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初中三年级] 宜宾县育才中学2011-2012学年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网页版_初三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6 21: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根据原文填空(10分)
⑴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⑵列国周齐秦汉楚,   ,               ;   ,               。(张养浩《山坡羊》)
⑶莫道不消魂,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⑷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⑸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守卫边疆、杀敌为国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⑹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出奇创意地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               。⑺《陈涉世家》中陈涉石破天惊的一声质问最能表现他的反抗精神,这句话是:            !
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写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限感叹的句子是:                 ,                    。                    !
⑼《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⑽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感叹道:“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里化用了杜甫《登高》中的诗句“                     ,               
”,这两句诗也被傅雷在写给儿子的信《傅雷家书两则》中引用过。
(二)选择题(共8分,每题2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刻骨铭心míng      心无旁骛wù      强聒不舍guō      气吞斗牛dǒu
B.弥留之际mí        媚上欺下mèi     黎民百姓lí       一抔黄土póu
C.恼羞成怒nǎo       恪尽职守kè      方枘圆凿ruì      怒不可遏è
D.廓然无累kuò       重蹈覆辙zhé     涕泗横流tìsì     舐犊之情tiǎn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与伦比      山舞银蛇      群居终日      原驰腊象      润如油膏
B.红装素裹      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      温声细语      自知之明
C.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理至易明      曦皇上人
D.言不及义      好行小惠      主一无适      言行相顾      至死不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B.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适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吸引力。
C.我们这些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六一”儿童节,初一年级的同学在学校举行的“告别童年”歌咏比赛中,个个龙腾虎跃。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市围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中心,努力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
B.把原来的八步上栏改成七步后,刘翔夺得了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米栏冠军。
C.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给力”这个词语迅速走红,一时间成为了2010年的网络热词。
D.虽然海豹突击队击毙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但全球的反恐任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三)语言的实际应用(共12分)
6.诗歌赏析(4分,每小题2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以“秋思”为题的《渔家傲》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时的感怀之作,“渔家傲”是词牌名。
B.词的上片重在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点和时间,并以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边塞秋景与中原之不同。
C.词的下片集中抒发边塞将士的愁思,反映出思乡与卫国的矛盾心理。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以互文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D.全词意境悲凉,与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起为宋词婉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请描述一下。
7.名著阅读(2分)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            。他在《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                       的问题。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      、傅敏。
8.综合实践活动(4分,每题2分)
“微笑着面对生活”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一次综合性学习,也许这次活动,已成为难以磨灭的生活印记,成为我们享受生活的一种体验,请根据本次开展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请设计一下本次活动的步骤。
(2)你的一位同学在多次考试中,虽然经过不断努力,但成绩总是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通过本次学习,你打算怎样劝说他?
9.消息阅读(2分)
读下列消息,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周而捷、吴晶晶、白瑞雪)不到10分钟,中国两个无人航天器在近地轨道成功对接;40多年,中国实现了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开展深空探索。
3日1时43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实现自动对接,为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二.阅读(共40分)
(一)阅读《病人》一文,完成10-14题。(共12分)
①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问事时,她表现得很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把那张报纸整整齐齐地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还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被丢下了。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地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0.第①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1.第③段中“起风了”这一句交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2.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4分)
13.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14.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20题。(13分)
①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②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③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④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⑤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⑥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⑦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⑧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⑨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15.请用文章的观点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    
16.阅读文章②—④段,回答问题。(3分)
(1)文章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论点?(1分)
(2)两个事例是否可以删去一个?为什么?(2分)
17.对文章第⑥段画线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能不能逾越障碍,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去努力逾越。
B.我们心里认为有障碍,障碍就存在;只要我们心里认为没有障碍,障碍自然就没有了。
C.有些障碍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
D.人们常常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18.说说文章⑧⑨两段有哪些作用。(2分)
19.下列诗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2分)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涛沙》
20.文章第⑦段说“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我们读过的名著中不少人物的经历都能印证这个观点。请仿照示例,再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名著中人物的事例。(2分) 示例:
《名人传》里提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因耳聋一度进入了创作的低谷。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创作了《命运》等著名的音乐作品,甚至在生命的末日还在创作《欢乐颂》。他不屈不挠地与苦难抗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巨人。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21—26题。(15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        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利尽南海            (        )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
(3)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2分) (            )
A.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 北定中原                      北通巫峡
C. 还于旧都                      曹操比于袁绍
D. 则名微而众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每小题1.5分)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译文: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译文:
24.文中所说的“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具体指是什么事?用原话回答。(2分)
2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话概括【甲】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3分)
答:
26.有人认为后主刘禅愚钝无能,先帝刘备驾崩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取而代之。读完【甲】【乙】两文后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三.作文。下列两题任选一题完成。(50分)
要求: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7.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      而精彩”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微笑、善良等。)
28.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请你以“孝”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color=]宜宾县育才中学2011-2012学年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一)1.
⑴全仗你抬声价
⑵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⑷肠断白蘋洲。
⑸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⑼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  
2D. 3.B  4.A  5.B
(三)  
6.(1)D  (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和战事的紧张。
7.《人间喜剧》,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聪。
8.(1)示例:
一、收集关于“笑对人生”的材料。
二、结合名人事例谈体会。
三、讲诉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并回顾自己是如何面对的。
四、每个人的桌面上贴一条“勇于面对挫折,笑对人生”的座右铭。
(2)示例:别灰心,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胜利者” 。请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在失败中站起。
9.神八与天宫成功对接。
二.(一)《病人》(12分)
10.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她心灵的美好和典雅的气质 。(2分)
11.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2分)
12.四个场景:
①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
②“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
③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
④“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某些人称作精神病人。
13.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言之有理即可)(2分)
14.通过鲜明的对比,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二)
15.答案示例:不放弃努力(每个关键词1分,两个关键词都答到但不简洁扣1分)16.(1) 鲮鱼不吃鲦鱼;罗杰&班尼斯特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
(2)答案示例:不能删去,两个事例构成正反对比论证,更具说服力。(2分。)17.B(2分)
18.内容上: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论证),通俗易懂地证明了不放弃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增强观点的感染力;结构上:篇末点题,强化中心。(意近即可。比喻 ,作用1分;结构作用1分)19.D
20.略。作品、人物1分(写出一个成功人物即可),情节能印证观点1分(写出这个人物的一个失败的经历即可)。
(三)
21.(1)物资。(2)早晚。(3)而且。(4)比喻才能平庸。
22.(2分) C D 
23.(1)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2)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小心,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4.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即可得分,多答扣分。)
25.(3分)
(1)“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
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
政理”)(2分)
(2)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分)
26.(3分)开放性题,结合选文分析诸葛亮性格,得出结论,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示例:不同意这种观点(1分)。从选文看诸葛亮受刘氏父子礼遇,先为先主制定三分天下的大计,后受先主托孤重任,他为蜀汉南征北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忠臣良将他绝不会夺权谋逆。(2分,意思对即可)
三.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11: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