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高中三年级] 天津市2015届高三语文十二区县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4-20 2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color=]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毕业班联考

语文试题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color=]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秕谷(bǐ) 青苔(tái) 裨将(pí) 汗流浃背(jiá)
B.刍议(chú) 绯闻(fēi) 赏赉(lài) 稗官野史(bài)
C.驻扎(zhā) 匕首(bǐ) 横祸(hèng) 恬不知耻(tiǒn)
D.脸颊(jiá) 噱头(xué) 择菜(zhāi) 泾渭分明(j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陨落 笼络 邻界点 立案侦察 胁肩谄笑
B.影牒 船仓 常春藤 杯盘狼藉 雍容大度
C.售罄 乖戾 扫描仪 文过饰非 如雷贯耳
D.精粹 勖勉 演双璜 犄角之势 终南捷径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和诗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确保新版文艺频道有个强势开头,也为了维护中央电视台自身的形象,央视领导决定推迟 改版计划。
②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赞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投桃报李, 相助。
③“台独”分子没有从一次次的挫败中接受教训,——在分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④有人说,美好的事物常常是短暂的,欲留而不得,因此要学会珍惜。诗句“ ”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A.出笼 鼎力 以至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出茏 鼎力 以致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C.出台 全力 以致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D.出台 全力 以至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巴以局势尽管出现缓和的迹象,但有关各方表示,要真正实现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仍将十分艰难。
B.我们都知道,历年两会都会针对汽车产业提出诸多议案,探讨汽车产业现状并寻求长远发展。但是,我们在想要了解这些议案的同时,其实最想知道它们是否被实施落实了。
C.面对大学校园信仰缺失、开口闭口“股票”“金钱”,纪宝成指出:大学只有保持宁静,才能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引领社会进步。
D.对于刚刚去世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无论今人后世如何褒贬,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再造了英国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
5.下列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相关人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①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②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③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④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狁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A.王昭君——李白——陆游——鲁迅
B.屈原——李白——辛弃疾——郭沫若
C.屈原——李贺——辛弃疾——鲁迅
D.王昭君——李贺——陆游——郭沫若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的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6.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这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7.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C.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现代人全都相信“进步沦”,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先王父①马赞
【清】莫与俦
先王父崇级君好马而善相,家中常数十蹄,皆驽骀,不当意。山砦②蛮家有一驹,善蹄龁人,砦中莫敢近者。出牧,常听数日不归。先王父闻之曰:“此其良马乎?”令奴子招弟往视。返,白以神俊。王父复亲视之,信。议售、马主以不能驭,取直极廉。而曰:“马素无缰辔,要自施之。服不服,不吾与也。”而招弟固善服马,令砦人驱马群于巷,蓦自墙登其脊,任所之。腾山越涧,往复约百里。马稍倦,谓之曰:“汝可降矣!”马似首肯者。乃结带为辔,牵以归。
乃驯良无匹,然惟先王父及先君能骑之。有所适,二百里外,日往返,未尝及晡。负盐米,二倍于常马:速亦然。日食,尽粟四五斗。王父爱之甚,每亲饲之,否则先君③饲之,招弟饲之。他人稍近之、则蹄龁立至矣。又解人语。先君读书于羊安,去家五十里。月令马致米,盈其驮,谓之曰:“送至羊安!”则自去。有顷,先君闻嘶声,则马立学舍外。卸其驮,曰:“速归!”有顷,已复至家。往返不须人驭也。凡所曾经历,语以地名,即能自至其处。以故先王父适远,有句留,马率自归。计事竣,当往迎,皆命马。
知本州某闻其异,必欲以重价致。先王父不肯,然以其地方官,强应之。令招弟牵往,系州署堂下桩。谓其圉人④曰:“须数健者视此马。不尔,不能有也。”各笑颔之。招弟出城里许,马已拔桩奔腾来,桩尚在缰也。乃还价,归马。州衙人谓未尝食其寸草粒粟云。至先王父卒之夜,马悲嘶,不食而毙。先后在吾家,计三十年。
赞曰:“其附主也,似感知己,其致力似图报恩。他人之厚豢,曾不一盼,独于其主而殉之身。此古烈丈夫事,尚不易得之今之人。马乎!尔犹负毛插角之伦乎!”
(选自《清文观止》)
[color=]【注释】①王父:祖父。②砦(zhài):寨子。③先君:已故的父亲。④圉人:官名,掌管养马放牧等事;泛指养马的人。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复约百里。马稍倦 稍:稍微
B.乃驯良无匹 匹:比得上
C.常听数日不归 听:听任
D.必欲以重价致 致:购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此其良马乎 其皆出于此乎
B.二倍于常马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语以地名 农人告余以春及
D.马悲嘶,不食而毙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该马的能力超群的一组是
①谓之曰:“汝可降矣!”马似首肯者。
②负盐米,二倍于常马;速亦然。
③他人稍近之,则蹄龁立至矣。
④谓之曰:“送至羊安!”则自去。
⑤凡所曾经历,语以地名,即能自至其处。
⑥马已拔桩奔腾来,桩尚在缰也。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高度赞美了此马的至情忠义,具有“古烈丈夫”风范。此马对主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主人死后它也绝食而亡,以死相报。
B.此马在山寨的蛮人家里时,从没安过辔头,也没有缰绳,很喜欢踢人咬人,没人敢接近它。其主人认为此马难以驯服,见先祖父要买,就贱卖给了懂马的先祖父。
C.先祖父骑着此马要是去了稍远一点的地方,且有事要多逗留会儿,马总会自己先回来。它估计主人的事情办完了,又会自动去接他回来。
D.本地知州听说了这匹马的种种神奇传闻,决意要重金买马。先祖父刚开始不肯卖,然而考虑到知州的身份,就勉强答应了。

                       
                       

[color=]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令砦人驱马群于巷,蓦自墙登其脊,任所之。(3分)
(2)须数健者视此马。不尔,不能有也。(2分)
(3)他人之厚豢,曾不一盼,独于其主而殉之身。(3分)
14.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村饮
黎简①
村饮家家醵②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color=]【注】①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亲历广东连续三年大旱,后又连降大雨,禾稻毁坏严重,物价飞涨。②醵(j):凑钱喝酒。

(1)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请概括这首诗的丰富情感。(4分)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 。 (李密《陈情表》)
(2)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
(5) ,言笑晏晏。(《诗经·氓》)
五、(2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
另一个高度
刘瑜
①你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银行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总之形象非常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部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实上你肯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就是这样的人。
②你能想象这个朋友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了吗?然后等你再听说他的消息时,据说他已经到了巴黎。正从头开始学画画,要做一个画家。你很难想象,环顾我四周所有具有上述特征的朋友,我也不能。但是毛姆却写了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查尔斯。在留下一张内容为“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他离开了自己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岁,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身上只有100块钱。
③但,这并不是一个追梦人如何历经艰险实现辉煌的励志故事。如果是这样一个故事,这个男主角应该20出头,英俊潇洒,在书中碰上一个有钱人的漂亮女儿,当然肯定也会碰上一个嫉妒他才华的小人,该小人势必要跟他争夺那位小姐,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男主角成为大亨,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④《月亮和六便士》却不是这样一个故事。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查尔斯却在追逐他的噩运。好吧,这两件事其实没那么不同,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当然这里所说的梦想,是真的梦想,不是“爸爸妈妈说”“老师说”“电视报纸说”里被说出来的那个蓝图,不是蓝领白领之上的那个金领,不是猎人给麻雀设的圈套里的那点米粒。
⑤查尔斯疾步如飞,如愿以偿地追上了他的噩运。5年之后,他在巴黎贫病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后来,他沦落街头成了码头工人。又过了几年,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临死之前叫人把他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15年之内,这个伦敦的股票交易员风驰电掣、越过城市、越过文明、越过中产阶级,越过太平洋,越过人性,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
⑥“He lives at another level.”电影《Big Night》有这样一句台词,查尔斯让我想起这句台词。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尔斯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⑦这样的人当然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查尔斯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⑧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16.第一、二段,作者从“一个朋友”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17.第六段中“自我绑架”的意思是什么?(2分)
18.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2分)
19.请赏析第五自然段。(4分)
20.文章结尾最后一段描写查尔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试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5分)
21.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的两项是(4分)
A.从毛姆的小说标题看,“六便士”指的是现实生活,“月亮”指的是非现实生活。
B.第③段虚构了一个个励志的故事是为了反衬查尔斯故事的不落俗套的悲壮。
C.笫⑤段作者说查尔斯追逐梦想是“越过人性”,意为他超越了普遍人性。
D.第⑥段中别人做加法查尔斯做减法意似于老子所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
E.第⑦段形容梦想是“妖冶”而“锋利”,表达了作者对梦想爱恨参半的心情。
六、(12分)
22.下面三段来自访谈节目或影视台词,划线处都有不得体之处,请指出并改正。(3分)
①雷横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这样说)
②朱军深情地说:“在这里,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艺术人生》中的一档特别节目,谈的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下半场请出的嘉宾是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毛新宇的父亲不久前逝世了,当毛新宇坐定以后,朱军说了这句话)
③日本军官:你是个舞台上装腔作势的臭女人。(日语)
翻译:阁下说,您是个在舞台上装腔作势的女人。
梅兰芳:在台下我可是个男人。
翻译:他说他在台下是个男人。(日语)
(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中有一个情节,梅兰芳先生被日本人带到驻地关了起来,日本军官有意羞辱梅先生)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③将 改为
23.阅读下面文字,请用四个短语来概括国家公祭鼎的历史意义。(每个短语语不得超过6个字)(4分)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
24.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谈谈你的想法和感受。要求:自选角度,60-80字。(5分)
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中数据表明:14年北京污染天数达到175天、天津197天、沈阳152天、成都125天、兰州112天、石家庄多达264天。雾霾来源于燃煤、燃油、生物质燃烧(比如烧柴火、秸秆)、工业生产、养殖、化肥使用和扬尘,其中60%来自对化学能源的燃烧(燃煤和燃油),几乎全部的来源都和人类生产生活有关。
纪录片一经播出,在网友中掀起了一场风暴。有的人质疑视频专业水准,有的人针对柴静个人生活进行人身攻击。还有一些网友则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来表示对柴静的支持。
七、(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这个世界瞬息万变。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然而只有那种迷失在忙碌之中,眼里熟悉了平淡,心中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纵使我们的世界如此平凡,纵使我们是如此渺小,但我们仍要用自己的方式,实现梦想,在乎凡的世界中活出不平凡。
读完上述材料,你产生了哪些感悟与思考?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和经历吗?请全面理解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得套作。

[color=]2015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color=]语文试卷答案
1.B(A.汗流浃(jiā)背C.恬(tián)不知耻D.择(zhái)菜)
2.C(A.临界点 立案侦查B.影碟 船舱D.演双簧掎角之势)
3.C
4.B(A.第一个关联词“尽管”应放在前一分句主语“巴以局势”的前面。C.“面对”缺少宾语,可在“金钱”之后加上“的现象”。D.结构混乱,应改为“她确实再造了英国,并使之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
5.A
6.B 试题分析:B项理解错误,由第二段结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可知。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C 试题分析:C项是说陶渊明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并不是说“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A 试题分析:B项,强加因果。“所以”说法不当。C项“全都”说法绝对,原文是“普遍”。D项“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当,原文是“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A(句中的“稍”应解释“渐渐”)
10.D(A.表揣测语气,译为“大概”B.表比较C.介词,译为“把”D.第一个“而”字表修饰,第二个“而”字表递进。)
11.B.(①是表明马被驯服了,与能力无关,不合题意;③是表明马与主人感情笃深,独忠于主人,与能力无关,不合题意;⑥是说马毅然脱缰奔向老主人,体现其忠义,不合题意;②表明马驮得多,跑得快;④和⑤都表明马能“解人语”,往返不须人驭,能力超群)
12.C(拔高了马的本领,是家人估计祖父事情办完了,要去接他回来,才叫马去的)
13.(1)叫寨子里的人把马群赶进巷子里,他突然从墙头跳到那马背上,任凭它跑到哪里。(得分点:“蓦”“之”译对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2)一定要用几个健壮的人看住此马。不这样,是不能拥有它的。(“视”、“尔”各1分,共2分)
(3)别人的丰厚供养条件,它不曾一顾,唯独对它的主人能够牺牲自己的生命。(得分点:“豢”“盼”译对各1分;大意正确1分,共3分)
14.(1)答案示例1:第三联选取了细雨、芳草、东风、老牛、野花等典型意象(答出3个给1分,答全5个给2分),描绘了一幅乡野暮春的宁静秀丽的画面。(2分)
(2)答案示例:(1)表达了农人们对物价飞涨现实的不满;(2)表达了对乡野春天充满了生机景象的喜爱之情;(3)反映出村民生活的闲适之情;(4)表达了对春耕后好收成的盼望之情。(以上4点答出2点即给满分)
15.略
16.内容上揭示了查尔斯出走前安逸稳定的生活,从现实生活切入能更好地引领读者展开想象与联想;(2分)结构引出下文,反衬出查尔斯追逐梦想的勇气和伟大。(2分)
17. 对自我的约束和限制,甚至是对梦想的伤害。(2分,答出任何一句即可给满分)
18.实现了自己梦想的查尔斯,可以完全忽略物质的匮乏,实现了精神世界的高贵和富足(2分)。
19.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查尔斯抛弃了往昔的生活,如愿以偿追逐梦想(1分),却又遭受噩运的命运(1分)。
20.示例一:主要采用对比手法(1分)比如生活环境的简陋与满墙壁画的辉煌,又如查尔斯身体的病痛残疾与内心的宁静与胜利形成对比(1分),这就使文章结尾充满形象感(1分),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敬畏之情,深化文章主旨(2分)。
示例二:描写与议论有机结合(1分),书中的描述与作者的想象穿插交织(1分),增强了文章结尾的形象感(1分),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敬畏之情,深化文章主旨(2分)。
21.AE(A月亮指梦想,也属于现实生活E作者对梦想并不是爱恨交织,而是借此说明了梦想需要为之付出代价。)
22.①“笑纳”改为“收下”。②“家父”,“家父”指自己的父亲,“令尊”。③“阁下”,“阁下”是敬称对方,不能用于称说话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太君”。
23符合传统礼制,便于历史记事,凝固社会记忆,体现国家意志
24.答题角度(1)引发关注(2)阐释危害(3)解决方法
25.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
1. 可从“在平凡的世界中活出不平凡”一句立意。
2. 虽然是平凡的人,只要是用自己的方式实现梦想的,就是不平凡。
3. 切入分以42分为准,基本符合题意。不能偏谈梦想,或只谈安于平凡,若出现此类作文,建议给分36左右。

[color=]【文言文参考译文】

先祖父崇级很喜欢马,也善于相马,家中常养数十匹马,都是劣马,并不满意。山寨的蛮人家里有一匹马,很喜欢踢人咬人,寨子中没有人敢接近它。出去放牧时,常听任它数日不归。先祖父听说后说道:“这恐怕是匹良马吧?”便派仆人招弟去看看。招弟回来,说的确是匹好马。先祖父又亲自去看,果真不错。便议价购买,马主人认为这匹马不太好驾驭,所以要价很便宜。不过说:“这马向来没有缰绳,要自己加上去。它服不服,与我无关。”招弟本擅长驯马,叫寨子里的人把马群赶进巷子里,突然从墙头跳到那马背上,任凭它跑到哪里。翻过山坡,越过小溪,来往大约跑了上百里。马渐渐疲倦些了,便对它说:“你服了吧!”马好像点了点头。就用布条做了缰绳,牵着回了家。
(这马)此后才温顺善良无比,但是只有先祖父和先父能够骑它。如要去哪里,哪怕是二百里以外,一天跑个来回,也不曾迟于下午五点。驮点盐米什么的,比普通的马多二倍;跑路的速度也快两倍。每天能吃完四五斗小米。先祖父很喜欢它,常常亲自照顾它吃食,先祖父如不能照顾,那么先父或招弟给它吃。其他人如稍稍走近它,它就立刻把那人踢了咬了。它还听得懂人话。先父在羊安读书时,距离家里五十里。每月叫马去送米,背上驮满了东西,对它说:“送到羊安去!”它便独自去了。不久,先父听到了马叫声,那马已站在学舍门外了。先父卸下驮来的东西,对它说:“快点回去吧!”不久,它又回到家里了。马跑来跑去,不需要人去驾驭。凡是它所去过的地方,只要把地名告诉它,它就能自己去到那个地方。所以先祖父要去远一点的地方,且有所逗留,马总会自己先回来。家人估计先祖父的事情办完了,要去接他回来时,都叫马去。
本地知州听说了它的与众不同,决意要出高价买马。先祖父不肯卖,然而因为他是地方官,就勉强答应了。叫招弟牵马送去,系在州衙门口的木桩上。对那些养马的人说:“一定要用几个健壮的人看住此马。不然,是不能据有它的。”几个人都笑着点了点头。招弟出城才一里多路,马已拔起了木桩,飞奔而来,那木桩还在缰绳上。于是归还了买马钱,把马又牵回来了。州衙中人说那马没有吃他们的一寸草一粒米。到先祖父去世的那天晚上,马叫得很悲伤,从此就不再吃东西,也死了。马在我家,前后算起来有三十年啊。
我赞叹道:“它服从主人,感觉像是遇到了知己一样;它尽力干活,像是在报答知遇之恩。别人的丰厚供养条件,它不曾一顾,一心忠于它的主人,直到尽忠殉节。这是古代烈丈夫的事迹啊,想在现在的人中找到一个,也是不容易的啊。马啊!你还是匹披毛戴角的马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7 08: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