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27|回复: 0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牢牢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0-1 12: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俞建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22 年 9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会议强调,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于我们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意义深远。

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体现,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其呈现形式、历史使命和作用各有不同。新中国成立后,规模宏大的科技创新工程几乎都关联着国民经济重要生产部门和重大技术领域。20 世纪 60 年代初,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部门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最大限度地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全国各行业、广大科研工作者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群策群力,凝聚为强大合力,形成重点攻关的相对优势,以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两弹一星 "、核潜艇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工程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成功。举国体制下完成的这些科技创新工程,不仅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而且缩短了中国在重要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中国的科技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较之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以发挥更大创新效能为目标,将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与市场机制作用协同起来,推进国家治理在科技领域的新变革。新型举国体制不是运动式的发动全员,而是战略性地集中优势力量,以攻克重大项目或完成重要任务为主要目标,在国民经济不同领域取得重点突破。这一体制既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重大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部署的 143 项任务已经全面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十年上升了 22 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排名中均进入了前 10 名。科技重大专项如行星探测任务、探月工程以及 " 海斗一号 "" 奋斗者号 " 等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等取得重大成就。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与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发挥紧密相连。

强化党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

从倡导 " 向科学进军 " 到提出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再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出科学决策,提出符合实际需求和建设能力的科技发展目标,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和善于领导科技工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科技创新全过程。

在战略上凸显科技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远的政治眼光和深邃的历史思维,明确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与世界发展大势相结合,在把握创新之 " 时 " 与发展之 " 势 " 中取得发展新成果。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凸显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要求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贯穿现代化建设始终,准确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期待,把党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科技发展动能和活力,促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强化党对重大科技创新人才的领导。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支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强调 " 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按照创新活动类型,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为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 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党和国家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度,深刻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培养一批专业知识硬、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着眼重大科技风险防范。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仍然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 " 阿喀琉斯之踵 "。新型举国体制更重视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目标,防范科技领域风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发生,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尤为明显,科技领域的风险也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风险的重要来源。在很多科技领域,我国发展弱势和短板效应仍然存在,发展中 " 卡脖子 " 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在重大发展隐患。同时,还要关注科技发展的内生性风险,重视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等的前瞻研判,让科技发展惠及民众。

围绕国家战略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

科技攻关体系的核心要素有很多,一般而言,研究方向、依托平台、人才队伍、需求导向等都是科技攻关体系的构成部分。新型举国体制将科技攻关体系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进行统筹考虑,必然还包括资本要素以及市场相关要素。新型举国体制强调将政府要素、市场要素与社会要素等有机结合、科学统筹,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最大化发挥协同效能,在科技领域体现为围绕国家战略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

以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 " 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应当以科技发展 " 四个面向 " 为引领,做好顶层设计,挖掘开发新技术、把握发展方向、抢抓发展机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为此,要考虑多种要素的协调统合,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协商和执行方面的交流沟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各部门应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

打造全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源头问题着手,寻找全产业链系统关键核心技术的难点与卡点,聚焦产业前沿重大目标,打造全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把握好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自身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领军企业应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此外,应组织各行业中优势企业联合攻关,围绕产业的各个环节开展协同攻关,重点围绕产业平台建设,进行系统设计与统筹部署,推动产学研用结合。

《光明日报》( 2022 年 09 月 30 日 11 版)

[ 责编:孙宗鹤 ]




来源网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678b78e9f093b714ace3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4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