为“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的原因,强加因果。
4.(3分)C   【解析】款,诚也。《广雅·释诂一》:真诚;诚恳。
5.(3分)A   【解析】①②③⑥均是朝廷对康福的提拔和器重;④是康福辩解自己没有异心的理由,不是受器重的表现;⑤则是康福镇守灵武的业绩。
6.(3分)D   【解析】“因此受到大家的称赞”和原文“因为人所谮”理解相反。
7.(10分)译文:
(1)(5分)看见下面的平川上有烟火,原来是吐蕃军队数千个营帐在那里,敌人没有察觉到他们,于是康福分军三路袭击他们。(“焉”、“不之觉”、“掩”各1分,整句正确通顺2分)
(2)(5分)于是上表请求入朝觐见,明宗不允许。等到他第二次上表请求后,随即入朝,朝廷改任他为彰义军节度使。(“因”、“表”、“移”各1 分,整句正确通顺2分)
8.(6分)①用两个“自”字来描写潺湲之水和西斜之日,营造了当地的一切都是自生自灭,与人无涉,村落皆空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泉州军暴行的愤慨之情。②两个“自”字连用,强化了对村落荒废的描写,突出了诗人感情的抒发。③两个“自”字造成音韵上的回环反复,表现了诗人情感的悲痛低迴。④与尾句的“空”字相呼应,共同营造了遭受洗劫后的村落的荒凉景象。(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技法简述1分,表达效果2分)
9.(5分)①诗中一“见”一“不见”,相互衬托,把“千村万落如寒食”的荒凉破败的惨象展现在人们眼前。②以乐景衬哀情,鲜花盛开反衬出不见人烟的的怅惘、感伤之情。③将眼前的有花而无人烟的景象与想象中过去人烟与鲜花共存的和谐景象对比,突出了眼见的荒凉与心中的悲伤。(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意思对即可)
10.(每空1分,共6分)
(1)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2)山气日夕佳    此中有真意
(3)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11.(25分)
(1)(5分)EC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解析】A项“生产队根据每一个社员家庭的人口、出工算出哪家该进钱哪家该补钱”不完全对,应为“生产队根据每一个社员家庭的人口、出工和分配的多少得出哪家该进钱哪家该补钱”,“分配的多少”漏了。B项将分红会上社员的心情喻为摆动跳跃的灯火苗对,喻为东倒西歪的灯蛾不对。D项“这一情节设计,意在表明段二爷的新生活即将开始了”不对,年初一除旧迎新的喜庆氛围反衬段二爷的悲凉,如猴般被戏耍了,一年的辛苦没了。
(2)(6分)①生产队长,私心重,利用职权为自己办事;②有心计,能说会道,哄骗老实人;③贪杯,要面子。(每点2分)
(3)(6分)①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那特殊的年月——那年,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突出分红对各家的重要性;②交代小说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丰富人物形象;③为分红风波——佟金银和段二爷的冲突作铺垫。佟金银“难”找到钱补段二爷,段二爷只有拿到分红的钱才能实现愿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插叙,将“段二爷”名字的由来穿插在叙事中,使小说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②突出了段二爷的憨厚、善良,丰富了人物性格;③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民如猴般被戏耍,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却什么也没有,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④行文上前后照应,文末“段二爷被鞭炮声震醒,模糊中仿佛又看到那只猴在他身上抓挠……”深化了主题。(答出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
12.(25分)
(1)(5分)EA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解析】C项遗漏了“推崇性理哲学”的信息。B项原文信息是“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并无“要求”意味。D项与“调查研究作风”相关的“游学”不只是“两次”,而且并没有立刻“养成”调查研究作风,文中说的是“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
(2)(6分)①修身方面的谆谆教诲。②做学问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指导。③改造社会方面的释疑解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有批判精神,喜欢质疑问难。②学习重点明确,主次分明。③懂得为学之道,能处理好博与约、中与西、普通与专门的关系。④惜时苦读,持之以恒。⑤认真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打下扎实的学问根基。(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立下了正确的人生志向:心系社会,探求真理。②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广博学习,注重方法。③形成了重视社会实际的思想方法:关心世事,经世致用。④初步养成了调查研究的作风(或获得了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几番游学,深入生活。⑤培养了关心时事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订阅书报,风云在胸。(能就其中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要求有理有据。每个方面的探究2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13.(3分)C  【解析】C釜底抽薪:形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A作壁上观: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不协助任何一方。B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可用于消息惊人。D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有分歧,没有一致看法。
14.(3分)C  【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该去掉“之便”。B项主客颠倒,应为“我对这篇文章”。D项有歧义。
15.(3分)D  【解析】科学研究表明后面接⑥③,④中有表递进关系的词语“甚至”,因此应该在①之后,而⑤是人们减少锻炼的直接原因,因此,这三句的顺序是⑤①④,“强身且做不到”前是一个逗号,只有②能和这句话连接。因此正确顺序是⑥③⑤①④②。
16.(5分)观点句:用水形势非常严峻,大家需要节约用水。
理由:①今年昆明降雨比去年同期少,蓄水量也低于历史同期。
②人口与企业产能增加等因素导致用水增加。
(“观点句”1分,“理由”每点2分)
17.(6分)示例:(1)收录在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或: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2)鲁迅是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收录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狂人日记》的作者。(或:鲁迅是收录了开创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的短篇小说集《呐喊》的作者。)
(每个句子3分。信息完整,组织合理即可。该句不是长单句不得分,句意不畅酌情扣分。)
18.(60分)略

[color=]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康福是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他家世代都是本州的军校。他的祖父康嗣,是蕃汉都知兵马使,最终被追赠为太子太师。他的父亲康公政,先后连续担任官职一直做到平塞军使,最终被追赠为太傅。康福擅长射箭骑马,年轻时追随后唐武皇李克用,多次补任军队职务,担任了承天军都监。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之后,曾经对身边的人说道:“我本来就是蕃人,依靠羊马作为生计。那个康福体型相貌丰满肥厚,适合管理财货,可以让他总管马匹放养的事务。”于是让康福暂任马坊使,繁殖了许多马匹。到了后唐明宗被乱兵逼迫,将要离开魏县时,正遇上康福在相州饲养了几千匹小坊马,于是康福就驱赶着这些马跟随明宗而去。明宗即位后,授予康福担任飞龙使,不久康福又转任磁州刺史,充任襄州兵马都监。
康福擅长各种少数民族语言,明宗治理朝政的闲暇时,常常召他进入偏殿,咨询当时朝政的利弊,康福就用蕃语加以奏对。枢密使安重诲嫉恨他,常常当面警告他:“康福你只要敢胡乱奏事,总有一天我会斩了你!”康福十分害怕。恰逢当时灵武的兵马留后韩浔,因为同人相处不融洽,担心被人谋害,就上表后唐朝廷请求派遣主帅,于是,朝廷就命令加封康福为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担任凉州刺史,担任朔方、河西等军节度。康福的这一任命,是因为安重诲嫉恨他,而要把他调离朝廷。康福含泪拜别明宗,明宗对他说:“我会派兵援助你,不要过于忧虑。”明宗于是命令将军牛知柔带兵护送康福前去灵武镇赴任。队伍行军驻扎在青岗峡,正好遇上大雪,康福命人登上山去观望察看,看见下面的平川上有烟火,原来是吐蕃军队数千帐部队在那里,敌军没有觉察到他们,于是康福分军三路袭击他们。吐蕃军队非常惊慌,丢弃帐幕逃走,几乎被杀尽,康福与部下获得很多玉璞、羊马。康福到任之后一年多,西域诸国纷纷诚心地前来归附,后唐朝廷改赐康福为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多次加官进爵。
康福镇守灵武共三年,每年都大丰收,粮仓储蓄充足有余,有四千匹马,于是又被人中伤。安重诲上奏说:“臣经常听使臣说,康福非常富足,必定会背叛朝廷。”明宗秘密派人对康福说:“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但你却居然怀有异心!”康福上奏道:“臣接受国君的重大恩惠,甘愿以死报国绝无二心,怎么敢背叛您,这必定是小人的谗言啊。”于是上表请求让他入朝觐见,明宗不允许。等到他第二次上表请求后,随即入朝,朝廷转任他为彰义军节度使。后唐清泰年间,康福转任镇守秦州,加封为特进、开国侯,充任西面都部署。在后晋天福七年(942年)秋天,康福在京师去世,终年58岁。后晋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谥号武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