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57533|回复: 0

台积电和ARM:不仅让华为难受,更令英特尔抓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3-30 15: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曾统治处理器市场30年的英特尔帝国,是否仍有能量化险为夷呢?我们只知道,不管战斗的结局如何,或许都将改变整个IT行业。
全文2274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文丨X科技实验室
在手机处理器市场上,高通、苹果、华为、联发科、乃至三星,从来是一副神仙打架的景象。
但在个人电脑处理器的市场,过去30年能称得上巨头的只有一家,英特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在这个一切旧秩序都在崩塌的2020年,两个危险的挑战者站在了英特尔面前。
与曾被他击败的摩托罗拉或AMD不同,这两个新对手不直接销售处理器,但给英特尔造成的威胁,却十分棘手。
自从成立以来,英特尔一直走的是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两手抓的全能模式,这与只做芯片设计的高通、苹果、华为海思或转型后的AMD均不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如今两个对手分别挑战的,也正是英特尔引以为傲的这两把武器。
第一个对手,是在制造上挑战英特尔的台积电。这是一家专司芯片制造的台湾企业,对英特尔的威胁要从摩尔定律说起。
摩尔定律告诉我们: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每两年会翻一番。
所谓“7nm”、“5nm”这些关于制程工艺的表述,指的是晶体管中栅极的宽度,也同时代表着晶体管密度,简单讲,数字越小,密度越高,制造难度越大,处理器性能也就越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提出摩尔定律的戈登 · 摩尔博士,正是英特尔创始人。英特尔也正如他所预言的一样,按部就班地提升芯片性能,一直到2014年,采用14nm工艺的处理器投产后,英特尔开始拉胯了。
2013年英特尔CEO的柯再奇(Krzanich)画过这样一张大饼,英特尔会在2015年开始10nm工艺,2017年进入7nm。可惜,到他离任,这张饼也没做出来。
2019年年底,英特尔真正量产的10nm架构处理器才姗姗来迟。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摩尔定律对英特尔失效了5年,在这5年中,英特尔都没能大幅度提升芯片制造工艺。
同样的5年,台积电却沿着摩尔定律一路狂奔。2014年英特尔量产14nm时,台积电仍在主产20nm芯片,然而逆袭之路就此展开。2016年10nm,2018年7nm,2020年5nm,预计2022年实现3n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尽管制程工艺数字并不能完全与芯片性能画等号,但在2018年7nm实现量产后,业界公认台积电就此成为了工艺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商,今天几乎所有品牌的旗舰手机处理器均由台积电代工完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0年7月27日有消息称,在7nm工艺上进展迟滞的英特尔与台积电达成代工协议,预定了后者18万片芯片产能,并计划在未来让台积电代工其最核心的处理器芯片。
消息传出后,英特尔股价暴跌16.24%,市值蒸发415亿美元。当事双方保持沉默的态度基本确定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制造”这条赛道上,英特尔还能“议和”,而在“芯片设计”这一边,英特尔没有退路。
今年6月的苹果开发者大会,库克宣布将自研基于ARM架构的电脑处理器,来逐步取代目前使用的英特尔处理器。
这则消息中,隐藏着英特尔的第二个敌人,AR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RM是一家提供处理器架构的英国公司,为了解释他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与作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类比。
玩过乐高的朋友会知道,搭一个乐高模型,首先需要若干种“基础块”,然后需要根据说明书上的图纸,按步骤搭出成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把造处理器想象成乐高玩具,那么ARM负责的是设计出了“基础块”的样子,高通、苹果、华为等公司构思出了拼接说明书,最后再由台积电根据图纸把模型拼接起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目前市面上的处理器架构主要分有两大阵营,intel和ARM分别代表着这两大阵营。
英特尔处理器使用的是自家x86架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与ARM并没构成直接竞争关系。双方相对和平的根本原因,在于英特尔的架构基于复杂指令集(CISC),ARM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虽然学术界认为,精简指令集要优于复杂指令集,但科技行业不仅有技术层面,更有商业层面。比如英特尔拥有与微软的所谓WinTel同盟,2010年之前Windows系统,就只支持英特尔的x86架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久而久之,英特尔的复杂指令集统治了个人电脑市场,即使是另一家处理器厂商AMD,用的也是英特尔的x86架构。
不过,ARM的精简指令集毕竟拥有功耗低等优点,ARM借此占领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GPU市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也正因为ARM与英特尔主攻的市场不同,过去十几年,二者一直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但如今,在三个坏消息影响下,这个平衡变得脆弱起来。
第一个坏消息,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苹果转向ARM,逐渐弃用英特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个是2019年年末,微软颇为重视的新品Surface Pro X发布时,竟然搭载的采用ARM架构、与高通合作的处理器芯片。这标志着英特尔曾经的盟友微软,迈出了“背盟弃约”的实质性一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三个是2020年9月,GPU巨头英伟达宣布收购ARM,如果英伟达借此攻入CPU市场,无疑会对英特尔形成又一波冲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个消息综合起来,意味着以苹果微软为代表的大厂,正在基于arm的架构,开始挑战英特尔的最为稳固的个人电脑处理器市场。
而对于在10年前曾错失移动时代的英特尔来说,如果个人电脑市场也失守的话,身后恐怕再无退路。
回顾英特尔5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身经百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无论80年代面对技术与资金均占优的摩托罗拉,还是21世纪初面对挑起价格战的AMD,英特尔均取得了胜利。即使十年前智能手机处理器大战,英特尔也用Atom处理器做出过回击。
如今,新的战役已经打响,曾统治处理器市场30年的英特尔帝国,是否仍有能量化险为夷呢?我们只知道,不管战斗的结局如何,或许都将改变整个IT行业。
也许在未来,某位书写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科技史的作者,会用英特尔的“帝国反击战”作为序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X科技实验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6 16: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