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在水下处于完全封闭状态,排泄物该如何处理?科技真伟大 ...
众所周知,潜艇这种水上装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广泛使用。在航母还没有奠定核心位置前,潜艇一定是国家海军最重要的成员。它不仅能侦查、掩护,还能执行近岸保护、突破封锁、攻击敌军舰等多种任务。除了军事行动外,海洋研究、勘探开采、救援、水下旅游等等非军事工作也完全可以胜任。航母虽然作为当今国防建设中的最核心部分,但是丝毫没有夺取潜艇的光芒,毕竟潜艇也是对抗航母最强的方式,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工业能力的不断进步,弹道导弹核潜艇成为最大的海洋杀器,被列为核三位一体中最主要的核心。
大家都知道,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长时间在水下潜行,特别是中国的潜艇,最长水下运行时间高达91天。那么正如标题所示,潜艇在水下作业时基本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一艘大型的核潜艇里面大约搭载了300名士兵,这么多人长达三个月的排泄物又该如何处理呢?
按照生物学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个人一天大概要排出4斤左右的粪便,300人91天,那就是5万公斤左右的排泄物,无论是重量还是体积,都会严重影响潜艇的工作,该如何处理呢?总不能一直留在潜艇里等待上岸再处理吧?
在过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潜艇建造者。刚开始潜艇采取随时排放的方式,这样的方式给士兵带来了很多不便,每次“大解”之后,都需要依次打开阀门,按照规定流程一步一步的处理排泄物,如果哪一步错了,很有可能潜艇就会出问题。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强大,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么麻烦,“大解”之后直接按动按钮,这些排泄物就会被冲到储存仓里。通过储存仓里的化学合剂,直接将排泄物处理成很轻的液体,完全不占用空间,也不会有异味,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你牛啊,拉四斤 你说的!关键是处理成液体整个重量没变呀 做成便便鱼雷发射到敌舰上去 稀里糊涂的解释 哪一艘作战潜艇有300人?
页:
[1]