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9|回复: 0

一周军评:美国“低成本”高科技战争,在乌克兰验证如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8-30 15: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美国通过了一项给乌克兰提供价值30亿美元武器装备的清单,其中包括了机动式防空导弹和反无人机\对地攻击火箭弹。这些显然用于“高科技游击战”的武器,加上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反复推销的“刺猬战略”似乎表明美国正试图把“游击战”当做他们的新利器,这件事该怎么看?

同时,本周长春航空展开幕,这次展会上有两件事让人印象深刻,一件是歼-20精彩的特技飞行表演,首次展示了它卓越的低速机动性和敏捷性,另一件就是沈飞将“雪鸮”设计方案制作成了模型首次公开出售。那么关于此,我就在这说一点军迷的碎碎念吧。

30亿美元的“游击战清单”

8月24日,美国国防部发表一份清单,表示将向乌克兰增加价值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

追加6套NASAMS防空导弹系统(此前已经提供8套),及追加更多的弹药。

uk3z3yp3dDy4411k.jpg

NASAMS导弹

245000枚155毫米炮弹,65000枚120毫米迫击炮弹;

24套炮兵雷达;

“美洲狮”手投式小型无人机和“扫描鹰”无人机;

“吸血鬼”反无人机系统和激光制导火箭系统;

以及部分为乌克兰军队提供的训练和维护资金。

同时,美国国防部还发表了一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清单,其中包括:

1400枚“毒刺”防空导弹系统、超过850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27000枚其他反坦克武器;700架“弹簧刀”战术无人机系统;126门155毫米火炮和80万枚155毫米炮弹(指M777);16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0万零800枚105毫米弹药;126辆战术卡车用于牵引155毫米榴弹炮;22辆维修车辆;16门HIMARS火箭炮和相关弹药;20门120毫米迫击炮和85000枚弹药;1500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四辆指挥车;8套NASAMS防空导弹及弹药;高速反雷达导弹(HARM导弹);20架Mi-17直升机;数百辆高机动战术车辆(悍马);200辆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40辆扫雷和反路边炸弹系统车辆;其他扫雷系统;超过10000具榴弹发射器和其他轻武器;超过5.9亿发子弹;75000件防弹衣和头盔;约700架“凤凰幽灵”四轴无人机;激光制导火箭弹;“美洲狮”无人机、15套“扫描鹰”无人机系统;海岸防御无人艇;超过50套炮兵雷达;4套反迫击炮雷达;反无人机系统;4套空情监视雷达;两套“鱼叉”岸舰导弹系统;18艘海岸与内河巡逻艇;M18A1“阔剑”反人员地雷;C-4炸药和爆破装置;战术安全通信系统;数千套夜视仪 和热像仪、光学和激光测距仪;商业卫星图像服务;排爆防护装具;三防相关设备;50辆装甲救护车;医疗物资和设备;电子干扰设备;其他军用设备和零备件;以及资金支持。

xeeLx3TW1XC5ol55.jpg

“吸血鬼”制导火箭系统

清单称,从2021年1月开始至今,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总额已经达到135亿美元,而从2014年开始计算的金额已经达到了155亿美元。

相比之下,2014年以来,美国对台军售金额为211.6亿美元。其中还包括了新购买66架F-16V战斗机,改装145架F-16A战斗机这样的大单。

当然了,军援和军售不一样,军援是“喂狗”,军售是让“狗”自己出钱买“狗粮”嘛。

应该说美国为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看起来很丰富,但其中在金额上占大头的恰恰是那些看起来应该很便宜的东西,比如近6亿发子弹,几十万发炮弹,以及8500枚“标枪”导弹。而大型武器装备相比之下就很少了。

不过对比对乌克兰军援和对台军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国希望台军变成什么样,差不多就是他们现在把乌克兰变成的这个样子。显然美国正在乌克兰测试自己对于“高科技‘低’成本”战争的构想。

不要什么先进战斗机,不要什么“爱国者”导弹,更不要什么海军,就是一大堆无人机,一大堆炮兵和一大堆各种步兵反坦克武器、反人员武器,通过“游击战”来消耗进攻者的实力,从而达到拖长战争,消耗对手,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

这次美国新援助乌克兰的“吸血鬼”车载制导火箭系统在技术上值得一说,该系统是一套可以安装在皮卡车上快速机动的武器系统,它的主要探测装置是一个光电探头,而武器则是一具安装在旋转式发射台上的四联装70毫米火箭,发射美国APKWS制导火箭弹,这种火箭弹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加装了新型的近炸引信。

g7p3SsrSRrSrRrfX.jpg

“九头蛇”火箭+制导段=APKWS

而APKWS火箭弹实际上就是在美军直升机发射的“九头蛇”70毫米火箭弹上加装激光制导组件。

在对地攻击时,它可以攻击十余公里内的非装甲和轻装甲目标,同时它也能够在光电系统的指引下,打击数公里范围内的敌方无人机、武装直升机等空中目标。

当然,APKWS火箭也可以装在乌克兰的各种飞机上进行发射,类似的武器系统已经由阿联酋、阿富汗前政府等国在中东、西亚地区的实战中广泛使用,证明了其可靠性。

成本方面,据生产商雷西昂公司此前的宣称,美军采购价2万余美元一发,但根据美国与阿联酋签署的采购合同,实际销售价格为5万多美元。

这种火箭弹的生产能力方面,雷西昂公司此前曾宣称,每年可交付超过2万枚,这已经远超过了美国其他精确制导武器的生产速度,可以满足一定的战场消耗了。

美国空军也对于这种简单的武器感兴趣,计划将它作为反巡航导弹的廉价空空弹药使用,此前已经进行过使用APKWS火箭击落靶机的试验。

其实这次乌克兰战争已经向世人展示了美国霸权主义虚弱的一面,在国际供应链无法全力发挥的情况下,乌克兰军队据称消耗掉了美国库存1/4的“标枪”导弹,而美国后续生产能力远远跟不上乌克兰的消耗速度。

x2WrwagGPI6b6iq2.jpg

火蛇90A制导火箭弹

而“毒刺”防空导弹的消耗和生产速度之间的矛盾据此其实也是大差不差,只不过美军库存里这种导弹数量还有不少,不至于出现“标枪”这样影响美军自己备战情况的现象,只要按日期向乌克兰提供较老的导弹,那些冷战时期生产的弹药依然足够消耗。

但这是在俄军空天军出动架次相对少,乌克兰军队发射的导弹数量也相对少的前提下的。

换言之,美国对台湾出售的“标枪”和“毒刺”导弹相对于一场他们理想中的“游击战”来说,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美国要向乌克兰提供“吸血鬼”系统实际上就是因为传统的非精确制导的炮兵和防空武器已经不够用了,这些系统一方面过于庞大笨重同时在数量较少的前提下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而且容易被发现和针对性打击,另一方面昂贵复杂到连美国自己大量消耗都嫌贵,而且也难以跟上高强度战场实际作战的消耗量。

但类似“吸血鬼”这样的系统,却可能是未来“游击战”的良好消耗品,应该说也是美国人搜遍了自己的武器库才找到这么一个组合来提供给乌克兰。

但是呢,要说的话这个系统当然缺点也依然明显,主要就是APKWS火箭毕竟只是在空地火箭基础上简单修改来的武器,它的防空效能基本也就只能对付无人机了,在俄罗斯的无人机数量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它还是有可能发挥作用,但要是真的和能够随手甩出十万架无人机的对手作战的话……这就有点尴尬了。

而且APKWS火箭弹本身也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设计,为了尽可能沿用老的“九头蛇”火箭的零部件,包括弹头,它的激光导引头无法安置在头部,所以只能采用在四片弹翼上安装四个小型激光头,然后通过软件处理的方式实现“分布式导引头”的效果。实际上如果不那么纠结于沿用老式火箭弹战斗部的话,在火箭头部安装一个导引头,然后新设计一个战斗部装在后面,那么成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制导火箭弹都采用这样的设计,比如中国的“火蛇90A”,只有美国人为了迁就他们仓库里数量惊人的存货,采用了APKWS这样一个尴尬的方案。

再就是当初“九头蛇”70毫米火箭为了提高射击精度,采用了70毫米口径,以提高飞行速度,降低风偏影响,但到了今天,用它改装制导火箭,这反而成了“双刃剑”,一方面由于口径小,它无法采用直径较大的破甲药型罩,导致反坦克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较高的飞行速度也让制导系统设计会比较困难,需要做的更加灵敏精密。

V9Fb65bFs90y6slL.jpg

火蛇90A火箭弹宣传文稿“亦可打击空中目标”

最后,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在一种真正需要“白菜价”的武器上,美国人拿出来的却是一个不够“白菜”的产品,两万多美元的售价,大概也只有美国人自己会觉得便宜。同样,两万多的年产量,大概也只够支持一场中等规模的高强度战争的。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80毫米火箭弹或者中国的90毫米火箭弹,拿来改装制导火箭显然是要更合适一些,而且相应的产品价格也确实是大大低于APKWS火箭,而作战效能至少是与之相当。至于产量,中国如果愿意,倒是真的可以造出数以十万计的制导火箭弹的。

所以说美国人实际上是在他的凭借“高大上”的武器进行“碾压式作战”不可行的今天,设计了一套按照他们自己的设想应该具备很高效率的武器系统,来援助乌克兰,但这套系统如果真的要用来抵挡一个和美国真正等量齐观的对手,那也一样还是开玩笑。

且不说和美国等量齐观的对手吧,即使美国在乌克兰投入的155亿美元对付的只是一个虚弱的俄罗斯,最后的效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无法改变乌克兰被按着头揍,只能拿本国士兵的生命不停的往里面送,而美国设想的用精确制导武器进行的“游击战”,虽然确实给俄罗斯造成了严重的伤亡损失,但却由于这些“神奇武器”数量不够,没办法真正将其拖垮。

同时NASAMS防空导弹,这种拿AIM-120空空导弹在地面上发射的导弹系统,目前向乌克兰提供了8套,到目前为止虽然还不知道究竟战绩如何,但可以肯定的说,它并没有发挥出美国人所期望的作用。

NASAMS导弹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种机动式的、射程较短但命中率很高,对现代化战斗机具备很大威胁的导弹,来扩大实际有效的防空拦截范围。

此前的防空导弹,通常发射阵地距离搜索雷达和预警雷达阵地不能太远,因此敌方战斗机可以在看似很大的射程边缘活动,此时导弹其实仍然在大部分情况下难以击落战斗机。

Kp0VyWRtC0ssItzq.jpg

德国IRIS-T防空系统

但是如果是NASAMS,或者德国IRIS-T、日本03式、中国“天龙50”或者欧洲“紫菀15”这样的系统,它可以直接把发射单元和小型火控雷达部署到大型预警雷达的探测范围边缘。

这样一来,敌人战斗机在自以为安全的空域活动的时候,会遭到这些先进的导弹系统从近距离上突然发起的攻击,而且这些导弹的基本设计都具备类似中程或短程空空导弹的高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抗干扰能力,现代化战斗机也很难摆脱。

但问题是如果你的大型预警雷达都被打的七零八落,无法形成有效的预警网,或者你已经没有一张有效的数据链通信网把预警雷达的信息实时传输给在前沿活动的小规模发射部队,那么最后的结果,这些游荡的导弹发射部队就无法保持静默,在敌人的反辐射打击面前做到“隐身”,反而是需要停下来,打开自己的小型雷达长时间对空探测,最后的结果反而更容易被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敌机消灭掉。

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在为乌克兰提供NASAMS导弹的同时,也要向乌克兰提供几套大型的地面预警雷达,只不过只有4套的话,其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仍然值得怀疑。毕竟俄罗斯还是有诸如“匕首”这类不讲道理的打击手段的,美国的大型预警雷达通常又没有类似中俄同类系统那样较高的快速部署\撤收能力,一旦暴露,如果俄罗斯有决心动用“匕首”或者“伊斯坎德尔”导弹进行打击,可能又不行了。

当然了,美国人口中的“游击战”本身也不是什么真正的“游击战”,它实际上更合适的名字可能是“高科技运动战”,其本质特点,就是列车长之前曾经提到过的“发挥新技术革命的真正威力的‘穷人战法’”,从技术上来看,是依靠廉价高性能芯片实现一系列新概念战术战法,从而使得旧的战术在这套战术面前处于“大炮打蚊子”的尴尬之中。

它和真正的游击战根本就是两个概念,真正的游击战是需要发动人民群众,陷敌人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它不仅仅包括军事上的战争,更重要的还有被占领地区的敌后政治、经济方面的全面斗争,使得敌人无法在占领区建立起有效的统治,无法有效利用占领区实现“以战养战”。同时现代游击战的祖宗,早就在著作里指出了,游击战能够拖垮帝国主义的一个前提是,帝国主义不能杀光人民,杀光了人民,他们奴役谁去?

lVN94ssNnhkSvHuH.jpg

俄罗斯能在乌克兰拉起规模庞大的亲俄武装并且他们的作战热情高涨,本身就表明了乌克兰东部地区人心向背

而在乌克兰,虽然从当代国际法角度说,当然乌克兰是一个俄罗斯也承认的独立国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进攻是一场所谓的“侵略行动”。但乌克兰民众,尤其是乌克兰东部民众,与俄罗斯的民族情感始终是无法切割的,当代帝国主义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塑造并利用各种各样的情绪,这种基于历史传统的血肉联系始终无法切断,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乌克兰人民实际上的情绪更接近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因此在东乌克兰,打不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游击战”。乌克兰政府必须进一步发挥他们手里越来越少的抱有极端民族主义精神的炮灰的作用。

此前我们曾经设想过的,一些美国可能的“缺德”设想,我们现在也看到了实例,比如美军为乌克兰提供的轻武器里面,专门强调了为乌克兰提供了10000具榴弹发射器。

这种显然是一种针对训练程度有限,但精神极端的武装力量提供的方案。此前我们在小说《国家意志》里面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桥段,就是关于美军为某国“抗中义勇军”提供大量榴弹发射器,后者高呼口号冲上来,凭着榴弹发射器的强大压制火力一度迫使我军放弃前沿阵地,让后方的炮火来收割这些极端分子。

没想到,这个小说里的故事桥段居然在现实中落实了,而且场面似乎也和小说里的描写颇为吻合。

DAJzNMWm3NhX11rW.jpg

乌军在皮卡后部安装MK.19榴弹发射器

不过从武器层面来说的话,美国上面的这些“新概念武器”,反而在中国这边都有“升级版本”,比如防空系统,高德公司此前在珠海展示了一种机动防空系统,它的导弹尺寸类似于当代的格斗导弹,发射车采用红外探测系统进行对空探测,不仅可以打击无人机,对于低空飞行的各种高机动的战斗机、直升机也同样拥有很强的打击能力。显然要比“吸血鬼”系统更加实用。而我国的90毫米制导火箭,也显然要比APKWS火箭实用且廉价得多。

同样,对应NASAMS导弹,我们有“天龙50”系统,它的射程更大,且系统内有完善的预警雷达和火控系统,甚至还有一定的自主空情保障能力,加上天波通信系统,具备在敌方高威胁环境下进行远程通信的能力,全系统都具备较高的机动性,因此可以更好的实现让发射车在预警雷达探测范围边缘游动的任务。

至于榴弹发射器,中国的自动榴弹发射器和狙击榴弹发射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购,这种榴弹系统远比俄罗斯和美国的同类系统更轻便,更适合步兵携带和使用,其实用性也要超过美制系统,且非常适合游击作战。

B1126HmE5H05M25R.jpg

中国35毫米榴弹发射器显然更适合“游击战”

应该说我们的看家本事还在,只不过呢,由于我国已经全面拥抱新军事技术革命,准备进行的是一场真正的现代条件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这些适合现代游击战的武器,大多数也只能作为外贸产品了。

只是谁也不知道美国何时再找到属于他们的下一个游击战地狱,不过,以美国在今天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积极扮演全球霸主的心态,这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雪鸮”与歼-20的恩怨

本周的长春航空展上,我军首次展示了运油-20空中加油机,大家对于这种对我军作战能力具有巨大意义的装备都已经谈了不少,这里咱们就推荐一下杨基老师本周的视频“帧辑队”,大家可以看看。

第一是歼-20的飞行表演,好看啊。

TSBSeaLa8GMjgpjA.jpg

歼-20战斗机飞行表演技惊四座

在航展的第一天,歼-20战斗机进行了单机飞行表演,表演中出现了一个动作,十分类似于当初美国X-31高机动验证机的“J-TURN”动作,也就是在向上拉升的同时改变飞行方向。而歼-20表演的J-TURN则更接近于美国F-22单机表演队曾经展示的动作,也就是在爬升到接近顶点的地方进行滚转,然后再扭转飞行方向。

Osz2ORxrKR4Sqirr.jpg

歼-20的表演动作类似美国F-22单机表演中的“眼镜蛇加J-turn”

而且整个过程中目测歼-20的滚转率非常高,所以它的动作完全没有美国F-35的飞行表演中那样“太极拳”一般的感觉,整套动作凌厉快速,一气呵成。

这套动作展示了歼-20的敏捷性和低速机动性,尤其是大迎角性能的优秀。

当初苏-27的“眼镜蛇”机动实际上是非可控状态,飞机向上拉起到120度之后自动改平的整个过程实际上飞行员并不能控制。

而歼-20的大迎角机动则是可以控制的,这表明了成飞在歼-20的飞控系统设计上确实是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有朋友甚至表示他认为歼-20的展示的可控大迎角性能可能已经刷新了世界纪录,但这毕竟是目测,我们没办法说准。

此前我们就已经提到过歼-20由于较高的升阻比特性和充足的推力,已经可以实现与美国F-16A类似的高稳定盘旋率性能,而这次我们又看到了它卓越的低速机动能力和高敏捷特点,应该说关于歼-20是否具有“超机动”能力的争论也可以到此为止了。

这一切还是在歼-20尚不具备推力矢量技术条件下实现的,未来如果装备了推力更大的四代发动机,并具备了推力矢量喷管,歼-20还可以做出更加匪夷所思的机动动作,这是不必怀疑的。

uPOsdm4FQfqMd8Id.jpg

雪鸮就是……

而另一方面,在本届航展上沈飞拿出了一个大比例模型,据称是当初曾经参加我国第四代战斗机选型的“雪鸮”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三翼面构型,并且机翼上的气动控制面也远大于常规,再加二元矢量喷管设计,总体来看可以说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

甚至它的外形总体来说有点接近游戏PROJECT WINGMAN当中的科幻战斗机了。

时过境迁,“雪鸮”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个注脚,实际上当时的竞标中,“雪鸮”和成飞小展弦比鸭式布局方案都可以说是“失败”了,因为最终是采取了“特事特办”,两家方案中优秀的部分进行了重新组合,最后才有了今天的歼-20。

kbi76RRTRb6FG6q6.jpg

“雪鸮”官方模型

fF4dWEdurW4NZ4wd.jpg

project wingman中的PW-MK.1,你就说像不像吧

但毕竟最后我们看到的歼-20更接近于成飞方案,也证明了这个设计方案的优越性确实要超过“雪鸮”。

当然今天展示的“雪鸮”模型肯定不是一个非常认真的模型,很多细节都是为了美观而添加上去的,并不能展示当初真正的“雪鸮”方案。

但它所展示的设计思路还是明确的,那就是追求更优越的机动性,三翼面布局,巨大的前缘襟翼、巨大的后缘襟翼和副翼,再加上二元矢量喷管,意味着该机在亚\跨音速下具备极为强大的控制能力,作为一种表演机的话,它一定能技惊四座。

只是这样强大的机动性能,还是当代战斗机追求的首要目标吗?

可以说如果“雪鸮”最终获得了当初竞标的胜利,那么今天中国空军可能就和俄罗斯拿着苏-57的时候有同样的烦恼了,甚至因为三翼面布局会导致飞机更长,隐身问题更复杂,在各方面性能还不一定优于苏-57。所以回过头来看,我们是真的钦佩当年中国空军在战斗机构型问题上的高瞻远瞩的。

但对于航空爱好者们来说,可能这种怪异的外形更具吸引力。所以今天“雪鸮”成为了一个值得收藏的模型。

如果当时的中国有那个余力,或许“雪鸮”可以做一架验证机,验证一下三翼面布局的机动性能到底能达到如何的程度。但我们都知道当时我们面临的压力是什么情况。

不过沈飞现在能拿“雪鸮”出来做模型卖,一方面表明他们对于这个设计方案还是有感情,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释然,毕竟现在沈飞也已经开发出自己的常规布局第四代战斗机了,这种感情回忆起来也就没有了痛苦,反而是兴致盎然了吧。

其实我觉得能拿自己历史上的失败作品出来公开展示,本身也是表明今天自身实力的一种好的手段,所以隐隐的我还挺期待歼-9各阶段设计方案,乃至当年的歼-13,老歼-11,洪都的强-6,这些航空爱好者们耳熟能详,但是却没有“官方模型”,只能根据几张图纸来猜想它们可能“雄姿”的“历史注脚”们,都能够模型化。

GdJ1BZdddDWdu2ff.jpg

对于歼-13,大家也只能对着当年简单的三视图自己脑补细节了

推而广之,有些军迷界的“未解之谜”,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有个“官方解释”,大家想必也会有所期待,比如:WZ-111重型坦克的炮塔到底设计成了什么样子,老055驱逐舰是什么样子,如果当年购买了“红色乌克兰”号,我们会对这艘战舰进行怎样的改装……在看到“雪鸮”模型后,我也莫名的多了一些期待。

虽然当年的雄心壮志最终未能实现,但如果能有这些可以触摸的历史展示出来,至少也可以让大家多点念想,也对我们那段艰难的历史,多一点感性认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来源网址:https://new.qq.com/omn/20220828/20220828A01SKU0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网站地图|页面地图|文字地图|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找资源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7 16: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