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07431|回复: 0

可口可乐涨价小心翼翼,售价四十年没怎么变,营收下滑少88亿美元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27 10: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文 | AI财经社 刘雪儿 马微冰
编辑 | 陈芳

想涨价又不敢涨价
快乐肥宅水也不能令人快乐了。

近日,可口可乐董事长兼CEO James Quincey在外媒采访中透露,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打算提高产品售价。他并未透露具体涨价产品,在今年一季度的投资者问答上,可口可乐CFO兼执行副总裁 John Murphy倒是为涨价做好了铺垫。

Murphy透露,他们已经对大宗商品的涨价做了充分对冲,预计对2021年影响温和,正在密切关注供应链的上行压力,比如高果糖浆、PET材料、金属和其他包装材料。可口可乐同时预计,到2022年商品价格将上涨,会采取不同规格的包装给消费者提供选择,“让定价与通胀保持一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视觉中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可口可乐的涨价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夏天来了,你却要涨价。”忠粉则继续站队可口可乐,部分网友无所谓,“还是去喝百事可乐吧。”也有网友觉得庆幸,“终于有理由戒掉可口可乐了。”

按理说,成本上升,可口可乐涨价在所难免,然而作为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却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涨,因为饮料市场竞争激烈,涨价就意味着有可能丢失市场份额,薄利多销的路子也就因此走不通。

因此,与全球为涨价铺垫不同,中国区的回应耐人寻味,可口可乐中国相关负责人回复AI财经社称:“关于外媒的报道,我们目前也没有相关信息。”看来,可口可乐的涨价策略还没有统一,并落到实处,中国区是否涨价还是个谜。

也可以说,对涨价一事,可口可乐中国区显得小心谨慎。这不难理解,要知道可口可乐进入中国42年来很少涨价。国盛研报发现,尤其从1990年以来,可口可乐的售价没有明显上涨,1990-2019年的30年间,虽然物价飞涨,但可口可乐产品单价的复合增速只有0.42%。

很多网友还在网上发出直击心灵的疑问,为何可乐几十年不涨价?“我记得我小时候可乐就是1.5元,那时候万元户还很稀缺,我父母的工资只有几十元。”一位80后回忆说,那时喝可乐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父母也只有在他考出好成绩时才会奖励他。没想到到现在,买一瓶可乐还是这个价。

确实,AI财经社发现,在可口可乐京东自营旗舰店里,一箱24瓶300ml的可口可乐碳酸饮料售价33.9元,平均每瓶1.4元;而可口可乐无糖零卡的一箱500ml售价是66.9元,平均每瓶2.8元。

稍微令人有印象的涨价发生在2018年,当时给出的理由是美国对铝加征关税,导致铝价上涨。没想到三年后,罕见的涨价再次袭来。

中国消费品营销专家肖竹青告诉AI财经社,可口可乐生产原浆后,在全世界做分装,在中国合作的是中粮和太古集团,这样能有效控制运营商,通过大量生产和销售来排斥竞争者,“很少有企业拥有可口可乐这种销售规模,所以可口可乐会把涨价压力转移给上游供应链。”

不过,肖竹青认为,可口可乐这次可能会通过减量来变相涨价,或降低销售费用来降低成本,“可口可乐涨价也是阶段性的,未来成本下降时,它也会降价,这样才能通过薄利多销产生规模效应,从而排斥其他竞争对手进入碳酸饮料领域。”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倒显得很乐观,他认为中国市场的表现和整体供应链都比较顺畅,“涨价是基于全球疫情,但中国市场不一定会涨价。”

市场萎缩,巨头两难
实际上,不管是打算涨价的可口可乐,还是尚在观望的百事可乐,这两家可乐巨头目前都颇为尴尬。他们多年不敢涨价,如今小心翼翼地试探,核心原因还是整个碳酸饮料市场地位在发生变化。

从销售额上看,根据Euromonitor统计,2020年碳酸饮料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软饮料细分市场,占据35.2%的份额,超过占26.9%的包装饮用水和占15.5%的果汁饮料,也远高于即饮茶、能量饮料、即饮咖啡、运动饮料、浓缩饮料、亚洲特色饮料等细分类别。

虽然霸主地位不可动摇,但近年来碳酸饮料市场在不断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碳酸饮料在软饮料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16年的36.9%下滑到2020年的35.2%,而其他饮料,特别是包装饮用水、能量饮料却受到市场青睐,市场份额在不断上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视觉中国

中国的情况也不太乐观,2013-2019年,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5%,全国碳酸饮料销量从2014年的1810万吨下降至2018年的1744万吨,直到2019年才恢复增长,2020年国内碳酸饮料产量为1971万吨,增速依然不高。

在碳酸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对竞争对手,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和老二。其中第一名可口可乐占全球软饮料市场14.9%的份额,第二位百事为7.2%,雀巢和达能则分别是2.8%、2.0%。根据Euromonitor统计,2020年全球软饮料销量榜单前十名中,有五个品牌来自可口可乐旗下,分别是可口可乐、雪碧、芬达、健怡可乐、可口可乐零糖,都是碳酸饮料;两个来自百事,其中百事可乐为碳酸饮料。

行业不景气,巨头的业绩也不乐观。可口可乐过去几年的业绩一直不如意,2020年的营收为330.14亿美元,远不及2016年418.63亿美元的水平。这之中,下滑最厉害的是2017年,营收同比下滑13%,2018年再次下挫5%,直到2019年营收才恢复增长,没想到2020年因疫情又“一夜回到解放前”,营收同比下滑11%,净利润下滑13%。

不同于可口可乐全部押宝软饮料,百事倾向走多元化的食品饮料扩张之路,2020年百事的饮料对营收的贡献度为48%,碳酸饮料的受挫也影响了总体的业绩水平。从2016-2020年看,虽然百事的营收增长率和毛利率在上升,但净利润增长率仍然为负增长,总体毛利率也比可口可乐少5个百分点。

为什么碳酸饮料市场会逐渐萎缩?归根结底,还是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

95后兄弟俩徐立和徐欢已经很久不喝碳酸饮料了。过往,家庭聚会上总有雪碧和可乐的身影,后来换成了浓缩果汁和椰奶。他们私下也戒了碳酸饮料,徐立找到了更喜欢的小茗同学绿瓶饮料,徐欢则听说碳酸饮料不健康,为了“不增肥”选择不喝,甚至如今连饮料都不太喝,陪女友时偶尔点一杯奶茶。

包头一家超市老板张百知也察觉到不对劲。他发现由于疫情期间人们收入的减少和社区团购的冲击,他家的饮料销量比去年少了一半,“常见的碳酸饮料小瓶还可以,因为可以冷藏,而2L的大瓶可乐就很难卖。”

碳酸饮料的客群还是很年轻,张百知发现中学生占30%,小孩子占10%,青年占40%,只有20%客群为中年人。开店十年的他很质疑饮料的健康程度,“我发现凡是光顾我店里的爱喝饮料的人,除了体力活重的农民工,其他无论男女,都挺着大肚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着高糖带来的健康恐惧不断发酵,全球甚至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实施“糖税”,于是碳酸饮料厂商们开始争夺无糖市场。2005年,可口可乐上市无糖无热量的零度可乐,配料看上去更健康,口味却相差千里,一度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难喝的饮料”。

拒绝可乐不等于拒绝碳酸饮料,为了满足味蕾需求,许多消费者开始寻找更加健康的碳酸饮料。“凡是带气的都叫碳酸饮料,之前大家可能觉得只有可口可乐带气,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饮料都是带气的。”朱丹蓬解释道,例如,元气森林等打着0糖概念的“后辈们”就抢走了不少份额。

据便利蜂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整体看,无糖类碳酸饮料呈现比较快速的增长态势。“朋克养生”的年轻人对于0糖0脂0卡产品的追求,导致2020年上榜的若干饮料或多或少与之沾边。在便利蜂《2020年度人气100商品榜》中,元气森林苏打水、百事无糖可乐均位列饮料排名前列。

巴黎水太贵,可乐不健康,带有0卡0糖0脂标签的气泡水受到追崇。前瞻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气泡水整体市场规模为15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20亿元。另有数据指出,中国市场2018年气泡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3.9%,远高于普通矿泉水5%的销售额增长率。

变革求新,迫在眉睫
曾经选择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是众多消费者难以抉择的难题,但令两大巨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可乐竟成了被踢出局的那一个。

如同泡面一样,可乐一直被视为垃圾食品。“喝可乐会影响生育,容易导致骨质疏松,使人肥胖。”近几年,关于可乐危害的传闻越来越多,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选择经典口味可乐的人逐渐减少。随着可乐的市场接受度减弱,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开始寻找转型之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视觉中国

可口可乐CEO James Quincey在公司内部多次倡导加快创新,让可口可乐这个碳酸饮料巨头的公司文化,看起来更像一个初创公司。“一旦公司创新的速度跟不上外部变化的速度,那就意味着你输掉了。”可口可乐气泡水业务CMO Javier曾提到。

碳酸饮料是可口可乐的营收贡献主力,在2018年的收入中,碳酸饮料业务收入占比高达66%,扛起半壁江山,而果汁、瓶装水则均贡献了9%的份额。为了摆脱碳酸饮料依赖症,可口可乐先后推出其他系列产品。2021年第一季度,可口可乐中国陆续推出了多款新品,苏打水、果汁饮料、白桃乌龙味汽水、柚子海盐味汽水、冷萃即饮咖啡、柠檬茶饮料等。

除此之外,可口可乐还通过一系列的对外并购来加速调整产品组合,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可口可乐已经完成6起品牌并购事件,Honest Tea有机茶,Topo Chico气泡水、ZICO椰子水、Fairlife牛奶、Costa、MOJO康普茶等品牌皆被收入囊中,可口可乐努力从单一可乐产品转向包括咖啡、果汁、功能饮料、水、增强水、茶等在内的饮料全品类业务。

新品研发这一现象在日本更加明显,据悉可口可乐在日本每年约推出100款新品,每周会推出两款新品,每款产品有6个星期的测试期,以此来确定该产品是否会在更大范围推广。去年,可口可乐还宣布了全新的组织架构和战略举措,将实施“全品类饮料”战略,希望通过丰富的饮料产品组合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获得高速增长。

不同于可口可乐的“去碳酸化”饮料战略,百事可乐则直接跳出饮料行业,涉猎餐饮和休闲食品业务,销售额占比几乎是饮料业务的一倍。

细数百事集团的百年发展史,涉足食品餐饮行业早有迹象。在与可口可乐多年的竞争中,百事早已推出乐事、奇多、多力多滋,美年达、佳得乐、激浪等品牌。从经营数据来看,零食对百事收入的贡献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40%。凭借着多品牌的市场覆盖率和高盈利,百事公司的净利润在2018年达到了可口公司近200%。

为了实现“健康化”的发展策略,百事集团先是买下纯果汁品牌Tropicana,又兼并了桂格,紧接着收购健康零食的品牌Stacy’s和鹰嘴豆泥品牌Sabra,从投资五谷磨房到收购百草味,百事也试图在降低碳酸饮料的销售比重。

在扩展业务的同时,饮料行业百事也没有松懈,在可口可乐买下椰子水品牌Zico之前,百事早在2009年收购了椰子水品牌Kero Co,从2017年开始,百事可乐就在不断推出新口味,从肉桂、酸奶、草莓、西瓜...围绕着各地区特色,陆续出了10多种口味,去年5月在中国市场推出太气桂花口味可乐。

这么做的目的实际上是变相涨价。据贝恩中国购物者报告数据显示:在碳酸饮料领域,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新兴公司,都在近几年推出消费者喜爱的新口味,从葡萄味、朗姆酒味、咸焦糖味再到咖啡味。这些口味创新使得2017-2019年的平均售价增长12%,销量增长6%,帮助碳酸饮料市场实现19%的增长。

对于两大巨头而言,虽然他们在很努力的变革,但目前看整体效果并不显著。据可口可乐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可口可乐销售额为71.50亿美元,创25年来最大季度降幅,市值蒸发约6300亿人民币,并停产旗下椰子水品牌Zico,大幅削减不受欢迎的品牌数量。为了降低成本,去年可口可乐还两度大规模裁员,去年年底再传出要裁掉2200个工作岗位,裁员包括自愿的和非自愿的,光遣散费就得花3.5亿美元到5.5亿美元。

百事可乐2020年营收703亿美元,但过去五年的营收也一直处于微增的状态,增速一直没有超过5%,可以说增长颇为乏力。净利润则一直在下滑,去年同比下滑3%,为71.2亿美元;上一年更是下滑42%。

两大饮料巨头未来该如何自救?

(实习生黎雨辰对本文亦有贡献,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张百知、徐立、徐欢为化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9: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