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1|回复: 0

内外交困,“失落”的港交所想通过放宽上市门槛进行突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9-22 15: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记者 | 张熹珑

编辑 |

1

港交所或大幅降低硬科技公司上市门槛一事近日引起热议。9月14日,香港交易所新闻发言人表示,港交所正研究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一个章节,以满足产品商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资需求。

这次改革此前已有蛛丝马迹。今年6月港交所发布的《IPO快讯》中,已提到正在研究为一些尚在产品商业化初始阶段的大型高科技公司拓宽上市门槛,以支持此类公司的集资需求。

“这次改革是对以往政策的延续,进一步放宽对硬科技公司营收和估值方面的要求,以容纳更多的新经济类公司在香港上市。”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不仅可以解决硬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也将提升港交所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港股扩容

近几年来,港交所几次修订《上市规则》,跟上交所、深交所相比,其上市制度更加灵活,例如允许二次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等公司上市等。

2018年的修订被称为港交所“25年来之最大变革”。在原有的主板上市规则之外,新增了18A、8A和19C三个章节,分别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产业公司和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来港上市。

根据港交所数据,目前已有75家新经济公司通过以上修正条款成功上市,包括阿里巴巴、快手和再鼎医药。

今年1月以来,港交所又陆续发布《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和增设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进一步放宽和降低第二上市门槛,拓宽双重主要上市的接纳度。

不少第二上市公司也因此有意向转为双重主要上市,如再鼎医药成为首家由第二上市转为主要上市的公司,阿里巴巴和哔哩哔哩等也宣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双重主要上市。9月15日,腾讯音乐也表示将以介绍形式在港交所第二上市。

SPAC方面,港交所表示目前共收到12份SPAC上市申请。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于3月18日成功上市拔得头筹;Vision Deal HK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于6月10日成为第二家SPAC公司。

据港交所披露,截至6月底,香港交易所已经迎来了98家医疗健康公司的上市,IPO总额接近了2600亿港元,其中共有50家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第18A章节上市,首发共募集资金超过1100亿港币。

《IPO快讯》表示,港交所期待来自“ABCDE”行业的重点发行人代表来港上市:“这类公司往往在技术领域竞争优势显著,拥有庞大私募资本支持且增长潜力巨大。”

“ABCDE”分别指A-人工智能与自动化,B-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C-消费服务与时尚生活,D-数字化转型,E-环境、社会及管治。

在8月港交所半年报中亦透露正研究修订上市规定,以切合专业科技公司的集资需要,并将会在适当时候征询市场意见。

“失落”的港交所

陆续放宽上市标准,跟港交所近年来表现颓势、吸引力日益减弱息息相关。

2021年,港交所全年新上市公司共98家、集资额3314亿港元,低于2020年的154家和4002亿港元。

今年以来表现更是不佳。港交所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为89.37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所录得的新高纪录下跌18%,其中主要业务收入较2021年上半年下跌11%。

报告期内,公司资金的投资亏损净额为3.78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48.36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所录得的新高纪录下跌27%。

与同行比较,成绩也不理想。上半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夺得全球IPO融资规模冠、亚军。上交所凭借68只新股、2543亿港元的IPO数量和筹资额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总量34%,并创同期历史最高;深交所则有81只新股IPO,融资1209亿港元。

而过去曾占有一席之地的港交所,新股募资跌出全球前5名。上半年,港股市场IPO数量为27家,首发募资额19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91%。

“2022年上半年地缘政治、海外货币政策收紧、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交投活跃度。”港交所表示。

内外交困下,港交所股价再创新低。9月14日,港交所盘中一度跌穿300港元,创下2020年6月至今的新低。

除了港股市场成交额不及预期、新股市场明显萎缩,港股结构优化也是港交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按融资规模来看,2022上半年香港IPO公司主要集中在资讯科技业、原材料业、医疗保健业和工业,IPO集资额占比分别为22.4%、21.5%、20.5%和14.9%。

据此前媒体报道,港交所正计划发布新的18C章程,使人工智能、芯片、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公司符合上市条件。港交所最快可能于本月征求公众意见,并计划在年底前敲定该计划。

目前,就两类公司提出具体实行方法,一是公司预商业化,此类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时的市场估值要求将超过20亿美元。二是商业化公司,其收入要求至少为2亿港元至3亿港元(或约2500万美元),而目前上市规则要求至少5亿港元,市场估值要求至少为10亿美元。

此次降低门槛所针对的硬科技公司,正是港交所较缺乏的企业类型。

在2018年之前,金融业和地产建筑业曾占港交所上市企业总市值近一半,腾讯为首的资讯科技业占比不到15%。

近几年来,在宏观经济和疫情冲击层层加码下,香港原有优势金融业和地产业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相反,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新经济,在市场下挫时更具韧性,成为“逆转”经济的重要引擎。

“基于信息和数字技术的高端服务业和高科技制造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前者将很大一部分线下工作转移到了线上完成,或者线上有效补充了线下工作;后者是因为高科技产品的产值和附加值都比较高,较传统产业的损失小一些。”郑磊表示。

借助新经济突围

港交所急需恢复作为全球资本交易中心的地位和活力,而处于蓬勃发展中的新经济或将成为其“逆袭”的关键。

截至今年7月,港交所金融业和地产建筑业的上市企业市值占比分别从2018年初的29%和16%,下降至19%和10%。资讯科技业占比达到26%,翻了将近一番;医疗保健业亦占到6%。

根据Wind数据,上半年我国IPO项目融资中,融资规模较高的为半导体、资本货物、技术硬件与设备、材料、能源及软件与服务六大行业,募资额均在300亿元以上。

其中,半导体、技术硬件与设备IPO项目量分别为14家、28家。此外,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募资额为219亿元,募资项目为23起。

这也正是港交所致力于发展“ABCDE”行业上市的原因,需要突围过去主要依赖金融和地产的困局,多元化发展上市企业结构。

对于港交所来说,大型科技公司无疑是“高绩优股”项目,通过修改完善相关交易规则使更多项目留在港交所是当务之急。

2021年,共有59家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占比超过60%。

而对硬科技公司,科技研发和创新所需资金始终是迈不过去的一个“坎”。

“硬科技公司需要长周期的投入而可能见不到产出和效益,短期内盈利营收能力不强,甚至是没有营收,所以需要更长周期、更多更强的资本市场的扶持。”Co-Found智库秘书长、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创业平台导师张新原告诉记者。

一方面,通过港交所这一面向国际资本的交易市场,硬科技企业可以获得更多资金资源加持;另一方面,更多硬科技项目、前沿科技项目落入港交所,可以带动和提升香港的科技创新发展,使得香港的经济更加多元化。

除了香港本地,港交所“亮绿灯”甚至能进一步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

“大湾区作为当前国内最具科创活力的地区,可以将港交所优质项目储备孕育孵化基地作为发展方向,通过港交所带来更多国际资本的支持,发展符合各地产业方向的硬科技项目。”张新原表示。

上半年,广东地区以379亿元的IPO募资规模位居国内第二,募资家数达到35起。

不过,此次改革能否为港交所“输血”,仍有许多变数。郑磊提到,由于港股完全是市场化的,如果大市场不景气,公司很难进行融资或者估值太低,就会暂时搁置上市,等候市场转暖。

“如果明年股市更差的话,IPO数量照样会很少,但这和港交所无关,这是经济和市场大环境决定的。”郑磊说。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IPO项目家数仅为176起,同期减少90起,环比减少78起;募集金额为2602亿元,同比提升19%,环比下降32%。




来源网址:https://new.qq.com/omn/20220919/20220919A01ELR0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4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