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四川省德阳市2017年高三语文“二诊”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4-5 21: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四川省德阳市2017年“二诊”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美智《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
1.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法”。
B.“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作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
D.“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color=]1【答案】A (张冠李戴,“知人论世”经历代文论家的发展,才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知人论世法”与孟子最初所说的“知人论世”已不是同一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
B.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很少的。
C.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具有既平淡、又豪放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性。
D.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color=]2【答案】D (A不是对比论证;B不是假设论证,同时,原文是说不能解读的诗歌是很少的,并不是说这样的读者很少;C朱熹并没有认为陶渊明平淡,而是认为其豪放,原文是“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构建起了文学史的框架。
B.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
C.如果不用“知人论世”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

[color=]3【答案】A (因果倒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掌 眼
刘志学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比如说京城里的宣统爷退位、从陈州府起家的洪宪大皇帝被气死、冯玉祥打下开封等等,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金辨芝的高祖是穿四爪正蟒袍的贝勒爷,到他这一辈儿,才搬来开封府。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搂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后头的寺后街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幅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副《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行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从黄河北岸调兵,在骑河镇以南的贯台口架浮桥。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镇上的人都逃了,但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一口的‘里城音儿’”等外貌描写充分体现了“旗人”金辨芝的风采神韵。
B.金辨芝为《古道青藤图》“搭个眼儿”时“只看不语”这一细节为小说结尾揭示画作是“新活儿”埋下了伏笔。
C.金辨芝擅长鉴定字画,明知画作是赝品,却做出了违心的判别,是出于对朋友的保护,怕陈四仙得知真相有性命之虞。
D.小说写金辨芝向陈四仙要了几根灸病用的银针作为自己酬劳,主要目的是遵循鉴定行里“替人掌眼,不能落空”的规矩。
E.小说写金辨芝有“一双法眼”、看画也看人,到最后“刺瞎了双眼”,在关照题目的同时,塑造了金辨芝的光彩形象。

[color=]4【答案】AD(A“充分”不确切,金辨芝的风采神韵主要通过两次“掌眼”情节表现出来;D这一情节的作用是暗示鉴定结果的错误,并为下文“刺目”张本。A项2分,D项3分)

5. 文中划线句子着重描写了陈四仙的呼吸,请逐一分析,并说明这样写的作用(4分)

[color=]5【答案】第一处:表现他听到画被鉴定为真品后的放松+;第二处:表现他对古画落入日本人手中的担心+;第三处:表现他获知真相之后的释然。都是外貌(肖像)的细节描写,通过陈四仙的呼吸变化表现了他的内在情绪变化.(对掌眼对象的细致辨别过程,高超有见识是真正的文物鉴定专家)。显得人物真实形象。(分说各1分,作用1分)

6. 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金辨芝刺瞎双眼这一情节的设置并不合理,请问你怎么看?(5分)
6【答案】
(1)合理:①从情节看:前文金辨芝向陈四仙要银针已埋下伏笔,刺眼照应应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前后呼应,结构谨严。
②从人物形象看:金辨芝重友情,讲义气,爱国家,在“掌眼”和“刺眼”之间,必然选择后者;
③从主旨看:刺眼这一情节彰显了对在外来侵略者面前坚持民族气节的精神的褒扬。
(2)不合理:①从情节看:“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说明金辨芝的刺目于事无补;②从人物形象看:刺眼这一鲁莽的举动不符合金辨芝人情练达的形象特点;③从主旨看:金辨芝的无奈的“刺眼”之举无法表现人物在侵略者面前的斗争智慧和民族血性。(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只有观点不给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从1936年10月起,钱学森在冯&卡门指导和领导下进行了长达10年的学习与工作。
冯&卡门十分赏识钱学森的才华,在他身上倾注了很大的心力。钱学森则以他非凡的勤奋与智慧,以出类拔萃的理论与实验成果,成长为冯&卡门的得意学生和不可缺少的助手。
钱学森拿出了上交大时练就的苦读工夫,开始废寝忘食地读书,他立志读完全世界现存的所有力学著作。整整三个寒暑,心无旁骛,埋头研读,每天坚持12小时以上,将买来或借来的全部力学书籍读了个遍,还对相关的学科理论进行了醉心的研究。这种“笨办法”为钱学森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功底,钱学森戏称为“三年出货”法。他认为:基础打得不牢,总是要吃亏的,一定要积下足够的老本,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此后,仅用一年时间,钱学森在航空结构理论研究中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1939年6月,他完成了《高速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取得了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由冯&卡门的推荐,钱学森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研究员,成了冯&卡门的直接助手。在1940年美国航空学会年会上,钱学森宣读了一篇薄壳体稳定性研究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为钱学森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航空工程技术理论领域,进入了国际知名学者的行列。
钱学森的才干在实验研究中发挥得更为出色。从1936年起,钱学森便成了冯&卡门领导的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的研究生。他对火箭技术兴趣很浓,便与同窗好友马林纳发起成立了火箭研究小组,进行火箭发动机试验,由于点火不良,试验连连失败,爆炸时有发生,他们不顾有毒气体有损健康,坚持进行一系列的再试验,尔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还完成了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角对推力影响的计算。
次年,他们在阿洛约赛克建立了第一座火箭试验台,引起了有关当局的注意,并得到空军的支持。军方委托加州理工学院举办喷气技术训练班,钱学森被聘为教员。
1943年,由于反法西斯战争需要,美国军方决定研制实战导弹,慎重委托钱学森负责和推动导弹火箭发动机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当年11月,钱学森便与马林纳一起提出了三种火箭(导弹)的设计方案,受到军事当局的高度重视。这份报告为美国四、五十年代成功研制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基础。
1942年2月,美国当局决定委托冯&卡门研究远程火箭。冯&卡门向陆军军械署推荐钱学森负责理论组。钱学森从弹道分析,燃烧室热传导与燃烧理论入手,研究远程火箭的有关理论问题,钱学森还向冯&卡门建议运用新的军事思想和方法从事火箭技术研究,为美国火箭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新组建的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在少将团长冯&卡门的率领下来到德国接管,考察及研究德国的火箭技术,被任命为上校团员的钱学森参加了这次考察。回美国以后,钱学森向空军领导人作了精彩的考察报告,得到了空军司令亨利&阿诺德上将的通令嘉奖。
不久,钱学森在冯&卡门领导下,参与了为美国空军提供火箭远景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美国军方对钱学森的评价是:为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无法估价的贡献”。钱学森被舆论称为“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是“制定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期规划的关键人物。”
钱学森被加州理工学院提升为副教授,并兼任航空喷气公司的技术顾问,美国海军火炮研究所顾问。
1947年2月,经冯&卡门的推荐,钱学森成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时年36岁。
【相关链接】
1.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1935年,钱学森从交大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一年后,决定到欧美国家去深造。整整20年,钱学森经历了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灾难……1955年8月,钱学森接到了美国移民局准予他离开的通知,10月8日上午,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罗湖桥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7. 下列不属于钱学森为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的无法估价的贡献”的一项是(3分)
A.钱学森发起成立火箭研究小组,进行一系列火箭发动机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了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角对推力影响的计算。
B.钱学森负责导弹火箭发动机课题研究,与马林纳一起提出三种火箭(导弹)的设计方案,受到军事当局的高度重视。
C.钱学森建议运用新的军事思想和方法从事火箭技术研究,为美国火箭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D.钱学森作为航空喷气公司的技术顾问,制定了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期规划。

[color=]7【答案】D(D项的工作是二战结束以后的事情,其次,钱学森只是“长期规划”的制定人之一)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1936年10月起,钱学森用了整整三个寒暑,心无旁骛,每天坚持12小时以上,将买来或借来的全部力学书籍读了个遍,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功底。
B.1939年6月,钱学森完成了《高速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在航空结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C. 1940年,在美国航空学会年会上,钱学森宣读了一篇关于薄壳体稳定性研究的论文,使他在航空工程技术理论领域进入了国际知名学者的行列。
D.钱学森等人得到空军的支持,在阿洛约赛克建立了第一座火箭试验台,并受军方委托在加州理工学院举办喷气技术训练班,钱学森被聘为教员。
E.钱学森被任命为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上校团员,跟随冯&卡门到德国考察研究德国的火箭技术,受到了空军司令亨利&阿诺德上将的通令嘉奖。

[color=]8【答案】CE(A还包括对相关学科理论进行的研究;B“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在论文撰写之前;D“得到空军的支持”是在建立试验台之后)

9. 钱学森学习和科学研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对你最有启发的有哪些?(5分)

[color=]9【答案】①爱国的热忱与忠贞:钱学森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深造20年,学成回国效力,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②名师的指导与推荐:钱学森在冯&卡门指导和领导下学习与工作,成就非凡;③本人的勤奋与智慧:钱学森用“三年出货法”奠定深厚的理论功底;④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钱学森不顾有毒气体有损健康,坚持进行试验;⑤对科学的热爱:钱学森对火箭技术兴趣很浓,成立研究小组坚持进行研究;⑥同伴的协作与互助:钱学森与同窗好友一起进行火箭研究。(答出一点给1分,共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崔仲方,字不齐,博陵安平人也。仲方少好读书,有文武才干。年十五,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同就学。时高祖亦在其中,由是与高祖少相款密。后以明经为晋公宇文护参军事,迁司玉大夫,与斛斯徵等同修礼律。后以军功,授平东将军,赐爵石城县男,邑三百户。时武帝阴有灭齐之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后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寻从帝攻晋州,又令仲方说翼城等四城,下之。授仪同,进爵范阳县侯。后以行军长史从郯公王轨擒陈将吴明彻于吕梁,仲方计策居多。宣帝嗣位,为少内史,奉使淮南而还。
会帝崩,高祖为丞相,与仲方相见,握手极欢,仲方亦归心焉。其夜上便宜十八事,高祖并嘉纳之。又见众望有归,阴劝高祖应天受命,高祖从之。及受禅,上召仲方与高颎议正朔服色事。仲方曰:'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又劝上除六官,请依汉、魏之旧。上皆从之。令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至黄河,西拒绥州,南至勃出岭,绵亘七百里。明年,上复令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已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寇。
丁父艰去职。未期,起为虢州刺史。上书论取陈之策。上览而大悦,转基州刺史,征入朝。仲方因面陈经略,上善之,赐以御袍袴,并杂彩五百段,进位开府而遣之。及大举伐陈,以仲方为行军总管,率兵与秦王会。及陈平,坐事免。未几,复位。后数载,转会州总管。时诸羌犹未宾附,诏令仲方击之,与贼三十馀战,诸部悉平。
仁寿初,授代州总管,在职数年,被征入朝。会上崩,汉王谅馀党据吕州不下,炀帝令周罗睺攻之,中流矢卒,乃令仲方代总其众,月馀拔之。进位大将军,拜民部尚书,寻转礼部尚书。后三载,坐事免。寻为国子祭酒,转太常卿。朝廷以其衰老,出拜上郡太守。未几,以母忧去职。岁馀,起为信都太守,上表乞骸骨,优诏许之。寻卒于家,年七十六。
(节选自《隋书&列传二十九》,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
B.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
C.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
D.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又圣躬载诞之初/有赤光之瑞/车服旗牲/并宜用赤

[color=]10【答案】D(晋是五行中的金,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帝应以火来继承木德,得上天大统,况且圣上诞生时,有红光的吉兆。因此所用的车辆、马匹、旗帜,祭祀用的牲畜,都应采用红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明经,中国古代察举制中的一个科目,后成为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B. 崩,避讳说法之一,本义是山倒塌,原专用于帝王之死,后亦可用于太后等。
C. 拜,按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拜为上卿”中的“拜”。
D. 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请求退职。告老、乞身、致仕、乞归、致政等与之同义。

[color=]11【答案】A(“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错,明经与进士二科同为科举考试的科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崔仲方少时就有文才武略,周太祖对此很惊讶,让他和皇子们一起学习,当时隋高祖也在,因此仲方和隋高祖从小就有交情。
B. 崔仲方善于言谈,长于谋略,虽然以文入仕,却因军功多次升职,先后被授予司玉大夫、石城县男、范阳县侯等职位爵位。
C.崔仲方有政治远见,对时为丞相的隋高祖衷心相随,连夜给他进献适宜的计策,又劝他代周自立,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
D. 崔仲方虽然历经四朝,颇受重用,但仕途依然不顺,一生多次起落,担任文官武职,辗转于朝廷地方,时有去职免官之事。

[color=]12【答案】B(司玉大夫一职“因军功所得”原文无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年,上复令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已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以遏胡寇。
(2)炀帝令周罗睺攻之,中流矢卒,乃令仲方代总其众,月馀拔之。
13【答案】
(1)第二年,皇帝又命令崔仲方征发(征调)十五万丁壮,在朔方郡以东,沿着边境一带的险要地方修筑几十座城来阻止胡人入侵。(发,定语后置,缘各1分,大意2分)
(2)隋炀帝派周罗睺去攻打吕州,他(周罗睺)却被流箭射中身亡。于是皇帝派崔仲方替代统领(总领)这支军队,一个多月后攻下了吕州。(补出第二句主语1分,总、拔各1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5题。
过岭①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②。
[color=]注①作者自岭南遇赦北归途中过大庾岭作此诗,时年66岁。② 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4.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甘”突出了“甘”之少,与“七年”之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情更加强烈。
B.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梦里”对“醉中”,似梦似幻;“海外”对“江南”,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睡梦,今日北归如醉里。
C.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 一词表明在山涧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心灵之尘。
D.尾联中“谁遣”一句笔调活泼,是谁让山鸡忽然惊恐地飞起;“毵毵”运用叠词,新鲜贴切地写出了山中细雨纷纷洒洒的样子。
E.全诗融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既描写了云雾环绕下,波鸣空涧中的优美自然风光,又充分体现了苏诗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

[color=]14【答案】AE(A项突出的不是甘之少,而是甘之甜;E项“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特点”错)

15.本诗表现了苏轼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color=]15【答案】诗的首联,写作者贬官归来,再饮曹溪甘甜之水,尽显他热爱生活的乐观(2分);颔联写南迁海外如一梦,北归江南如醉里,尽显他视世事如醉梦的洒脱(2分);后两联波鸣空涧,雾沾征衣山鸡惊起,花雨纷落,尽显他置身自然的畅快(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古代圣贤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保持清白节操的句子是:       ,       。
(2)杜甫《望岳》中以“       ”写出了傍晚时分翩翩飞鸟映入眼帘的美景。
(3)《阿房宫赋》以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的句子是:       ,       。

[color=]16【答案】(1)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2) 决眦入归鸟(3)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民生无小事,我市政务大厅继续加强服务意识,工作人员见微知著的工作,令前来办事的群众倍感温暖。
②没有强大的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就是空中楼阁。
③来自平凡岗位的小王热爱写作,又勤于积累,在阅读中坚持寻章摘句,难怪他能写出这么多优秀的文章。
④贪官们锒铛入狱后,写书出书,很多人都是在藉此回忆昔日人生的辉煌,真正悔过自新的却是微乎其微。
⑤“中国诗词大会”各季的比赛都已顺利完成,社会反响强烈,这离不开中央电视台瞻前顾后的周密安排。
⑥有些年轻人忘记家人的殷切期望和自己心中的梦想,每天宵衣旰食,痴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虚幻世界。
A. 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color=]17【答案】C(①搭配不当。“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一般做谓语,不作定语。②“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不合实际的计划。正确。③望文生义。“寻章摘句”指读书只搜寻、摘录只言片语,不去深入研究;也指写文章只堆砌现成的词句,没有创造性。④“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正确。⑤“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正确。⑥误用褒贬。“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校食堂开放日”,30名学生家长和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走进该校,体验食堂管理的各个环节,监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B.庄子的文章、六朝小赋、唐宋散文,能够超越一时的文风而流传下去,取悦千秋万世的读者,正是基于其文采焕然的独到笔墨。
C.在CBA第四轮比赛中,四川品胜男篮在哈里斯伤退、新外援仍未到岗的情况下,老将刘炜独得31分,带领四川队击败江苏同曦男篮。
D.甲状腺减低症简称“甲减”,发病率高达5%,但在人群中知晓率却很低,多数人不但没听说过这种病,甚至还不了解这种病。

[color=]18【答案】B(A.表意不明。“30名学生家长和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有歧义。C.中途易辙。“四川品胜男篮”是主语,“在……下”是介宾短语不能做谓语,而下面的主语则是“老将刘炜”,中途易辙。D.语序不当。应为“多数人不但不了解这种病,甚至还没听说过这种病。”)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们的多民族是一个优势,这一点  ①  体现在文化上,  ②  体现在多民族资源富集、水系源头、生态屏障等多方面的优势上,  ③  我们要珍惜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   保护这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在遇到民族问题、文化差异问题时,  ⑤  通过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来一劳永逸解决民族问题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在世界范围也没可资借鉴的所谓“成功经验”, ⑥ 有不少从否认到承认的普遍实证。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是 而是 因此 从而 妄图 然而
B 不仅 还 所以 从而 意图 还
C 不只是 而且 因为 进而 试图 相反
D 不仅仅 而且 所以 进而 企图 反而

[color=]19【答案】D(①②为递进关系,排除A项;③为因果关系,排除C项;④前后“珍惜”与“保护”是递进关系,“进而”侧重表递进关系,而“从而”侧重表因果关系;⑤处“企图”为贬义词,较之“意图”更好,排除B项。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山水诗可丰富知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   ①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更精粹。所以,“读万卷书”正好可以 ②  。读好的山水诗还有教化的功用,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③  。

[color=]20【答案】①但可以读山水诗来弥补这一遗憾;②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③就能让人悟出不断进取的哲理。(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

21.以下是某附小的校本课程体系图,请用一段话描述该体系图,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6分)
注:阅读银行的理念是“今天存储知识,明天提取智慧”。
21【答案】某附小的校本课程采用“阅读银行”的方式,体现了“今天储存知识,明天提取智慧”的理念。(2分)校本课程分为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1分)校内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六十分钟课程和附小节日课程;(1分)校外课程有儿童访学课程、春秋主题活动课程和周末学堂。(1分)(语言连贯、字数1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名犯有中风病的老人在家中摔倒,老伴跑到50米外的社区求助,社区工作人员立即拨打了120,并提醒说:“你没有第一时间打120,可能已经延误了救治时间,中风病人摔倒后需要的是专业人员的及时救助。”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崔仲方,字不齐,博陵安平人。崔仲方小时喜欢读书,有文武才干。十五岁时,周太祖见到他认为不同一般,让他与皇子们一同学习。当时高祖也在其中,渐渐地彼此之间关系密切起来。后来以明经做了晋公宇文护的参军,升迁为司玉大夫,与斛斯徵等人一同修撰礼律。后来因为建立军功,被授予平东将军,赏赐石城县男爵位,世禄封地三百户。当时周武帝暗地里有灭齐的志向,崔仲方献上二十条计策,周武帝大为惊奇。后来与少内史赵芬修改确定规章法度。不久,跟随周武帝攻打晋州。周武帝又令崔仲方劝降翼城等四城,都如愿攻下。被授予仪同,进升爵位范阳县侯。后来担任行军长史,跟随郯公王轨在吕梁活捉陈将吴明彻,崔仲方计策很多。宣帝继位后,他被任命为少内史,奉命出使淮南后回来。
  适逢宣帝去世,高祖做丞相,与崔仲方相见,握手言欢,十分高兴,崔仲方也诚心归顺。他连夜呈上治理国家的十八条方针,高祖都赞许接纳了。崔仲方又见高祖众望所归,私下劝高祖应天受命,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等到高祖接受周武帝禅让后,召崔仲方和高颎一起商议改朝时间及所用的车马祭牲的颜色。崔仲方说:“晋是五行中的金,后魏是水,周是木。皇家用火承托木,能天下一统。且圣上诞生之初,有红光瑞气,所以车马衣服旗帜,都应该用红色。”又劝说皇上依照汉、魏的旧制任命六官。皇上都听从了他的建议。进升职位上开府,不久转任司农少卿,进爵位安固县公。皇上下令他征发三万劳力,在朔方、灵武修筑长城,东至黄河,西到绥州,南到勃出岭,绵延七百里。第二年,皇帝又令仲方征发十五万劳力,在朔方以东沿着边境险要的地方,修筑了几十座城,来阻止胡人入侵。
  不久,遭父丧而离职守丧。守丧期未满,起用为虢州刺史。他上书论述攻取陈国的策略,皇上看后非常高兴。他改任崔仲方为基州刺史,征召入朝。崔仲方于是发当面陈述策略,皇上认为很好,赐给他御袍袴和各色彩绸五百缎,进爵位开府并派遣他去伐陈。等到大举出兵攻陈时,崔仲方被任命为行军总管,率兵和秦王汇合。平陈后,他因犯事被免职。不久,又恢复职位。几年以后,被任命为会州总管。当时,各部羌人还没有归顺朝廷,皇帝传旨命令崔仲方出征,他和敌人打了三十多仗,各个部落都被平定。皇帝赏赐给他一百三十个奴婢,三十斤黄金,各种各种什物用品也一应俱全。
  仁寿初年,崔仲方被任命为代州总管,在职几年后,被征召入朝。正值皇上去世,汉王杨谅的余党占据吕州,朝廷屡攻不下。隋炀帝派周罗目侯去攻打吕州,他却被流箭射中身亡。皇帝于是下令让崔仲方代替统领这支军队,一个多月就攻克了吕州。被晋升为大将军,被任命为民部尚书,不就转任礼部尚书。三年后因犯事获罪免职。不久又被任命为国子祭酒,转任太常卿。朝廷因他已年老力衰,让他出任上郡太守。没多久,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一年多后又起用为信都太守,但他上表请退休,朝廷予以优待,准许他的请求,不久在家中去世,时年七十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7 21: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