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作为物流领域的两只独角兽,京东物流VS菜鸟,哪家强?
在京东体系里,自建的京东物流是承载体验王牌的重要工具,。在阿里,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的菜鸟是“最后一个理想主义项目”。两家都将物流看作是业务上的重要增量。
过去,两家公司都未上市,核心数据不为外界所知,只能看个大概。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先是5月2日,京东物流披露IPO聆讯资料。不到两周后的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财报公布了菜鸟的部分财务数据。
虽然数据口径并不一致且披露范围有限,但第一次,双方有了比较观察的可能。
菜鸟外部收入高于京东物流
先从收入来看。
京东物流在过去的一年收入为734亿元,增长47.2%。其中外部收入342亿,占总收入比重为46.6%。
而菜鸟在剔除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交易后,实现外部客户收入372.58亿元,增长68%。
因此,菜鸟的外部收入规模高于京东物流。
对于一些观察物流行业的人士来说,这有些出乎意料。
京东物流一直以用户体验为特色,长期被视作与可以和物流届的“苹果”顺丰相比肩的存在。相比而言,菜鸟过去给人的感觉则是一个物流平台,是一家物流领域的科技公司。
8年的较量后,菜鸟却首次展现出对京东物流的压倒性优势,背后的原因必定不简单。
从双方的损益情况来看,2020年,京东物流的毛利率继续提升,由2018年的2.9%增至2019年的6.9%,并进一步增至2020年的8.6%。
但毛利率的提升却未能令京东物流实现盈利。过去三年,京东物流产生净亏损28亿元、22亿元、40亿元。
2020年,京东物流的负债总额已达576.16亿元,资产总额却只有547.23亿元,因此京东物流资产负债率高达105.3%,已资不抵债。
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京东物流的估值也从此前的400亿美元降为低至320亿美元。
再看菜鸟方面,阿里财报并未披露菜鸟的损益数据,但披露菜鸟本财年实现了年度正经营现金流。这意味着,菜鸟已经具备了盈利的能力。
但衡量一个非上市公司的未来,一时的亏损并不能定输赢。业务的增速可能是比损益更值得关注的财务指标。
虽然京东物流和菜鸟披露增速的时间周期不同,但仍然可以大致感受到双方的成长幅度:2018年至2020年,京东物流全口径收入增速为48.2%、31.6%、47.2%。而根据阿里财报披露的数据,在本财年的四个季度,菜鸟的季度外部客户收入增速分别为54%、73%、51%、103%。
可以说,双方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在跑步前进,但菜鸟更快。
菜鸟业务宽度大于京东物流
收入和财务状况差异的背后,大多可以从业务层面寻找原因。
京东物流和菜鸟物流在业务方向上的一大区别在于:京东是仓配供应链服务“一力降十会”,菜鸟则选择多元化的业务板块布局。
京东物流公开信息显示,其构建了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及跨境网络等六大网络,
而从业务和收入上来看,仓配服务都居于主要地位。2020年,脱胎于京东商城物流部的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556.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75.8%,为京东物流主要收入来源。可以认为,京东物流的主要业务单元为仓储、配送的服务。
成立14年来,京东物流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用于“亚洲一号”等仓库的建设,因此外界一般认为京东物流更擅长做仓库。
而菜鸟地网的公开信息虽然并不多,但在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资产规模上与京东物流都没有差距。
二者之间更大的设施布局差距,体现在海外。
菜鸟尽管也布局了很多业务单元,包括:菜鸟国际、菜鸟驿站、菜鸟裹裹、菜鸟供应链、菜鸟地网等等。但从财报来看,菜鸟国际、菜鸟供应链、菜鸟驿站是主力业务。
其中,菜鸟国际是菜鸟面对京东物流时具有独特优势的赛道。
依托天猫国际、考拉海购、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Lazada等跨境电商平台,菜鸟构建起全球化的物流基础设施与网络,并开始拓展货运、免税等新的国际物流。
按照阿里财报披露的数据,2021年3月,菜鸟的日均跨境包裹量已经有500万件,比肩UPS、联邦快递、DHL等国际巨头,位居全球前四。跨境包裹业务量的增长以及单均收入的增长,成为菜鸟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相比之下,京东物流虽然也有全球化物流布局,但由于京东集团在国际电商领域的短板,在收入中占比要更小一些。
国际物流之外,菜鸟也最早布局了社区物流业务。
根据阿里财报,2021年3月,菜鸟驿站的日均包裹量同比增长近2倍。这说明过去一年里,菜鸟驿站在迅速扩大服务点规模。相比来说,京东物流只有配送站,无论是站点密度,还是服务的贴近方式,都与菜鸟驿站有很大差距。
而菜鸟供应链的业务单元相比京东来说,跑得还要更远一些。
与京东物流一样向商家提供一站式仓配服务以外,菜鸟还将触角伸向制造业产业带开设原产地仓,尝试把客户从商家上溯到更上游的工厂。
双方的业务纵深在这里拉开了差距。
虽然京东物流依托京东自营电商,对上游供应商的商品控制力比较强,但菜鸟直接切入更上游的制造业,更超前了一步。
综合来看,京东物流提出了“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深耕仓配服务,但菜鸟的业务更多元,也更注重开拓新赛道,这里面既有类似京东物流的仓配模式,也有京东物流不具备的菜鸟国际、菜鸟驿站、菜鸟裹裹、菜鸟乡村等板块。可以说,菜鸟的业务宽度大于京东物流。
菜鸟“人均效能”是京东物流20倍
最近三年中,京东物流的亏损幅度逐年扩大,2018-2020年净亏损28亿元、22亿元、40亿元。
但京东物流亏损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业务模式的差异是最大的原因吗?
在很多人看来,京东物流的亏损是由于在物流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然而,刘强东则认为,人力成本已成为京东物流亏损的重要原因。
由此,京东物流采取了一系列降低人力成本的措施。
早在2019年,京东物流决定取消快递员底薪、降低公积金系数,刘强东就在公开信中指出,京东物流已连续亏损12年,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成本太高,解决办法只有两个:增加揽收单量、增加公司外部收入,以及降低内部员工的人力成本。
在劳动力密集型的增长模式下,增加外部收入需要更大的员工规模来实现。公开资料显示,整个2020年,京东新增10万员工。而这10万员工大部分增加在了京东物流。
作为一家劳动力密集型公司,京东物流的人员效能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核心效率和健康度。
按人均产生的外部收入来对比,京东物流用19万名员工创造了346.45亿元的年外部客户收入,菜鸟用约1万名员工创造了372.58亿元的年外部客户收入。京东物流“人均效能”18.2万元,菜鸟“人均效能”372.5万元。收入的背后是物流模式为上下游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这点上来说,菜鸟人均效能是京东物流的约20倍。
京东物流和菜鸟都是中国物流的重要参与者,也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在物流这个传统的行业里,正在诞生创新的力量。更新锐的公司,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公司,有望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获得更多增量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