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21066|回复: 0

老司机狂喜!天杀的马赛克,终于能一键去掉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2-14 16:0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21世纪,每个男人都会讨厌两种东西。
一个是立志宠爱天下妇女,主张邻居娇妻我必欺之的隔壁老王。
另一个阻碍人类进步的绊脚石,无处不在的万恶之源马赛克。
PS:文末有去码播放器分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视作男人天敌的马赛克,在诞生的数十年间有无数人尝试各种办法破解它,消除它,最后往往以失败告终。
不过这回不同了,最近一个名叫【Depix】的去码项目在全球最大的男性交友论坛Github走红。
马赛克杀手,隐私窃取怪


Depix上线11天斩获1.32万个星标,引起了大量程序猿的关注。(一般的小项目能拿几十个星标相当不错了)
Depix之所以深受欢迎,全因为它专门针对密码这类隐私性极强的图片进行去码还原,效果十分不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给小伙伴弄张去码前后的对比图,感受一下Depix的强大。
图片中的第一段文字被打上厚重的马赛克,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认出原来的形状。
然后我们使用Depix进行去码,得到了第二段文字。
看上去有些扭曲变形模糊不清,依稀能分辨出每个字母,组成一句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来瞧瞧原图,除了e、t变形比较厉害外,其他字母几乎被完整的重现出来,准确率极高。
在盖上厚重马赛克后依然能还原图片本来的面貌,足见Depix的威力。
现在你们理解程序员们追捧它的原因了吧。


但是Depix走红对我们而言不是件好事。
它效果越是卓越,对普通人越是危险,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窃取隐私的工具。
大家稍微思考一下,我们平时发送图片,如果图片存在部分敏感信息或者你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内容,是不是往往采用打码的方法隐藏它?
像哔哥截图微信时都会帮好友、聊天记录打上马赛克,保护个人隐私。
而Depix强大的去除马赛克功能,令打码瞬间丧失意义,失去了该有的保护作用。
万一被某些心存恶意的人,专门去收集我们分享在网络上的图片,然后集中进行去码处理。
不就能得到联系人、身份证、手机号、名字、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届时我们将处在十分不利的位置,任由他们人肉。
甚至利用这些隐私信息干一些非法勾当,例如网贷、敲诈、勒索、倒卖营销等等。
虽说网上很流行一句话: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在裸奔。
可是当知道有人利用特殊方法,明目张胆获取自己隐私的时候,任谁都会感到脊背发凉,不寒而栗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实小伙伴不必过于担心,在深入体验一会后,哔哥发现Depix功能极其有限。
我们上面看到的理想去码效果,仅对传统马赛克有用,像下图这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遇上被涂鸦后的图片时,发挥不出任何作用。
如下图所示,使用黑色线条涂画图片内的文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后在Python下运行depix的源代码,开始进行去码处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等待15分钟,去码完成。
再打开图片,黑色线条原封不动地黏在文字上,看不出丝毫变化。
结果很显然,Depix压根处理不了涂鸦类型的打码,奈何不了人家分毫。
所以以后小伙伴打码的时候,记得换成涂鸦功能,用纯色涂画需要遮盖的地方,更加安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提醒一下,黄色、绿色、蓝色啥颜色都行,千万使用纯黑色。
因为黑色比较特殊,可以通过把曝光、亮度、阴影、对比度等调到最高,让原本被遮挡掉的内容再次显现出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Depix为啥处理不了被涂鸦过的图片这个问题,哔哥在主页上找到了答案。
作者是如此介绍Depix的工作原理:
该算法利用了线性盒式滤波器分别处理每个块的事实。对于每个块,它将对搜索图像中的所有块进行像素化以检查直接匹配。
对于大多数像素化图像,Depix设法找到单匹配结果。假设这些是正确的。然后,将周围的多匹配块的匹配进行比较,以在几何上与像素化图像中的距离相同的距离进行比较。匹配也被视为正确。重复此过程几次。
正确的块不再具有几何匹配之后,它将直接输出所有正确的块。对于多匹配块,它输出所有匹配的平均值。
哔哥用人话解释一下,四个字总结:拼图游戏。
图片被打码的部分像是一张被拆散的拼图,Depix的任务就是在零散的拼图碎片中,通过算法找到最合适的一块,然后放到正确的位置里。
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拼装出一张完整的拼图为止,达到去码的效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就不难解释,为啥Depix对使用纯色涂鸦后的图片没有效果。

打马赛克好比整容,整容的幅度再大,基本的底子还在,尚有机会通过先进的算法还原。
而涂鸦后的图片,相当于被七八百辆东风大卡车轮番碾过,别说还原,能不能从地上扣一块肉沫立个墓都是难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了,最近网上冒出许多起着一键去马赛克标题的Depix App。
据哔哥所知,作者未开发任何App和软件,仅在github分享了一个开源的项目。

看到这里,小伙伴或许会有一个疑问:马赛克为啥那么难消除?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在手机、电脑上看到的图片,都是由一个个像素点按照特定的顺序、颜色排列组成。
当一张图片打上马赛克后,相当于完全打乱了像素点的颜色、位置,让打码区域化成一片混沌。
在像素细节改变后,我们无法知道原来的像素到底长啥样,自然不可能把图片变成最初的样子。
哪怕是之前被吹得神乎其神的PULSE,也只能通过AI大数据脑补的形式加工图片,达到去码效果。
还有谷歌的超强像素递归方案,利用更先进的插值算法,让马赛克图片变得更高清罢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若想实现真正的去码还原,怕是得等到量子计算机降临那天。
劝大家别费心思找去码软件了,目前不存在任何有效去除马赛克的工具,放弃吧,这颗阻碍人类进步的绊脚石会一直存在。
最后送你们八个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了,顺便给小伙伴分享一个带去码功能的播放器【JavPlaye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9 18: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