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0

开局之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这个代表团的关注焦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3-10 01:5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在开局之年,这个议题被全国代表、委员们高频提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过去的五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3月5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代表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迈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海要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四个放在”,勇担国家战略使命,在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上多作贡献,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多作贡献,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多作贡献。

使命担当,重任在肩。早在两会开始前,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们的走访调研,议案提案也多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

看重基础研究

“我们常说卡脖子问题,卡在了哪里?就是卡在最底层的基础研究。”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郭坤宇关注着基础研究,他提出,基础研究不是工程类项目,很难做出明确的时间进度安排,因此建议基础类研究项目应该设置起始时间,不设置结题时间,但规定基本研究周期,相关预算应设计为总体框架性的预算,不应分得太细,因为在长周期的研究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可预料的科研支出。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则建议启动“原始创新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设立“卓越人才”支持项目,建立以人为主的支持体系,并让优秀的基础研究人员在45至65岁之间仍然能发挥才能,增设基础研究人员固定的人头费。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在过去的一年中,走访江苏、安徽、浙江多地开展调研,他带着一份《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更好发挥长三角科创一体化推进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提案来到了北京,建议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应以大项目为牵引,用具体动作推动实际联合。以联盟成员单位为基础,瞄准应用技术研究,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专项。

人才是核心资源

在3月6日的分组会议中,上海代表团再次围绕“如何做到科技自立自强、引聚全球顶尖人才”展开热议。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代表建议,国家在顶尖大学和一流研究机构试行优秀博士后留学计划,为优秀博士毕业生进入国际顶尖实验室探索一条新路;国家进一步支持和鼓励综合性一流大学,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为培养拔尖的基础教育教师作出更多探索,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李政道讲席教授、研究部主任丁洪早年曾任美国某高校终身教授,但他举家回到中国投身科研。丁洪提出了关于加强吸引高端外籍科技人才来华工作的建议。

“在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必须更加积极参与全球科研人才竞争,创造良好的科研、生活环境,进一步吸引高素质国际科技人才来华工作,不断夯实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在丁洪看来,要为引进人才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和医疗,因此建议为外籍科研人员提供享受一定学费折扣的学额,并探索引导社区提供外籍人员签约家庭医生途径,并将家庭医生涉及费用纳入医保范围。

“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人才总量有限,尤其是高端人才、顶尖人才极度缺乏。”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说。

顾祥林建议,丰富学科专业内涵、强化数理基础训练、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医科、工科人才的数理基础和信息技术基础。推进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倡导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互相渗透,赋能传统学科专业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来源网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1798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05: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